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55
  • 累計人數:1085707
  • 發表文章:724
  • 相片數量:4
  • 回應數量:72
  • 網友按讚數:7
聯 絡 人 : 紀昭男  
聯絡地址: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水林路58號  
聯絡電話: 05-7853733  
傳真電話: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尖山崙、藥草-尖山村
    2015/10/19 15:35 | 水漆林與24村

尖山崙、藥草-尖山村

(尖山將軍爺廟、元天宮)

明顏鄭時期屬於內十寨中後寨轄區,尖山村有一間將軍爺廟,係為明顏思齊來台屯墾之重要部將,死後葬於尖山崙,後代移民有感神澤而建祠奉祀。

尖山崙自後庄、萬興、頂尖山、中尖山及大尖山等連成一片,具有易守難攻之特性,也是內十寨後寨的校場,莿竹林茂密遍佈於山崙間,藥草非常多,經過後人屯墾開發,原貌已失大多成為平地,難尋舊有痕跡,地方文化與產業特色有元天宮(帝爺公)、尖山將軍爺廟、石敢當及五木工坊(楊詔期)

有頂尖山及中尖山等二個聚落,住民以楊姓居多,土地面積約2.30平方公里,區域排水有萬興大排,對外交通以雲151線及164線道路,戶口數共8鄰、298戶、790(男:442、女:348),現任第二十屆村長張丁團、鄉民代表吳芙蓉。

    地方農產以稻米、蕃薯、藥草及福壽魚等為主。

1.尖山將軍爺廟

據傳在清咸豐年間,大雨成災四處淹水,順頂尖山山崙旁小圳流來一塊方磚,在今大將軍爺廟現址不動,村內人將其撿拾於岸旁,不久託夢向村民說係來自明天啟元年顏思齊來台眾兄弟,其眾兄弟葬在頂尖山崙墓區(於日治時期,因開發五分車運糖鐵道,經撿骨後將骨骸重新集中葬於水北村法輪寺西側,立「僅會一處」碑),要在此地永久居留,經地主楊求同意後於原地立小厝,後因神蹟不斷,尖山村民遂重新蓋草寮雕像奉祀,並稱神像為「將軍爺」。

廟門對聯:將士鎮尖山保民衛國,軍營聯大海靜海安瀾。

    歷經民國45年、民國60年及民國75年等多次翻修,訂農曆五月二十五日聖誕祭祀日,雖逢民國83年實施農地重劃,在前村長楊貞祥及當地人士楊金訓等多人力保下,保留廟貌並擴大廟庭至今。

2.尖山崙及舊墳區(小七星崙:小北斗七星)、大道公

水林鄉尖山崙是由幾個山崙(南北向,由北低南高)所組成的,有後庄、頂尖山、中尖山與大尖山(現屬於水北村、萬興村、尖山村及大山村),像丘陵狀延伸莿竹及林投等叢生,早期屏障  顏思齊登陸來台後寨、海防寨及主寨等駐軍安全,尖山崙藥草種類非常多,尤其是治療一般疾病、蚊蟲及跌打損傷等藥草容易尋覓採取,成為水林鄉大山藥草生產地種植至今。

由於頂尖山、中尖山及大尖山等山崙地形適合種植藥草,楊經、王平、唐公及李英等也就其熟知岐黃之術,開始引進家鄉草本植物來栽種,研究草藥適用性。

大尖山崙最高點尖山(後改稱大山)是水漆林最高的地標,是  顏思齊每次巡查軍情及觀星象等最佳地點(俗稱望高寮),近看內十寨狀況、遠看海上及天空星辰方位變化情形,這些都是吸收在日本等各國行船經驗應用而來。

地方傳說該尖山崙類似像天上小熊星座()杓子一樣分佈,尤其是天璇及天樞等最亮二顆星(左右護衛兩寨,今土厝村王厝寮及陳厝寮等兩聚落),直線對應大熊星座()最尾端()最亮一顆星(北寨,今北港大北門,即春天柄頭在東、夏天柄頭在北、秋天柄頭在西、冬天柄頭在南),而大北斗七星在今大北門、車港村紅毛路、牛挑灣(灣東頂灣崙及灣西後湖)等綿延分佈,兩者山崙原莿竹林茂密,受各區農地重劃後影響都已改變原有地貌,但主要山崙仍依稀存在,該兩山崙的頭端早期池塘遍佈,像杓子裝水般,同時守護著水漆林,讓水漆林農業生產大豐收。

