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
  • 累計人數:25716
  • 發表文章:7
  • 相片數量:18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  
聯絡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五結路2段341號  
聯絡電話: 0910-079-316  
傳真電話: 03-957-3646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CAEBOOK
宜蘭地名探源
    2013/11/14 15:04 | 地方消息
*

一、歷史概述                                                                                           /:陳中水

宜蘭原為海灣,因河川沖積填海造地而成平原,嗣有各族土著結社散居,各立頭目、互不統屬,其中Kavalan族人最多,故洋人稱此地為Kavalan(Cabalan)稱今之蘇澳為San Lorenzo灣,而漢人則依音譯為「蛤仔難」、「蛤仔蘭」、「甲子難」、「甲子蘭」、「噶瑪蘭」等,簡稱「蘭地」。1634(明崇禎7)西班牙人出兵佔領蘭地,並命神父基洛斯(Quiros)San Lorenzo附近建聖佬楞佐堂及司鐸宅以佈教。1643(崇禎15)荷蘭驅走西班牙,翌年(1644)派兵入蘭,佔領蘭地18(1644~1662);荷治期間曾9次全台戶口調查,1650年之戶口調查表載:「蘭地有45個村落,其中39歸順、6未歸順」。1662年鄭氏治台,荷蘭敗走;1683年施琅平台,翌年4月設13(台灣府、諸羅縣、台灣縣、鳳山縣),惟北地雖屬諸羅而實未治。1723(雍正元年)設彰化縣及淡水廳,分轄虎尾溪以北諸地,惟淡水廳虛設,實由彰化縣統轄;1731(雍正9)淡水廳開始治事,轄大甲溪以北至淡水、雞籠等地,蘭地名義上轉隸之,惟屬山後番地,實仍未入版圖。1768(乾隆33)漢人林漢生入墾烏石港,遭土著殺害;1796(嘉慶元年)吳沙率漳泉粵流民入墾,於烏石港之南建頭城,因與打馬烟社爭戰,復以直下多為窪地沼澤,無田無路,乃沿西側山麓南進,建二城、三城;嘉慶312月吳沙歿,侄吳化繼之,率墾衆南下,建湯城、四城,隨因入墾者驟增,急於佔地,1802(嘉慶7)九旗首率1816人南下,攻掠今員山及宜蘭市地區,驅土番、建五圍,旋將五圍以東土地酬與協同開墾之民壯鄉勇,建「民壯圍」。1810(嘉慶15)四月清仁宗准納噶瑪蘭為版圖,疆界「東至過嶺仔以海為界,西至枕頭山後大坡山與內山生番界,南至零工圍與生番界,北至三貂遠望坑與淡水廳交界,東南至蘇澳過山大南澳界,西南至叭哩沙喃與額刺王字生番界,東北至泖鼻山與淡水洋面界,西北至宰水寮內山與淡水界」,並委知府楊廷理籌辦設治事宜,譯正名為「噶瑪蘭」,命原住民「薙髮易服、改稱漢姓」。1812(嘉慶17)設廳治於五圍,同年8月首任通判翟淦到任。初只設廳而未分堡,各「圍」、「結」散處南北,1823(道光3)通判呂志恆議制,翌年奏准廳下設7堡;約至1835(道光15)增設為12堡;1875(光緒元年)6月18沈葆禎奏改台灣為281廳,其中噶瑪蘭廳升格並改名為「宜蘭縣」,准之,同年12月設縣,從此稱為「宜蘭」。1885(光緒11)左宗棠奏准台灣設省,1888年台灣省改設3(台灣、台北、台南)1直隸州(台東),宜蘭仍稱縣,隸屬台北府,改以草嶺頂與基隆廳為界。

18948月甲午戰爭,翌年(1895)04.17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治初期宜蘭仍維12堡制,之後歷經10次行政區域調整,其中1920(大正9)全台改為5州,宜蘭廢廳改劃為宜蘭、羅東、蘇澳3郡,隸台北州,同時一併調整庄街行政區域及名稱,而有三星、壯圍、員山、冬山等庄名。

