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社區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楊新民  
聯絡地址: 南投縣名間鄉新民村外埔巷2-1號  
聯絡電話: 049-2739325  
傳真電話: 049-2736083  
社區快蒐

關於我們
新民之移民三部曲:清朝、日本、國民政府時期
2005-09-12
明末清初之際,海禁初開,大陸沿海居民為生活所迫,大量渡海來台墾植。南投縣名間鄉新民村因土地澆瘠,為早期來台先民摒棄的荒地,來台較遲的移民因土地多被佔有,已無餘土可闢,只好冒著瘴癘之氣,土匪的侵襲墾拓這片荒埔。
如今荒地變成良田,過去寸草不生的河床礫土,現在變成台灣重要的穀倉及蔬果供應地。然而移民披荊斬棘近百年的血汗滄桑,換來的還不是得到安居樂業的土地,這個80%的土地屬於台拓地的村莊,一場寧靜的「土地革命」,數十年來默默進行著。

新民村舊稱「移民村」,即「新的移民」之意。這塊地力貧瘠的河床地,在閩南人、客家人、日本人及退役榮民共同墾拓下,造就目前富麗農村的景象。根據名間鄉公所資料,新民村佔地五點九三八平方公里,原依附在炭寮村,民國卅五年才劃分獨立成村,取名「新民」,第一屆村長為李樹。

新民村位於名間鄉東南隅,緊鄰濁水溪,過去是濁水溪河床,移民靠著濁水溪的高含砂量,築石畦將溪砂沈澱淤積,就地取材,直到砂土愈積愈厚,成為可開墾種植的新生地。

新民村目前大致以新民巷為界,新民巷閩、客籍人士均有,間有少數原住民;靠山區「清水尾」為客家人主要聚落,「外埔巷」多為大陸漳州移民來台的閩南人。
外埔巷以西是日本移民墾拓地。
濁水堤防畔新民村一鄰則是國民政府軍的退役榮民成立的「大同農場」所開墾。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