頂尖山崙為  顏思齊來台後,多數部將身故後埋葬處所,與嘉義縣水上鄉南鄉村尖山顏思齊衣冠塚遙遙相望,顏鄭時期戰爭傷亡部將,葬於頂尖山崙遺骸散落無人奉祀,日據時期為鐵道與公路等開闢由日人重新撿拾骨骸後,集中於水林鄉水北村法輪寺西側設立「僅會一處」將軍碑,據傳當初挖掘時,有古代將軍戰袍等遺物,同時此地尚有留存一處清朝乾隆時期楊家古墓為歷史做見證。

大尖山崙(大山)後來由大山順天府  五府千歲建廟。

顏思齊家鄉是大道公(醫神)的出生地(白礁)及羽化的地方(青礁),楊經等二十八兄弟於明天啟元年(西元1621)來台後初返大陸招募移民(由郭文在福建漳泉州招募),至福建漳州府海澄縣青礁奉請大陸青礁慈濟東宮大道公(吳真人)許真人孫真人等三位神尊金身、陪祀康府元帥趙府元帥黑虎將軍、明朝宣德年間的石刻香爐等文物,庇佑在水漆林屯墾順利身體無恙,該神尊隨楊經、郭在水漆林屯墾,後在後庄建王爺廟奉祀(五穀王、大道公、三太子及虎爺等神尊),後被郭文奉請至笨港,並於清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建笨港慈濟宮,因逢大水被迫搬到蔴園寮肇慶堂暫時寄居,在笨新南港新建大興宮。

3.元天宮

奉祀的主神為帝爺公(北極玄天上帝)、媽祖、五年王爺及觀音佛祖等神尊,右廂房註生娘娘、左廂房福德正神與馬童。

據傳明末延平郡王  鄭成功復台後,由當地移民從福建漳州祖廟奉請神尊來台,聽說與港口宮媽祖(湄洲三媽)同一時期同條船從廈門登船來台,只不過港口宮媽祖在笨港口南岸登陸,而帝爺公則北岸登陸,隨移民在頂尖山居住,故每逢農曆二、三月時,只要村民看到蛇時,代表帝爺公要到港口宮來會香。

清道光年間由村民先祖再回大陸武當山,迎奉一尊帝爺公回台共同奉祀,擇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前舉行聖誕祭典。

4.五營、石敢當

一般在台灣最早期都以石頭碑的形狀、立三個竹片或竹筒桿等來代替營頭,當地方主神建廟後,設「五營」村落各方位外圍小祠,安營後東、西、南及北營等將軍首領稱為「將軍」,祠內用「玉米黍稿仔」綁紮像「稻草人」狀的模樣或安神尊,有時會加上手持棍棒或長槍等兵器,呈現雄壯威武,來守維護地方的安寧。

    鄉下每當有族親「往生」要送上山頭去埋葬時,若要路經當地「將軍」營頭(守護地方安寧的將軍)面前經過時,事前會前往先綁紅巾上香膜拜告知借道(在澎湖縣吉貝鄉當地習俗,經過此處會停「棺」,由「孝男」向「將軍」上香膜拜),祈求當日經過時平安順利。

在本鄉尖山村及塭底村等的道路旁、一般民家安置在紅磚牆上或是獨自立在街角,遠遠地就會看到這樣的石板,上頭淺淺地刻鑿著「石敢當」的字樣,尖山村共在頂尖山及中尖山等兩處,俗稱擋煞石。

石敢當的安置在台灣許多古老的街弄都可以看到,主要是有些地方會出現路沖或是彎折的死角,而造成地方風水上的疑慮,經神明指示而有立石碑以擋煞氣的習俗出現,像石敢當這樣抵擋路沖煞氣的設置,在住家房屋的牆面上則安置五片木板牌的營頭或宅前上方設置圓鏡(反視功能)、八卦或符咒等物品來避凶祈吉。

 

 

 

 




龍寶殿、宅仔內福德廟-水南村
    2015/10/19 11:45 | 水漆林與24村

龍寶殿、宅仔內福德廟-水南村

(甘蔗:紀長、冠弦吉他樂器社、鮮禾屋)

