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大溪鎮僑愛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2
  • 累計人數:215012
  • 發表文章:149
  • 相片數量:2097
  • 回應數量:5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田德華  
聯絡地址: 大溪鎮僑愛里僑愛一街僑愛活動中心  
聯絡電話: 03-3894140  
傳真電話: 03-3894140  
關於我們
組織基本資料
組織名稱: 桃園縣大溪鎮僑愛社區發展協會 成立時間: 1993-04-17
負責人: 劉思遠 聯絡電話: 03-3894140
聯絡人: 田德華 傳真: 03-3894140
組織人數: 181人 E-mail: chai3894140@yahoo.com.tw
聯絡地址: 大溪鎮僑愛里僑愛一街僑愛活動中心
社區基本資料
社區名稱: 桃園縣大溪鎮僑愛社區
社區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chai-news
所在位置: 桃園市 大溪區
社區戶數: 1121戶
社區人口數: 2845人
經常參與社區工作人數: 60人
主要族群: 外省閩南客家 
發展重點: 社福醫療、人文教育、環境景觀 
工作重點與發展困境: 面臨之困境:一. 精神層面: 目前本社區是由原僑愛新村改建後之眷村形態之社區,由於改建後之大樓雖然美觀雄偉,但也形成都市的叢林,且居民亦來自多個眷村,故原有緊密之鄰里關係日漸薄弱,社區也面臨一些困境如下:1.眷村文化流失:眷村文化是臺灣文化史上不可或缺且極為重要之一環,僑愛原屬緊實封閉之典型眷村,彼此互相照應、關懷溫馨,但隨著老兵凋零與眷村改建,使新生代居民逐漸遺忘曾經擁有之生活型態與相關習俗。2.社區意識漸趨薄弱:因係改建後之新社區,除原有之老住戶以外,尚搬進其他之眷村住戶,打破原有親密之社群關係而日漸疏離。3.老人化日益嚴重:由於第二代大部分因職業工作在外居住,社區內以退休人士居多,除鰥寡獨居或貧病交迫者亟待鄰居關懷照顧外,一般長者亦面臨寂寞體弱之情境。4.兒童缺乏呼朋引伴之機會: 社區內之第三代交由祖父母養護,由於老人活動力不足,小孩長時間待在家中,亦較少機會與同儕或鄰居嘻戲玩耍,欠缺活潑健康之童年。 5.青少年適應能力不足:青少年除了準備功課,不是沉迷於電腦遊戲便是觀看電視,與父母、同儕、鄰居間均缺乏相處溝通之機會,引發對青春期之生理困擾、社會角色轉變與人際關係擴大造成的適應問題。二.物質層面: 本社區在建築設計及硬體設施上,極為優美舒適,堪稱國內最優質之模範眷村,但相對的也帶來一些難題:1. 綠美化維護不易:本社區之公共空間、大樓庭園,均整理得花木扶疏、綠意盎然,但面臨如何維護保養的問題,如何持續有恆的鼓勵民眾、發動志工參與管理,是當務之急。2. 環境整潔有待加強:少數居民仍有隨意拋棄紙屑雜物、放任家犬隨地便溺之情形,故環保教育有待加強。3. 財源籌措有限:本社區居民大多為退休之軍人、軍眷,境內沒有公司行號提供財力協助,任何社區建設大部份仰賴上級補助,故常面臨財源匱乏之窘境。工作重點: 1.辦理老人送餐、關懷問安、居家服務等老人福利工作 2.辦理社區日、園遊會、親子露營等兒童福利工作 3.辦理眷村文化溫馨情、客家風情展演等文化傳承活動 4.辦理書法插花土風舞婦女生活資訊等才藝研習課程 5.辦理綠美化、資源回收等環保活動  
