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9
  • 累計人數:176156
  • 發表文章:13
  • 相片數量:93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4
聯 絡 人 : 葉文輝  
聯絡地址: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14鄰378號  
聯絡電話: 037-744252  
傳真電話: 037-746410  
特色快照
蘊育愛心的藺編文化產業 

傳統產業--藺草編織:
藺草的故鄉在苑裡
百年來,苑裡婦女一雙巧手從不閒著,手不停息的編織著深具特色的一張草蓆一頂頂草帽,為家庭生計貢獻良多,掙取不少收入,因之苑裡民間流行一首歌謠--草蓆歌:「一枝兩枝罔來拎,毋通加阿母嫌無錢。一枝兩枝罔來揪,毋通加阿母伸長手一行做了又一行,做到佟時才會快活。一頂做了又一頂,做到佟時才清閒。一行二行罔來做,毋通哄哄想迄逃。人做草笠金噹噹,阮做草笠破三空。人做草蓆一級棒,阮做草蓆仔蓋屎仔桶。」。
可惜因時代的變遷,工業社會之猛進,苑裡的藺草編織,己從現實生活中將逐漸走入歷史洪流而消失不見,殊為可歎!所幸近年來尚有不少熱心人士在默默耕耘傳承傳統編織技藝,積極推動這種深具特方特色的產業,期使傳統手工藝之藺草編織藝術,不會被時代無情洪流所淹沒,山腳社區亦希望以生活化之藺草編織工藝,再現社區傳統編織文化的風華,賦以藺草編織藝術新生命,冀望集合社區有志之士,共同努力一起為藺編藝術文化傳承盡一份棉帛之力。
近年來在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中,經過持續的努力經營,繼續推動傳統藺草編織技藝,注重技術的改良,式樣的更新,成效卓然,期以藺草編織藝術帶動社區,使產業與文化相契合,現已獲致豐碩成果,苑裡鎮農會在文建會的補助下,在山腳成立了「苑裡鎮藺草文化館」,這將會給山腳社區帶來另一個營造空間。
藺編文化蘊藏著無限的愛心—早先與現代皆如此
苑裡是藺草的故鄉。苑裡藺編先趨清末洪鴦女士,由於幼子頭上生瘡化膿,又髒又臭,常遭蒼蠅叮咬,無法忍受,於是洪鴦女士為了保護幼子,在母愛的驅使下,絞盡腦汁,終於編出了台灣第一頂藺草帽;百年來苑裡之藺草編織史中,即不斷顯現著一頁一頁母愛的光輝。
即如近日山腳社區發展協會辦理「藺草編織藝術研習」始業式中,蒞臨之苑裡鎮籍來賓都不禁異口同聲敘說:早年之學費都是來自母親那一雙編織巧手;因之,一幅幅在昏暗燈光下痀僂著身軀,不停揮手編織草蓆草帽的慈母影像,那濃濃的深情,不斷的浮現在眾人腦海中。

社區小故事
舊藝新潮-藺草文化特展
    2014/09/10 22:25 | 未分類資料夾

展覽日期:103年9/12(五)~-9/28(日)
展覽地點:大稻埕故事工坊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44號)
展覽時間:每週二至週日11:00~17:00 (週一休館)

詳細資訊請看(台灣藺草學會)FBhttps://www.facebook.com/trianglarlin

 

『藺草文化特展』

對於許多苑裡人而言,藺草的氣味是和柴米油鹽醬醋茶一起調味生活的……

來到這個山海相擁的小鎮,巷弄中藺香飄逸,領著編藺人穿梭於當下與過往的記憶。席地,以最接近土地的姿態,坐於時光的洪流中,一雙雙充滿歲月痕跡的手,編寫著苑裡人的生活日常,交織出屬於苑裡特有的地方風情。逆撫藺作的細緻紋理,遙想昔日光華,日下曬一片金黃,照耀藺草文化的未來。

透過傳統與創新的對話、手感的交流體驗,我們期望傳遞的,不只是藺作的形態遞嬗和功能更迭,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悟及一份文化精神的延續。

 