1945年台灣光復,初維日制,宜蘭仍隸台北縣,翌年(1946)改庄為鄉,同年召開第1屆鄉代會,整併鄉庄之轄區為村里,並以二字為原則,重新命名1950.10.10宜蘭復縣,轄下劃分為138鄉,即頭城鎮、礁溪鄉、宜蘭市、壯圍鄉、員山鄉、五結鄉、羅東鎮、冬山鄉、三星鄉、蘇澳鎮、南澳鄉與太平鄉。惟因台中縣亦有太平鄉,乃於1958.07.15抽籤抉之,本縣太平鄉改稱大同。至1977~1978年間部份鄉鎮再度調整村里轄區及名稱,以至於今。

 

二、平地探源

頭城鎮

嘉慶元年(1796)九月吳沙率漢人入墾,於烏石港以南建立第一個據點,初稱「頭城」,後因設廳治於五圍建噶瑪蘭廳城,而改稱「頭圍」。楊廷理「東游詩草」之「抵蛤仔難即事」詩首句曰:「亂山行盡是頭圍」,其下自註「原名頭城,予為改之」。清、日治時皆稱頭圍,光復後復名為頭城,並調整轄內各莊為石城、大里、大溪、龜山、合興、更新、外澳、港口、武營、大坑、拔雅、福成、城東、城西、城南、城北、竹安、新建、頂埔、下埔、中崙、金面、金盈、二城等24

1.石城:舊稱「石城仔」,據云昔西班牙人在此地築城駐兵,故名;城址約當草嶺隧道南口前方,耆老傳說1924年鐵路通車後城基尚存,至1980年開濱海公路時被土石掩沒,今遺跡難尋。此地為小漁村,清代與桶盤窟、大里簡及蕃薯寮同屬大里簡庄;光復後將石城仔、桶盤窟合為石城里,蕃薯寮、大里簡併為大里里,屬頭城鎮所轄。

2.大里:舊稱「大里簡」,云係「大里簡」社所居,故名,惟此社名未見諸1650年荷人戶口調查表及廳志之「番社」,但廳志載有「大里簡民壯寮」一詞。光 

復後簡化成「大里」,沿革見「石城」。

3.大溪:從草嶺入蘭後第一條較大的溪,故稱「大溪」。日治初期(1900)將大溪庄分為大溪、內大溪、罟寮、橋板湖四庄,次年重新併為大溪庄;光復後將大溪、內大溪合併為大溪里,罟寮、橋板湖合併為合興里;1978年龜山島居民遷村至本里仁澤社區,乃將大溪、龜山里(原在龜山島)合併,迨2001.07將大溪里九至十二鄰分出,設為龜山里。

北關:以位在廳北,故名。清嘉慶24(1819),通判高大鏞見此地「大石嶙列,天生門戶」,乃奏請設關,以保護行旅、防止盜匪。日治時因開闢鐵公路而拆毀,今遺跡難尋。

罟寮:位於大雀榕一帶,景觀絕美;早年房舍簡陋、衛生環境不佳,經一番社區營造,今已成富麗漁村。

橋板湖:因地勢為山凹地,故名湖;傳係路途上有小山澗需搭橋過水,故名橋板湖。

4.龜山:廳志稱「龜山一名龜嶼」,雅稱「椒山」;西人海圖稱之「Steep Island        (陡峭的島)1948年島上設椒山里,1957.10改名龜山里;1975~1977年間全島居民遷居大溪里「仁澤新村」,廢龜山里併入大溪;2001.07.01以大溪里912鄰復設為龜山里。

5.合興:罟寮、橋板湖兩庄合一,取「合而興隆」之意而名「合興」;清代與日治均屬大溪庄,光復後改為合興里;1956年政府安頓大陳人於忠孝新村,原屬大溪里,1978年將該村劃歸本里。