未來發展願景與工作目標: 1.改善鄰里關係,加強社區居民互動,凝聚社區意識:藉由尋求需要、設計遊戲、辦理活動等方式,喚起對社區事務之關心與瞭解,培養愉快之共事經驗,使人人能更加思索及檢視社區資源,進而促使居民參與地方事務。2.激起居民展開福利社區化之具體行動: 經由社區成員之互動與宣導,讓大家知曉社區內尚有亟需照顧關心的人,理事會將願意服務之人員組織起來,群策群力,對孤獨無依、年高體弱之長者,提供關懷照料之老人送餐、關懷問安、居家服務等,且持之以恆引為善事,可說是最佳之社區發展成果。3.提供居民學習與發展之機會: 社區成員之退休人員與青少年、兒童幾乎佔了三分之二,為了讓他們身心能健全發展,辦理一系列之戶外活動、親子教育、藉以加強家中長者之智識、提升父母之親職能力以及子女之溝通意願,從而減少衝突之產生。更進一步的能從家庭作起推而廣之,營造和諧快樂之社群關係。4. 結合社區相關組織,共同為社區建設而努力: 自從社區推動總體營造以來,深感單打獨鬥式的經營,無法深入每一個角落,唯有結合上級及各平行單位,彼此督促,互相支援,資源共享,榮辱與共,方能完成工作達成目標,因此,除社區理事會外,僑愛里里辦公處、僑愛新村各區管理委員會、僑愛國小,以及各級民意代表,都能相互體諒攜手合作,共同為社區永續發展而來打拼。5.落實社區自籌財源之理念: 受限於社區自有財源不足,以往許多理想與計畫都無法實現,但經由理監事與里長腦力激盪的結果,社區除將閒置之活動中心出租外,也落實「使用者付費」之原則,卡拉 ok室請志工管理,酌收清潔費。資源回收更平均每年獲利二十萬元。辦理老人送餐服務,主要經費來自提供平價之餐盒(每個40元),給社區內有需要之居民購買,因此經費運作順利,係這項福利工作持續以進的主要原因。  
社區簡述: 本社區成立於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十七日,主以僑愛新村為主幹,肇建於民國四十六年,乃 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號召菲律賓華僑捐款興築,廣納各軍種眷屬及大陳義胞,使有棲身之處。彼時,臺灣百廢待舉,政府財政拮据,故眷舍狹小簡陋,均為木造連棟、文化牆(半磚半土夾竹片)六至八坪之集合住宅。為因應子孫成長所需,違建就地滋生,與時俱增。窄迫凌亂,災害頻傳,要求改建之聲遂起,唯當時法令不周,改建工作滯礙難行,徒令眷戶怨聲載道,望眼欲穿。 八十五年二月,立法院終於通過國防部所提『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改建列車於焉啟動。是年底,本村土地重劃工作接近完成,國防部遂同意原訂九十一年度方辦理之改建工作,提前於八十七年度開始執行。元月二十六日(農曆年前),國防部、聯勤總部承辦人員蒞臨召開法定說明會。在眾多熱心村民奔走下,捐棄成見,竟於二月底即完成全村五百二十三戶同意改建之法院認證手續。同年五月,眷戶們依依不捨地遷離居住長達四十一年之久的故居。八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國防部長蔣仲苓上將親臨主持新建工程動土典禮,迄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竣工,九十一年六月交屋,眷戶們一生夢想終於圓滿實現。本社區落成後,除原有僑愛新村住戶外,尚遷入大溪鎮忠勤三村、勤奮新村、慈祥三村、及八德市福興新村之住戶。故本社區除擁有最優質之硬體工程,在精神層面上又注入許多新血輪。於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十七日成立僑愛社區發展協會,迄今辦理四屆理監事及理事長之選舉,協會設總幹事及財務長各一人,總幹事承理事長之命,聯繫辦理各項業務。財務長負責財務、會計、經費籌措及生產建設基金之運用管理。社區各幹部經常參加政府舉辦之各種研習訓練,以了解社區發展之方向重點,並嫻熟工作推展之方式。同時定期召開理監事會及會員大會。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