百年來沒「走精」的工藝
    2014/06/19 22:23 | 未分類資料夾



藺草產業資訊FB
    2014/06/19 22:16 | 未分類資料夾



藺草小故事01──藺編工藝的興衰
    2013/10/23 15:33 | 社區小故事

【藺草小故事01──藺編工藝的興衰】

對於台灣農村的繁盛和興衰,經濟活動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位於苗栗縣的苑裡鎮,有著一項流傳許久的技藝──藺編工藝。苑裡藺編先趨清末洪鴦女士,由於幼子頭上生瘡化膿,又髒又臭,常遭蒼蠅叮咬,無法忍受,於是洪鴦女士為了保護幼子,在母愛的驅使下,絞盡腦汁,終於編出了台灣第一頂藺草帽;百年來,苑裡婦女一雙巧手從不閒著,手不停息的編織著深具特色的一張張草蓆及一頂頂的草帽,為家庭生計貢獻良多,掙取不少收入。苑裡居民早年之學費都是來自母親那一雙編織巧手,因此苑裡的藺編工藝長久以來即為母愛光輝的展現。

苑裡獨有的三角藺草因為莖部具有柔軟、韌性強、不易斷、吸水性強的特性,加上可以除濕、除臭的功能,故成為手編的優良材料。台灣清治時代,苑裡地區所產製的藺編產品,已有直銷至中國大陸的紀錄;而在日治時期,苑裡地區所產的帽蓆限定全數銷往日本,當時藺草製品佔台灣特產出口的第三位,僅次於糖和稻米。苑裡透過藺編工藝緊密地結合了當地居民和地方產業,長久以來支持著地方的繁榮發展。然而,隨著科技進步及品味改變,藺編這項傳統技藝已趕不上時代潮流,尤其是藺草製品的單一材質及色彩使其無法獲得年輕人的青睞。人們的喜愛不如以往,需求下滑的結果,讓苑裡的藺編產業逐漸凋零…。直到現在,東南亞、大陸及韓國廉價之草編工藝品傾銷到台灣,帽蓆業之盛況已不復在,「藺編」這項工藝技術也因此成為台灣的夕陽產業。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藺草原鄉
    2013/02/25 14:25 | 社區小故事

藺草原鄉

「藺草的原鄉」在苑裡,自清末起苑裡這個小鎮的名字就和帽子草蓆畫上了等號,在這裡,每一戶人家不管身為女兒或媳婦,媽媽或婆婆,大家總是編織著手上草枝一支接著一支,藺草編織變成苑裡婦女們人人都會的手藝,成為台灣具有百年歷史的藺草編織工藝。

    苗栗縣苑裡鎮得天獨厚出產了台灣獨有的工藝材料--藺草,是編織草帽、草蓆的特有材質。在大安溪苑裡溪房裡溪下游兩岸沼澤地區生長的藺草,莖呈正三角形,故稱為「三角藺」,苑裡的三角藺草有強大吸濕能力,並有特殊的藺草香,具質輕、堅韌、不易斷的特性。高品質的苑裡三角藺草,製作的草蓆更精緻美觀,從清朝起就是最佳貢品及外銷特產。

藺草藝品除了可以吸汗、除溼、殺菌、脫臭,亦將淡淡清香、舒爽觸感帶入生活,加上藺編精緻細密的手工編織,儼然成為機械化工業社會下獨一無二的時尚新寵。

藺草工藝品皆由在地藺編工藝師以細膩的傳統手路編製,最具手感的價值。製作流程皆為純手工製作,將捶揉後的草料鋪平分上下兩組,以底一、底二的操作技藝編製,這種有別於其他纖維編織方式的獨特「手路」所呈現出來的優美紋路是非常特殊的;而且從原料到編製完成只與陽光及人接觸,材質無添加物、無漂染,是最天然、最陽光、最環保的純淨手工藝之美。

台灣藺草學會的「愛藺工坊」品牌背後所欲傳達的是對台灣原生力的支持與期待,利用百年藺編技藝,透過觀念引進、複合技法、式樣更新等方式,配合地域特殊性、歷史記憶與價值,以『綠設計』概念開發更貼近現代人需求的產品設計,藉由工藝師細心、耐心、愛心的編製過程,生產出精緻化的生活工藝創作品,建構起具有社區工藝風格的文化創意產業。



13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