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南區大忠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47
  • 累計人數:1405011
  • 發表文章:2957
  • 相片數量:13996
  • 回應數量:19
  • 網友按讚數:5
  • 社區活動-可歌可泣的事 
聯 絡 人 : 大忠社區發展協會  
聯絡地址: 未公開  
聯絡電話: 未公開  
傳真電話: 未公開  
社區小故事回應
桶盤淺和大林
2014/06/28 13:32 | 大忠社區季刊-黃總編輯- 放大鏡

種甘蔗在荷蘭人來之前就有了。現在確知荷蘭大規模在台種植甘蔗,首先在台南赤崁樓一帶種植。隨著人口的增殖,種甘蔗外移,到台南郊區種。然後擴大到台南縣、鳳山、嘉義等。現在竹篙厝、台南機場仍種甘蔗,表示種甘蔗的歷史很久了。桶盤淺以後成為機場,由此可知,桶盤淺是台灣最早種植甘蔗的地方。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繼承荷蘭人的政策,發展三種產業,一個是製鹽,這是供應內銷,陳永華在台灣開闢的第一口鹽田,在現在南區鹽埕附近,叫「瀨口鹽場」。這是改良荷蘭時代的曬鹽方法而成。第二種產業是製糖。第三種產業是種稻。蔗糖和稻米成為當時台灣主要的外銷農產品。荷蘭人將蔗糖外銷到日本,最遠賣到波斯。鄭成功政權除了在海上收取保護費之外,也以糖米賺取外匯,才有本錢跟清廷繼續周旋。鄭成功時的參謀總長兼行政院長陳永華主政,他當時也鼓勵桶盤淺種植甘蔗。

      

西元1721(康熙六十年四月十九日朱一貴於羅漢門(高雄縣內門鄉)舉事,十三天後即攻陷府城。全台灣府三大縣,台灣(台南)、鳳山、諸羅(嘉義),都落在義民軍隊手裡。朱一貴事件之後,清廷痛定思痛,十三天府城即失守的經驗太慘痛了,難以防守的原因是,原來的府城是用刺竹環插的藩籬做成圍牆,根本擋不住進攻。於是雍正正元年(1723)台灣知縣周鍾瑄以木柵建築台南城,木柵內側則植莿桐,兩年後這個較有防禦性的簡單城池在1725年完成。 

      建城以後,城門開始管制,從阿猴(屏東)、鳳山(高雄)來到府城,有時趕路不及,行旅無法進入府城城內,就必須在城外休息。府城之南這塊種甘蔗的地方比較有人煙,當地人嗅覺靈敏,以比府城便宜許多的價錢搶住宿客的生意。於是逐漸發展成客棧。這地方在現今台南機場,這裡有個特色,即崁頂山的西南有一個高台,旁邊一個圓形的窪地,形狀像桶盤,人稱此地為桶盤,既然居民在此經營客棧,這地方即稱做「桶盤棧」。

      

  為了防禦府城,清朝皇帝除了允許建城之外,也加強城外駐兵防守。所以桶盤棧在歷史上曾以「桶盤棧汛」出名。汛塘是清代統治台灣的最末稍的機構,汛比塘大,汛可以在自己的管區中又布置若干個塘。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塘大約等於班,汛則有一個排的兵力,當時可能建有柵欄,檢查通過的行人。清朝政府在府城以南由鎮標營設有中港崗汛、舊社汛、桶盤棧汛三個汛駐防。桶盤棧汛成為防守府城正南方的軍事要地。當時桶盤棧汛駐有三十名的士兵。

       

朱一貴後再經過六十五年,又發生林爽文事件(1786),林爽文從中部打到台南附近的大穆降(新化,有人稱大目降),與莊大田相約合攻府城。那時台南木柵城池仍然不夠牢靠,不足以抵禦外兵。所以天地會林、莊軍出現時,府城無城垣可憑,人心非常脆弱,有錢人紛紛租船,準備逃往安平(安平仍是台江內海的島嶼,有熱遮蘭城的城堡保衛),一夕數驚。最後,遊擊蔡攀龍領澎湖兵七百人屯小南門、桶盤棧備戰。莊大田跟清兵就在桶盤棧激戰,結果莊大田兵敗逃回鳳山。桶盤棧之戰解救了府城。

      清同治(西元1862)以後,台南府城的市街往南移,越過開山王(鄭成功廟),逼小南門 (小南)。行旅大部分都進入府城住宿,桶盤棧乏人問津,它的黃金時代不再了。

    清朝原稱桶盤棧,以後改稱桶盤淺,不知什麼原因改了,最大可能是寫錯了,以訛傳訛,就變成桶盤淺。那時民宿或旅館業可能已經收了,改成桶盤淺,大家也不以為異。以後桶盤淺這個地名發展成,從南門、小南門往南,一直到機場,這一大片地方都稱為桶盤淺。

    

根據清朝地圖,只有桶盤棧,沒有大林,現在朝玄宮牆壁有一張古地圖,即清楚的記載桶盤棧。大林是以後才產生的地名,我估計在清朝末期,日本人來台之前。這片地方原來長有一大片林投林,所以稱為大林。在清朝初期,台南的海岸線不是這樣,離現在的陸地較近,大林這一帶土地平坦,海風很強,不適宜農作物生長,所以長滿林投,就像現在墾丁公園離海不遠長了許多林投一樣。當時可能灌溉系統缺乏,不容易種植,所以一直荒廢。隨著海岸線外移,土質改善,這地方變成可以種植,台南縣將軍鄉等地的人來府城謀生,他們務農,就選擇這塊地方生存了下來。所以先有桶盤棧、桶盤淺,以後才有大林。

      

台灣又改朝換代,這次輪到日本人來統治台灣。日本軍國主義靠侵略戰爭起家,也靠侵略戰爭發跡。除了加緊侵略中國外,又大言不慚欲建設所謂「大東亞共榮圈」,作為日本南進基地的台灣,桶盤淺也跟著受到災殃,1937年日本政府決定在桶盤淺建立機場,桶盤淺村不得不遷走。那個像桶盤的窪地當然也不見了。

    

大林以後人口增加,林投林被砍伐掉了,成為一片片的房屋。

     

 桶盤淺村和大路東村一起遷來大林。桶盤淺變成機場,地名消失,大林比桶盤淺更為人知道。

    

大林三里,大林1973年分出大忠,大忠1981年又分出大恩。大忠、大恩的源頭都是大林,這是三個里親如兄弟的原因。

   

 大林本來的四個村落,大林村留在大林里內,新寮村、大路東村及桶盤淺村則屬於大忠里。


──黃哲真 2014/6/23


回應內容
回應時間
找不到符合查詢條件的資料
回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