給我個讃
社區暫無圖片
新北市樹林區山佳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簡玉春  
聯絡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山佳街47號  
聯絡電話: (02)2680-8378  
傳真電話: (02)2680-8869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9
  • 累計人數:129502
  • 發表文章:22
  • 相片數量:211
  • 回應數量:0
  • 網友按讚數:5
特色快照
懷念山林記憶,尋回山仔腳綠色文化印記 

「山仔腳」又剛好位於雪山山脈支線之黑金(礦坑)山腳下,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此設「山仔腳」火車站,運送近百年煤礦貨運,前幾年正值市定古蹟「山佳火車站」百週年,週邊環境與火車站間的文化記憶與生活印象,交會出令人懷念山林生活記憶,本會結合週邊鄰里與學校,一起透過學習與調查,運用外面學者與專家,自我營造出新的社區綠色產業,未來形成自給自足的永續綠色社區產業。

社區小故事
懷念山林記憶,尋回山仔腳綠色文化印記~拜訪耆老的工作紀錄
    2016/05/18 22:23 | 社區耆老說故事活動

訪問「官金發先生」記錄1041021

訪談人:簡玉春、簡秀艷、簡月麗

    拜訪耆老的工作,即將近入尾聲。為了更深入了解老人家的故事,看過之前伙伴們的錄影和記錄,今天特別又請月麗幫忙約老人家,再來走訪一次。

    一早七點四十五分,我們三個人約在山佳後火車站,下著毛毛細雨的天氣,走在往山上的路,特別有感覺,好像走進電影的場景中。

    官金發先生和官老太太,好像一早就準備好,等我們的到訪。精神飽満的坐在客廳裡,笑咪咪的迎接我們。很感謝他們不嫌我們麻煩,來打擾了二、三次。

    官老先生是十二年次的,也就是現在九十三歲,還耳聰目明,對答如流。

    官老先生說他十六歲結婚的,她的太太是六歲時,官老先生的爸爸出外工作,和朋友聊起各自的孩子,對方覺得他家的女兒,可以給官家當童養媳,就帶回家了。我們問老太太,當時有沒有哭?老太太不好意思的說「有。」官老先生小時候,有唸過日本學校,可是後來戰爭,也沒唸畢業。剛開始是和兄弟們一起做農事,到了光復後,才開始做礦工的工作。

    剛結婚前幾年,當時生了二個孩子了,有一年遇到颱風,房子竟被颱風吹倒了,當時只能買一些由嘉利樹,簡單的搭一個房子,一家四口擠在裡面。(不過,這二個小孩,都沒養大。)

    原來,官老先生當礦工,不只在山佳的大豐煤礦,他還去過三峽、南港、基隆、桃園的兔子坑。那個年代,去南港和基隆就是坐火車過去,就住在那裏的工寮,放假才回家。去三峽工作就騎腳踏車、去兔子坑就用走路的,(本來我以為要走好久,沒想到,老人家說早上八點出門就可以了,因為他只要走一個小時就到了。我們現代人太肉腳了。)

    官老先生從二十二歲開始當礦工,一直做到五十歲,因為胃下垂的問題開刀,才停止當礦工的。一份工作要養活一家人,除了二個來不及長大的之外,官老先生一共有七仙女和一個兒子。等於要養十口人。我們問老人家,一天的工資是多少,他說不一定,記得較少的時候一天一百元。(後來我問我媽媽,她年輕時的工資一天11元。)最高工資時是在南港一天一千元左右。不過,當時也不是發錢,是發米,一千元是一包米的意思,我們問「一包米多重?」官老先生笑咪咪的回答「一百斤。」天啊!和我們現代人想的一包米,真的是差十萬八千里。官老先生說,那時候也不是一個月領一次,有時候四、五天就領一次錢。

     礦工的工資高,是因為它是危險的工作,問官老先生,印象深刻的事,他說「有一次,大家要坐台車下礦坑,連著多部台車,往坑下走,人一部車大約坐四個人,後面有一條繩索拉著他們,走到一半時,繩子突然斷了,所有的台車「休休休……」的往下滑,最後有東西卡住了,全撞在一起了,這個事件也死了二十個人,官老先生幸運的逃過一劫。沒有受傷,自己趕緊想辦法爬出來。

