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埤鄉西鎮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唐文卿  
聯絡地址: 雲林縣大埤鄉西鎮村72號  
聯絡電話: 05-5916883  
傳真電話: 05-5916948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9
  • 累計人數:80162
  • 發表文章:9
  • 相片數量:472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3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關於我們
組織基本資料
組織名稱: 雲林縣大埤鄉西鎮社區發展協會 成立時間: 1984-03-22
負責人: 唐文卿 聯絡電話: 05-5916883
聯絡人: 唐文卿 傳真: 05-5916948
組織人數: 45人 E-mail: wiyibear@yahoo.com.tw
聯絡地址: 雲林縣大埤鄉西鎮村72號
社區基本資料
社區名稱: 大埤鄉西鎮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網址: http://sixstar.moc.gov.tw/blog/12353500
所在位置: 雲林縣 大埤鄉
社區戶數:
社區人口數: 886人
經常參與社區工作人數: 80人
主要族群: 銀髮族及學生 
發展重點: 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綜合類 
工作重點與發展困境: 優勢機會:

◆農村景致優,麵線/文創商品,全省知名。» 打響西鎮農村文化社區品牌。

◆社區志工/導覽解說員齊備。» 完善導覽路線,增建銷售平台設施設備。

社區劣勢:

◆社區產業少,酸菜產業沒落。» 活化產業,推行美食風味餐,促進青年返鄉。

◆社區以銀髮族居多。»結合長者志工導覽,規劃親子遊、一日遊行程。

社區願景:

社區區民配合產業再生活化活動,吸引青年回鄉參與,

並將農特/文創產品及社區營造經驗分享推出,

營造生活、產業、觀光共構的輕農村/饗藝術行程。  
未來發展願景與工作目標: 西鎮社區未來願景:

一、文化面:

1.西鎮文化館-館藏數位化

2.民俗研習-開口獅技藝傳承

3.信仰文化-水仙王、保生大帝故事繪本

4.社區傳統技藝-手工麵線研習

二、生態面:

1.水鳥生態

2.水生植物

3.多樣性生物棲地保護

4.陸生植物

三、生活面

1.網路數位化

2.社區路線指引設施

3.社區特色廊道美化

4.窳陋空間綠美化

四、環境面:

1.排水系統整建

2.圍牆美化

3.植樹綠蔭大道

4.水岸堤防藝術裝飾

五、建設面:

1.遊客中心

2.以工代宿生活館

3.體驗工房

4.農產/文創商品展售館

六、產業面

1.米食工坊

2.手工麵線

3.無農藥蔬果

4.文創商品/DIY體驗  
社區簡述: 本社區位於雲林縣大埤鄉西南方,東南方緊鄰嘉義縣溪口鄉,西方緊鄰元長鄉,全區面積251.41公頃。
西鎮社區位於大埤鄉的西南方,屬北港溪東側,西面與元長鄉相接,東南臨嘉義縣溪口鄉為鄰,北接本鄉北鎮村,南臨三疊溪,全村均為平原。
四周皆有溪流(西接北港溪、南臨石龜溪、三疊溪)及大排(延潭大排、興安大排)匯流環繞,所以來到西鎮社區,都必須穿越大排或橋梁,地勢是由斗南自右而左往下傾斜,溪流交會在西鎮村成一「袋口」地形,使得本社區常因雨季帶來的充沛雨量而形成水鄉澤國般的情況,也因此早期本社區稱為「西勢潭」。

西鎮社區緊鄰虎尾溪,根據社區耆老說法,在西鎮村 (現活動中心處)有一小港口,且明鄭時期以至清代均可航行,早年鄭成功的部將謝姓將軍來台後駐軍於此,而社區內最大為謝姓,均為其後代子孫。

目前社區內還有二座謝姓的宗祠建築,後代子孫曾回大陸尋親,證實福建一帶的謝姓為其宗親。

西勢潭名稱由來,最早是日治時代建有西勢潭陂(在打貓莊(民雄)西北。源由山疊溪分流,灌西勢潭、柴林腳二莊、莊民合築)西勢潭陂源出三疊溪,分流以灌西勢潭、柴林腳二莊。

光復以來,因地勢低漥,常易淹水,特別是納莉跟桃芝颱風過後,新建了大埤抽水站,但天災難逃,又經歷了2013年的康芮颱風,水患最深處有一層樓高,是近20年來最大的一次水災,居民損失慘重,但所幸人員均安。