水南村在明顏鄭時期屬於內十寨中主寨顏厝寮、後寨後庄等轄區,水林街內行政區域民國63年以後分水北、水南等村(164線道路南北為村界),又先民來到水林定居當時並無路名,在今東陽街西邊是陳姓家族群居地方,陳姓家族很大,因同宗族又農業時代便於守望相助,陳家戶戶相連,圍成一個大圓宅,舊地名又稱為宅仔內。

交通位置以164線、雲153線及雲157線道路等為主要對外交通聯絡,本村聚落分宅仔內、中厝及埔尾等三個部落,且位於水林鄉的都市計畫內中心地帶,南以海埔村及大山村、東以土厝村、西以萬興村、北與水北村為鄰以164線道路與農地重劃區道路與水路等為界;轄區內有雲林縣水林鄉農會、台灣省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區管理處北港營運所水林淨水廠、台灣省雲林農田水利會北港區管理處水林工作站、水南社區發展協會、水主教會及水林長老教會等。

水南村有顏厝寮、宅仔內、中厝及埔尾等四個主要聚落,土地面積約2.90平方公里,戶口數20鄰、876戶、2370(男:1251、女:1119),現任第二十屆村長陳松安、鄉民代表許耀仁。

農特產有蕃薯、水稻、花生、火龍果及紅甘蔗等為主,地方文化與產業特色有陳公祠、龍寶殿(項羽)、宅仔內福德廟(土地公)、黃金甘蔗(紀進成)、鮮禾屋(黃金泡菜、酵素與手工皂:鄭清任蔡芷涵)、冠弦吉他樂器社(手工吉他與烏克麗麗:陳敬芳)、水林太子團(楊奉忠)、太源竹藝(王瑞琳)、永景檜木傢俱(洪聯燦)、紀家古厝、小李布景(李京曄)

 龍寶殿:

本鄉水南村龍寶殿位於水林鄉水南村新興南路與雲153線道路南側,清乾隆年間本地許姓五房先祖許樣仰慕項王神威,大陸奉請金身渡海來台奉祀,因項王威靈廣被時有顯赫,乃於民國691月,由當時擔任村長許夏比陳捆許水波紀水藤黃水來等發起建廟,取名『龍寶殿』,祈澤及萬世並教化吾民。

項府元帥(項王或水仙王:紅臉,右手拿鐗、左手按腿,後背帥旗),陪祀神明有天上聖母媽祖、玉皇上帝、太陽星君、太陰星君、福德正神及註生娘娘等。

龍寶殿廟門對聯:

龍相仰重瞳力拔山心懷八千子弟,

寶宮安四境功蓋世澤溥億萬黎民。

正殿對聯:

龍旗蟠玉柱王尊楚霸,寶鴨篆香煙宮鎮水林。

項羽夏禹、寒奡、伍子胥(伍員)、屈原等(一帝、二王、二大夫)都稱為水仙五尊王,通常稱水仙尊王,又簡稱水仙王、水神,為漳泉州等為沿海、漁民、貿易商業者的守護神,一般水仙尊王廟有供奉一尊或五尊者,一尊者即禹帝;五尊者因各地祀奉不同,大禹、伍子胥(伍員,被棄屍於江中)、屈原(投江自盡)等三位是都有供奉,而另二位則為項羽(江邊自刎)、魯班、李白、王勃、寒奡(音同澳)等因地區不同而有所不同。

為當地許姓五房先祖許樣,在清朝乾隆年間自大陸奉請項王神尊來台,保佑村民平安,後於庚申年正月(民國69)重建,現任主任委員吳林量,平時熱心推展地方文化與公益活動。

閒史千年一紙灰,靈祠黃日且徘徊;

春潮十里金湖水,疑挾軍聲渡海來。

數尺蒼碑想壯圖,舟浮黑水一魂孤;

天涯有客停車問,還記霜刀破陣無。

拔山扛鼎竟何為,子弟無才未可期;

寥落海涯精騎散,新埕滿目盡兒嬉。

在水林街內有北溫王(水北)、南項王(水南)等稱呼,本鄉境內有大山順天府(五府千歲)、春牛埔福興宮(五府千歲:池王)、尖山元天宮(玄天上帝)及蘇秦海豐豐德宮(李府千歲)等廟宇,以馬爺為陪祀神座。