還有一次,通常台車把人送下去之後,是大家各自解散到不同的點,去開始挖礦採煤,會一起工作的只有一、二人,當時,他和伙伴正在工作,突然,從上面掉落土石下來,他們馬上就被土石掩埋,當時嚇壞了,趁還有辦法,趕緊自己挖出一個洞可以鑽出來,幸好有跑出來。

又有一次,是官老先生去救人,因為在地底下,不是像在地面上空氣流通的,有的有瓦斯、有的有沼氣,那一次是,有人挖著挖著,好像睡著了一樣,結果不是睡著,是現代人說的「一氧化碳」中毒,官老先生就趕緊把那個人救出來了。

礦工的工作,就是進去了,等到出來了才算賺到。入坑時的裝備就是安全帽(隨時有東西會掉下來、頭燈(在坑裡就是黑無天日)、便當(中間不可能出來吃飯,做到幾點也不知道,有時候還是餓著肚子出來。)水壺(一大壺的水,因為坑裡不管春夏秋冬都很熱,要隨時補水份,水喝完了,再找山泉水接來喝,肚子餓了,喝水充數。)剷子(生財工具,遇到危險的狀況,也是自救的工具)

訪問結束,心中十分佩服官老先生和老太太,這麼艱難的環境,養大這一群的孩子。這不就是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嗎?




懷念山林記憶,尋回山仔腳綠色文化印記~社區耆老說故事活動
    2015/12/26 20:20 | 社區耆老說故事活動

社區耆老說故事活動

耆老:劉明賢先生、詹太平先生及陳鈴雄先生

說故事記錄:簡玉春理事長,請三位耆老為社區說故事。

劉明賢耆老:

山仔腳車站後面有大豐煤礦有一坑、二坑。

一坑礦長是洪英男總幹事的父親,礦主是余乞食,煤年產量約三千多噸。

萬源煤礦(二坑),礦主是廖丁旺、賴森林,礦長是黃四季先生。

另民和巷(石灰坑)有中台煤礦,礦主是基隆方面顏滄海,礦長是陳祿萬。

當時採煤是每台計,另有獎勵制度。

劉明賢談及坑內非常危險,曾有入坑遇險之經驗,因坑內溫度很高,工人均不著衣褲(天體),所以女性是不宜進入工作,只能在天車平台外工作。

當時有一句台語俗諺:「要做死一個,沒做死歸家」。表示坑內工作的危險性,可是若不去工作,全家就沒飯吃。

當時用機械捲動天車送採煤及土方的工人下坑,再用天車將採集的煤運出坑外,運煤車將煤分送至各個炭棧,以分配運出,土方也用台車送到低窪地區或土堆尾去倒,當時翻台車叫「翻猴」。

簡理事長說,以前煤土另有出處,耆老說:後車站、中山路三段及加油站對面155巷路底都是煤土填的。

詹太平耆老說:

大豐一坑,約200公尺遠,有山泉水,冬暖夏涼,現在荒廢沒整理,可惜。

陳鈴雄大哥說:

當時入礦採煤,要領取電池的木牌、鐵牌插在車上,才知道有誰入坑。

工資:依長度()來計,一名一名計算工資。

炭可分柴炭和油炭,當時因煤是民生及工業的能源,所以礦工可以不必服公共勞務。

詹太平耆老說:

山佳火車站,本來設在山佳街29號前,約在民國20年蓋現在這座古蹟車站,方才搬過去。

陳鈴雄大哥說:

火車以運煤、番薯、雜貨及民生用途為主,火車貨運因有時間限制,所以不因天氣好壞,以人工運送方式,都要準時送到貨運火車上。

詹太平耆老說:

12股圳是山佳車站周邊,日常生活的地方,以前12股圳有很多蛤蠣、魚鰍,上游有斗門、柵門可開大小,以利農田灌溉用,後來因有家庭廢水才加蓋。

陳鈴雄大哥說:

