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社頭鄉張厝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40
  • 累計人數:36534
  • 發表文章:5
  • 相片數量:136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石世昌  
聯絡地址: 彰化縣社頭鄉張厝村張厝一巷30號  
聯絡電話: 04-8720862  
傳真電話: 04-8720862  
社區小故事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CAEBOOK
張厝的由來
    2012/07/02 14:22 | 未分類資料夾

張厝的由來

    國人總將祖藉來源、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轉化散布於建築的每個角落,所以我們可以從外觀或整體表現,讀出其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背景因素及故事,更可在斑剝的大厝內找到屬於在地的情感、寶貴的文化資產,更顯現出大厝是張姓「根」的所在。

張厝村最古早、最大的聚落即大厝,大厝內的張姓人家、就佔張厝村一半的人口,所以才叫張厝村;張姓人家分兩支派,一支派來自饒平縣包奉公、一支派由張炳重先生從馬坑公帶領。兩支派曾到南投半山定居,但謀生不易、生活困頓,於是大夥再度遷移,有五房遷移到張厝村,其他各房分別移居到詹厝崙、廣興村圳岸腳、鐵路腳定居以及線西。

「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頭前有魚池,後壁果仔園」正是傳統大厝的寫照,大厝內60年前還有重修的痕跡、由門版上刻有庚午年陽月吉旦重修即可得知。大厝內分為內廳跟外廳,內廳公媽廳還供奉有十一世、十二世、十三世祖先的牌位,後廳為神明廳、主祀地爺公(玄天上帝),位於大厝內正中的公祠,則供所有後輩的張氏子孫回來瞻仰及祭祀。一年之中每逢過年過節之際,就是大厝內最熱鬧、最歡樂的時刻,因為張氏家族的子子孫孫們,都會趕到大厝內團聚及吃團圓飯,公祭時還因為後代子孫繁多、要分批拜拜呢!

早期張厝村在拜拜時有一習俗,即依戶中的養牛頭數多寡來收丁仔錢,丁仔錢的字,指男丁、家裡有幾個男丁就收幾丁錢、不收女丁的錢。在清明拜拜時,把收來的丁仔錢來買豬、拜後再分送各戶;民國九十三年後,改為每戶一丁收20元,現在依小孩人數,不分男女皆收20元。

200多年前大厝內的建築,是以竹管建成的竹管屋,所以在地震時把大厝內不堅更的建築震垮;約在100年前,大厝內改由較為堅硬的杉木、磚瓦也從南投一磚一擔地挑來、才能建築成現今得以保留下來的大厝內。但左右護龍方面,部份遭到後代將自己分得的古厝變賣,變賣後則將竹管厝拆除、改為耕地。一些古厝則因沒人傳承、由親戚把房子拆除、變更為耕地,現在大厝內僅剩一條左右護龍及正身(公祠)。時至今日,後代張厝子孫覺得大厝內格局風水佳、卻無出能人,所以想改建、重整門風,將大厝內的氣勢找回來、後代能出個賢人之士。

    目前大厝內因人口外移、加上其他村庒移居進來的人口,現今大厝內聚落的姓張人家己不如以往繁多。現在張厝村己不完是張姓人家,現今聚落分佈情形有張厝、康厝、邱厝,第一鄰邱厝居多(即邱姓人家居多),住在湳底,而湳底是指腳踏入田中時、腳隨爛泥浮動的意思;第二、三、四、五鄰張厝居多,第三鄰後來有招贅蕭姓及賴姓人家,加上社頭鄉蕭姓本是大戶,所以陸陸續續還是有蕭姓人口遷居至此;第六鄰所在地是田羊仔,地名由來是因放眼望去的田、都是秧苗的原因;第七、八鄰所在地是口音的關係,叫做丙爐庒(又稱檳榔庒),當地人說大概是這裡早期種了許多檳榔樹的原因吧。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