水林鄉公所曾舉辦書法、象()棋等比賽聞名,加上龍寶殿如能備齊十二面金銅鑼:背面鑄有12生肖圖,並以扛鼎為意象,來成為地方主要文化特色。

象棋:

    據傳最早源自戰國時期,古時項羽出兵時,總喜歡抽棋子來決定是否出征,故又稱為向棋或項棋,也有人稱為將棋,後來演變成雙方比羿的遊戲,有楚河漢界的對立局勢。

    象棋又稱為象戲,有大象戲(11路來區分)及小象戲(今現代象棋,分紅黑,共有32個棋子,以9路來區分)等兩種,小象棋一般玩法有軍棋(兩軍對立,以將死來定輸贏,又稱明棋)、暗棋(二國棋、三國棋、自摸等玩法),卜卦也有以象棋來做為預測的方法。

福建省泉州地區部份王爺或將軍廟宇,以棋子做為為信徒解迷津(通常抽3個棋子來用八卦解卦意)

划水仙:

據傳許氏祖先來台時,多以在笨港貿易經商居多,來往於福建省漳州廈門、泉州同安等一帶,其經營船隊須經常往返黑水溝,古時兩岸常來往於海峽間,若遇大風大浪無法順利航行時,船員沿用舊俗以敲鑼打鼓方式,每人手拿筷子做划船狀,祈求家鄉水仙王能助其順利渡海平安,俗稱「划水仙」。

項羽:

項王名籍字羽(西元前232年出生),秦下相人(今江蘇省宿遷縣附近),少時有奇才及重瞳奇相,志欲拔山,力能抗鼎,秦二世時隨從叔父項梁舉兵叛秦,項梁死後,繼承重任統領大軍大敗秦兵,率諸侯入關,殺子嬰、焚咸陽,自號西楚霸王,分天下王諸侯,以劉邦為漢王,西楚霸王項羽,鉅鹿一役奠定霸業(出兵救趙,大敗秦軍,殺宋義、奪兵權,解趙國之危),「鴻門宴」成敗的關鍵(錯放劉邦,讓劉邦回到關中後勵精圖治「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後與劉邦爭奪天下史稱「楚漢相爭」,後為劉邦所敗,困守垓下,該處高崗絕巖,地勢險峻,然遭漢軍與諸侯重重圍困,因兵少糧盡,乍聞四面楚歌,方知楚地盡失,乃奔轉烏江,原欲東渡,奈何天不從人願,乃拔劍自刎而死,故鄉親父老緬懷項王勇蓋古今,乃一蓋世英雄,遂為立廟雕塑金身奉祀,以供後人朝拜,香煙鼎盛,神通廣大。

垓下歌漢-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神馬爺:

秦皇無道,項梁於楚國起義之際,命侄兒項羽招安江東八千子弟軍,路過虞家村,田畝間見一群農夫,被一匹野馬追得惶恐萬分,羽即急向前詢問農夫曰:「有一野馬時常出現畝間,亂損稻麥,威猛凶殘,無人敢近,近之即受其傷害,今日再度出現,甚是危險」,項羽聞言,火急邁步向前,將馬鬃扭住,用力一摔,野馬四腳朝天,遂不敢亂動,終被項羽制服,供為坐騎取名謂「黑龍騅」,凡馬聞牠一吼,皆膽破腳軟。

後羽與漢紛爭天下,大小經七十二陣,全仗此馬之力,迨至最後一戰,項羽敗陣到烏江,江東郵長,欲請項羽回江東,重整軍兵與漢一決,羽曰:「我無面見江東父老,請將黑龍騅牽回江東,見馬如見我面」,郵長無奈,即將馬牽下船中,那馬見項羽不肯回江東,即投烏江而死,報主心忠,堪與忠臣義士,並列千古,故牠正氣歸空後,祀為「神馬爺」。

紀長:

有「台灣蔗王」美譽,他出生清光緒十六年(西元1890),日治時期曾任水林區長,卒於昭和十五年(西元1940),曾經坐擁上百甲田地,並承租一千三百甲地種植甘蔗,是東洋製糖株式會社北港製糖所原料採收區內最大的個體戶。