山佳地區老土地公廟,在另一邊的山佳街,因沒路可行,一定要穿越鐵軌才能到達,後來鐵道封住不能通行,所以到對面土地公廟去拜拜的人就少了。

說到鹿角溪,以前是沒有名字的溪,溪水很清澈,水源由太高坑、中坑、蓋淡坑匯集流入,溪水充沛,魚兒悠然自行,人們也很享受大自然美景。

陳金蓮、廖素珍整理1041020



社區耆老說故事活動
    2015/12/26 20:17 | 社區耆老說故事活動

訪問「簡高粉女士」記錄:
今天簡理事長玉春女士和陳榮譽理事長鈴雄先生,特別和簡高粉女士相約在山佳後站的鹿腳溪橋墩座椅,一起看著老照片,一面勾起大家的回憶,聊一聊這可愛家鄉的過去。
簡理事長:「您看,這張照片,您還記得嗎?
簡女士:「記得啊,以前這條溪流,水很清澈,小朋友學校放學後,都跑來這裏捉魚、捉蝦子、螃蟹。那時候的水很乾淨,沒有污水、垃圾、工業廢水。」
簡理事長:「以前這理有煤礦礦坑,對於這個,您有印象深刻的事嗎?
簡女士:「我在十七、八歲,嫁來山佳,這時候才開始進去礦坑,當時,很多十來歲的女孩們都會進去,跟著大家做事賺錢,多少貼補家用,我們女的就是幫忙推車,要走進去裡面很深的地方,他們男的,就在裡面,有人爆石子、有人做石、有人改收、有人做炭,坐著天車,一層一層的下去採煤。因為裡面很黑,大家頭上都要載著頭燈、後面還背著電池。以前日本人看到礦坑裡有人出來時,他們不知道是人,還大叫著『黑肉雞仔、黑肉雞仔』的跑掉。哈哈哈。」(黑肉雞仔就是日本人說的『鬼』)
簡女士:「那時候,進了礦坑,就不穿衣服,因為在裏面工作太熱了。所以,當有女人要進去工作時,裡面就會有人大叫『查某的來了、查某的來了。』出來時,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因為全身都是黑的,得洗了臉,才知道是誰。所以工作時,要發一個牌子,看牌子,才能知道,今天誰有來上工、誰沒來。」
「礦坑裡有煤氣,空氣稀薄,爆石採煤產生大量石粉、碳粉,所以很多人後來都得了塵肺病,俗稱「沙肺」。以前的人,生活真的很辛苦。那時候的山佳火車站,大都是用來運煤的,有很多人也是從外地來山佳的礦坑工作,所以,山佳那時候也有蓋了一些工寮,讓他們住,那時候的山佳還蠻熱鬧的。火車每天載貨經過,我們從前站要來後站,當時,沒有地下道、也沒有天橋可以走,都直接跨越鐵軌,所以,火車過去時常常「嘟」好大聲,叫大家趕快走開,這時候,家中的小娃娃,就常被火車嚇到,這時候,我們就會去向火車的司機員要一些水(當時是蒸氣火車,燒煤,所以車上都隨時有熱水。)給我們,拿回來給小娃娃洗洗澡、擦擦身體。小娃娃就沒事了。(現場的月麗就有洗過。)
以上的經驗是月麗媽媽的生活故事,老人家還說,有時候工資比較不好,工人還會翻山越嶺的從石灰坑,爬山過去桃園的兔子坑工作,那就一大早四點就要出門了。現在我們當它是休閒爬山踏青的好去處,以前的人只為三餐打拼,就要每天這麼早出晚歸的。難怪,講沒兩句話,老人家又說「現代人很好命了。」
在訪談的過程中,一旁坐著老人家的老朋友、老鄰居,一下子,來了一個婦女,她從老人會館回來,她幫大家去登記重陽的聚餐,拿了紀念品和餐券回來。再來,芳妤載著她的孫子過來,小娃娃一下車就叫「阿祖」。有火車過去時,他又大聲對著火車說「拜拜、拜拜。」又一下子,鄰長太太拿了一鍋芋頭湯圓來給大家吃,大家一面吃、一面說「好吃」。這就是山佳可愛的地方。這樣溫馨的場景,每天在山佳的每個角落,重覆著、重覆著。
親愛的讀者,歡迎您,也走進我們的故事吧!

簡秀艷、簡月麗整理1041005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