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43
  • 累計人數:162226
  • 發表文章:51
  • 相片數量:5090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陳博靜  
聯絡地址: 未公開  
聯絡電話: 06-7800452  
傳真電話:  
社區小故事
如何到達頂山里
    2013/11/19 12:32 | 頂山里

 

000

如何到達頂山里

台南縣市合併後,民國一百零二年臺南市政府交通局公共運輸處結合興南客運、新營客運、高雄客運、府城客運等業者成立大台南公車系統,旗下包含6條幹線及72條支線、分別為綠、藍、棕、橘、黃、紅等六條幹線,遊客可在佳里站搭乘藍幹線藍11、藍12、藍13三條支線到達頂山村。

交通路線:

A. 中山高速公路→下麻豆交流道→176線往佳里→南19線往漚汪→南26線往青鯤鯓→南30線往頂山

B. 台17線(152.5公里)→南30線往頂山

C. 台61線→下馬沙溝匝道→往青鯤鯓→南26線→南25線→往頂山




頂山里-虱目魚的故鄉
    2013/04/25 21:46 | 頂山里
頂山里-虱目魚的發源地 

 
相傳鄭成功登陸臺灣後, 軍民苦於無魚可食 鄭成功指著海說:「莫說無,此間舉網可得也」, 果然一網撈起很多虱目魚, 並請師傅在現今的台南市七股區頂山里傳授軍民養殖法, 因此虱目魚又被稱為「國姓魚」,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且頂山里的虱目魚養殖魚塭仍被稱為,「國姓魚塭」 是臺灣養殖漁業規模最大, 地位最重要的一種台南市七股區頂山里傳授軍民養殖法。

公港塭

傳說 台南地區老一輩漁民傳說距今180多年以前,有一位陳姓老人從唐山來, 居住在台南頂山村在村的東南方,海坪圍築了五~六十甲魚塭養虱目魚名為「公港塭」,為當地虱目魚塭的起源,陳姓老人自己經營虱目魚塭一直到老歿為止,每年都為虱目魚苗與風寒搏鬥,為保衛塭防堤岸與大水搏命,同時傳授以米糠為虱目魚補助飼料的觀念與技術,地方感念其恩惠尊稱為陳老長年,每年公港塭都留有「櫃底錢」做為祭祀之用



. 頂山鹽警槍樓
    2012/11/17 20:14 | 頂山里

美麗的藍天白雲...再加上鹽田生態
ap_F23_20110724072244231[1]

台灣自清代以來就將鹽納入專賣的一環,和菸與酒一樣都須經由官方統一收購與販賣,即使經過日據時期或是國民政府來台,還是維持鹽的專賣以穩定國內經濟的發展。為了維護鹽的正常產銷,防止非法盜鹽與製鹽,自古以來便設有專門的組織人員取締鹽的非法產銷,如「巡丁」(清朝)、「警察大人」(日據)、「鹽督仔」(國民政府)或「鹽兵仔」(戰後)等,其中民國36年成立的鹽警專司查緝私鹽,民國39年再由台灣省警務處管理鹽警組織,416位富有軍系色彩的鹽兵仔,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軍人,也正式的成為警務人員。鹽警每天會定時的巡邏鹽田,也會進行埋伏與跟蹤,追捕非法盜鹽或販鹽的鹽賊,在過去農業社會資源不足的年代,這些事件時常在鹽田上演著,而為了能擴大鹽警的監控範圍,民國37年陸續在各鹽田興建可容納將近6人的碉堡槍樓,據統計那時期每年幾乎會有上百人被逮捕,直到民國66年,鹽的產量增多且平價化,因此取消了近30年的鹽警制度。

 七股頂山鹽警槍樓是一座六角形磚造飾面的塔狀建築,並設有機槍射孔與狙擊槍眼,由於鹽警制度的廢止,長年荒廢,再加上沿海環境與地震影響,保留下來的並不完整,由於,鹽警槍樓見證過去台灣沿海地區的鹽業發展,為了能保留這些過去產業的文化資產,台南市政府曾於民國99年編列預算建行調查研究與修復規劃,結合鹽田濕地發展濱海地區的觀光。

 

   
頂山鹽警槍樓

公告七股頂山鹽警槍樓登錄為歷史建築
 

公告日期    2009/08/24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80199845A號




歷史沿革

1 建於民國38年,為保三總隊廢棄崗哨。
2.1960年代以前,政府財政收入相當依賴鹽稅收益,所以為了確實藉由徵收鹽稅充實國家財政,必須有一套掌握產運銷流程的監控系統的執行單位,而安置鹽警的各種建築物,更是遍佈整個鹽田地區,以達到監管效果。在民國六十六年鹽稅取消之前,一直有鹽警駐所在槍樓中值勤,狹小的空間裡頭,有五至六名鹽警駐守,內部設有廚房與床鋪,勉強可自給自足。目前七股鹽場僅存二座槍樓,分別位於頂山及台區(台區的鹽警槍樓損壞狀況較嚴重)。於2010年3月甲仙大地震中內部破損不堪,臺南縣政府文化處將編列一百萬元做為調查研究及修復的經費。

      



 

登錄理由

頂山、台區兩處槍樓位於鹽田區域範圍內,與鹽田水域景觀相契合,形成完整之鹽田風貌,為南台灣鹽業發展史的重要見證,具有高度史證價值。
2.槍樓與鹽田共存,相互輝映,見證鹽業專賣,駐警防衛鹽田的歷史。

ap_F23_20110724072029473[1]

ap_F23_20110724072042534[1]

這是光復後所興建的...有高樓的建築...聽說也有壕溝...只不過後者已經荒廢

 

ap_F23_20110724072002511[1]

ap_F23_20110724071829614[1]

斑駁的槍樓

ap_F23_20110724071937746[1]

內部將近三層樓高...但目前已經傾毀大部分...

ap_F23_20110724071920848[1]

槍孔...外小內大..

ap_F23_20110724071852815[1]

內部的槍口.

ap_F23_20110724071738987[1]

洗手間...設置在外部

ap_F23_20110724071656240[1]

ap_F23_20110724071558839[1]

鹽田阡陌...吳郭魚乾

 

 

鹽警示光復後對於監督鹽田的警察之稱呼...俗稱為"鹽兵仔"...

那是因為光復當初接管鹽田管理身分的人...幾乎都具有軍人的身分...

後來才改為警務人員。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hercules-19750830/article?mid=13300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