雲林縣大埤鄉西鎮村屬於地勢低窪的平原社區,雖然因水患嚴重使得傳統產業日漸薄弱,但我們擁有樂天知命的居民,還有社區發展協會積極結合行政部門,加強自然及生態保育、景觀形成之觀念,將觀光及休閒導入產業中,建立鄉村生態環境建設及維護機制,近年來更親手為社區打造了10座得獎公園,在地主的人文背景故事襯托下,養家池、水牛潭、黃金窟、猴所在等,就像是一本本的活歷史,展現社區的生命力;我們從農閒之餘的娛樂活動,創意設計出屬於社區的童玩文創:手工彈珠檯、手工木槍、路螺創作等,在新春期間,也都參與雲林縣虎尾故事館年節展售;又結合在地泰迪熊藝術家,設計農村菜販熊、三太子乩童熊等作品在全台展覽,除參與國際泰迪熊展,2013年更集結作品出書,2013~2014也與台中市政府合辦泰迪熊樂活嘉年華。

西鎮社區就是這樣透過大水洗禮孕育出屬於自己的特有文化資產,在社區,除了可到農村文化館鑑賞先民所留下的生活軌跡與智慧的結晶,漫步四處可見樸拙的古厝,更是洋溢著一股懷古的氣息。一邊聞著稻米香,一邊品嘗社區特色點心-路螺麵包捲;和同伴炫耀親手製作的童玩槍,比賽誰是后羿神射手;路螺文創充滿在地特色的DIY體驗,是值得細細玩味的手工藝品;遊覽社區是坐著兜風龍和泰迪熊玩自拍;夕陽西下擁有50歷史的萬國商店戲棚前,欣賞以布袋戲和插畫繪本描寫西鎮水文歷史的劇碼;夜晚伴著夏日涼風,摸黑一探西鎮窗螢的閃閃螢光;已經傳承至四代,堅持親手折出一綹一綹的日光曬麵,就是最能回味社區的伴手禮了。

一個充滿童趣的小農村,雖然聚落中多以老年和幼齡居多,但居民希望透過文化導覽及體驗工作坊的方式,讓人人都能有吃有玩的五感體驗「西鎮水農村」文化,讓『走讀西鎮小農村』成為訪客心中最意猶未盡的一趟旅程。

西鎮社區從98年~104年期間,接續完成農村再生課程,期間也參與文化處 A、B類「社區總體營造培力計畫」、雲林縣政府-社區規劃師競賽,以及水土保持局窳陋空間美學競賽等,培訓志工整體營造,將社區營造的經營深入每一位區民心中,居民從懵懵懂懂到現在積極參與,都是透過觀摩研習和僱工購料的學習,而開始轉變的。

經過各公/私部門各計畫多年來的薰陶後,大家漸漸了解身為社區居民的需求、人際關係的經營和生活關懷,記錄下社區共同的歷史文化、活動之經營等,關心土地的復育與特色發揚,在地性的延續,並設計西鎮社區產業與經濟活動的經營計畫,在社區空間營造上,更是強調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特有景觀的創造、居民自力營造上,這些都是多有成就。

原來是深居鄉間,少與人來往的長輩,經過這多年來的洗禮,居民們多能透過定期的會議來熱烈討論,表達對社區的期望,就是希望能打造西鎮小農村一個新的形象,既有美景也有歷史文化,來彰顯社區居民豐富而多元的文化特質,讓後代子孫和更多人能認識大埤鄉西鎮村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分享西鎮社區的美麗經驗,活化社區產業活動改善農民生活,整合生活、生態、觀光的活動規劃,讓社區以創新的產品和傳統文化更深地連結,走出自己的路。

社區內之產業,目前仍以一級產業為主,主要以稻米生產為大宗。西鎮社區另一項聞名遐邇的是「傳統手工麵線」。

西鎮社區著名的傳統產業為手工製麵,製麵廠由張力先生創建於1925年,是跨越半世紀的老店了,目前由第四代的子孫輩共同經營,是典型的家庭工廠,西鎮製麵廠的產品包括關廟麵、麵線、蚵仔麵線、陽春麵、黃麵等項,皆香Q可口,美味好吃。目前主要銷售傳統市場、各家麵線產品代工(如:斗南 日日興羊肉爐)、西鎮社區萬國商店也接受外縣市的訂購,每年農曆九月至隔年一月為生產旺季,淡季則在二月到八月,其中葉興製麵更申請專利商標並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目前也已打進大型百貨超市販售。

社區長久以來因水患嚴重使得傳統產業日漸薄弱,西鎮社區發展協會積極結合行政部門,並自我加強自然及生態保育、景觀形成之觀念,將觀光及休閒導入產業中,建立鄉村生態環境建設及維護機制,並大力推廣在地手工麵線,使得手工麵系列產品銷售一空外更帶動其他農產品之加工研發銷售(如豆腐乳、酸菜乾、花菜乾等),增加農村收入提升生活品質,更進一步讓文化、生活、藝術結合,以達農村社區能永續經營之目標,為西鎮社區創造農業小村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