6.更新:廳志載為「硬枋」。「枋」即是台語的「崩」。山不聽話,硬是要崩,所以叫做「硬枋」,其實是「滑動地層」作怪。光復後設為梗枋里,1969.10.03芙勞西颱風來襲,山坡地果然「硬崩」,乃更名為「更新里」以趨吉避兇。

7.外澳:位於烏石港之外的灣澳,故名。清代稱外澳庄;日治(1900)將港口庄分為港口、港口崎二庄,1901年又將該二庄與外澳、好逍遙、三份六重新併為港澳庄;光復後改為外澳里與港口里。

8.港口:因位於烏石港之口,故名。沿革同外澳里。

9.武營:係清代駐軍之地(位於今之頭城國中)。清代及日治屬拔雅林庄;光復後拔雅改為武營、拔雅林二里。

10.大坑:原名大坑罟,傳係早期內地移民以其故鄉為名(另一批移民至新城溪口開墾,亦名大坑罟)。清代及日治稱大坑罟庄;光復後改為大坑罟里,民國39年簡化為大坑里。

11.拔雅:舊稱拔雅林(台語芭樂林”),清代及日治設拔雅林庄,光復後拔雅林改為武營、拔雅林二里,民國39年簡化為拔雅里。

12.福成: 取名源自福德坑溪。清代與日治設福成庄;光復後改為福成里。

13.城東:清代屬拔雅林庄,日治(1900)拔雅林庄分為武營前、武營後、北門坑、拔雅林、西寮庄及頭圍街,次年又將西寮庄部份及頭圍街獨立為頭圍街。光復後將頭圍街分為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四里,本里位居頭圍街之東,故名。

14.城北、西、南:沿革經過詳「城東」。

15.竹安:昔為打馬烟社地,故名「打馬烟」;1878年西勢大溪改由此處出海,社址已難尋;清代因當地有三叢竹林,故名三抱(BOO)竹,設三抱竹庄;日治時期三抱竹庄下轄三抱竹、打馬煙;光復後改為三抱竹里,後簡為竹安里。

16.新建:清代屬於三貂股庄;日治將三貂股庄分為上新興、下新興二庄,次年又重新併為新興庄;光復後改為新興里,民國39年更名為新建里。

17.頂埔:頭圍以南的荒埔,地勢較高處稱頂埔,地勢較低處稱下埔。清代屬頂埔庄;日治屬下埔庄,光復後分設頂埔里及下埔里。

18.下埔:沿革經過同「頂埔」。

19.中崙:清代分屬中崙庄、抵美及新圍底庄,日治(1900)分屬中崙庄、中北港漧庄、港仔墘庄(原抵美簡庄、新圍底庄所在)三庄,次年將中崙庄和中北港庄、港仔墘庄,合併為中崙庄,光復後改為中崙里。

20.金盈:清代與日治設金面山庄;光復後,大金面、小金面二小字分別改為大金面里及小金面里,民國39年,大金面里簡化為金面,又將小金面改稱金盈。

21.金面:沿革經過同「金盈」。

22.二城:原名「二城」,因隨頭城改名頭圍而改稱「二圍」,清代屬二圍庄;光復之後復名「二城」。

23.北宜公路:昔為先民走出之便道,光緒11(1885)劉銘傳擴建之,由台北府城南下經景尾、深坑、石碇、坪林尾、石槽、倒吊子、四堵,越嶺頂經猴洞坑、十一股溪、得子口溪而至宜蘭。日治後擴建為車道,但越嶺後捨舊線而北走金面山出二城到宜蘭,189810月動工,189905月開通;西鄉菊次郎廳長於嶺頂立石勒「湖底嶺開路紀念」為誌,該地乃名「石牌」。19629月林才添縣長於石背銘以「金面大觀」;19657月陳進東縣長將西鄉碑文磨掉,改刻「亢懷今古」四大字。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