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他勇奪了當年度「台灣新聞社」所舉辦的「全島甘蔗品評會」一等賞(頭獎),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出版的《臺灣糖業全誌》禮讚他為「臺灣蔗農界の第一人」。

 

 

 




海防寨-海埔村
    2015/10/19 11:43 | 水漆林與24村

海防寨-海埔村

(黃金蝙蝠黃金果醬)

海埔村早期為明天啟元年顏思齊來台設海防寨營部,目前住民有16鄰、423戶、1,178(男:637、女:541),現任村長許茂雄及鄉民代表許山埜。

    東鄰土厝村、北鄰水南村、西南鄰後寮村,為區域排水尖山大排源頭,出入交通以雲157線道路,地方農產以瓜果、水稻、花生、金瓜及蔬菜等為主作物,地方產業有手工黃金果醬、養生黑木耳露(金健寶劉章興、林怡秀)許家古厝內有居家型黃金蝙蝠棲息,地方信仰有都玄天宮和鳴宮(雲林縣水林鄉海埔村133-18號,奉祀港口宮湄洲三媽、關聖帝君、朱府千歲、范府千歲、觀音佛祖等神尊)

1.尖山大排、尖山大排電動防潮水閘門

    源自本鄉海埔村,沿途經後寮、大山村及蕃薯村、口湖鄉後厝、梧南村及湖口村等流入北港溪,全長約12公里。

2.都玄天宮

奉祀的主神為聖公(都天靈聖)、帝爺公(北極玄天上帝)等二位神尊。

明天啟元年顏思齊來台屯墾,本地為十寨之一的海防寨葫蘆治軍營(衙門辦公處),後繼先民來台時請武當山帝爺公金尊庇佑平安、免受水火之災,後建廟供奉帝爺公祭祀,並在清朝光緒二年(西元1876)等經歷次整修重建,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前舉行聖誕祭典。

傳說帝爺公被元始天尊封為北極玄天上帝(上帝公),右手持寶劍(據傳向八仙之一呂洞賓或保生大帝等借寶劍,該劍事後未歸還缺劍梢,因年代相差甚遠,故其傳說是不正確的)左手比印訣、左腳踏龜、右腳踏蛇(收服鎮壓龜蛇兩仙有功,又稱玄武大帝)等。

鄉境內計有溪墘村湖仔內真玄宮、春埔村山寮山玄宮、海埔村都玄天宮、尖山村元天宮、大山村武玄宮及蔦松玄帝會等廟宇,以帝爺公為主祀神尊。

玄武(北方七個星宿)

在古代將天上的恆星分成二十八個星座,稱為「二十八宿」,同時分成東、南、西、北等四個方位來與四季組合,每個組合有七個星宿,依據五方(金、木、水、火、土)配五色(紅、黃、藍、白、黑)的說法,即成為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龜為「四靈」:龍、鳳、麟、龜等之一)等均以動物之形象來表示,謂之「四象」;玄武是北方七宿的總稱(斗、色、女、虛、危、室、壁等七個星宿)在屈原「楚辭-遠遊」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為北方的七星,玄武七宿之中有斗宿與北斗七星(在道教中重視與崇拜斗星,並有「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生死由斗星主其事)是不同的,依「禮記」記載:「前朱鳥,而后玄武」,而朱鳥是指南方的七個星宿。

3.海防寨(水師營)

今水林鄉海埔寮、後寮、嘉義縣六腳鄉竹仔腳及魚寮等地方,以海埔寮為海防寨營寨,由寨主鄭芝龍率領楊天生、陳勳及守將李明等負責海上、海岸巡防警戒的營寨,位於笨港溪下游入口,用來控制海上入侵敵人一舉一動,目前當地居民以許姓居多數,當地仍保有一間許家古厝,屋樑上有一群比  顏思齊來台設海防寨時,更早的原住民-黃金蝙蝠(天鼠)已來到此繁殖;在今北港溪北岸水林鄉後寮及六腳鄉魚寮等設置隘口前後兩處檢查哨,用哨兵控制進出笨港大小船隻,其中後寮也是臨笨港溪出海口水最深的地方,該據點提供物資補給給駐守於外海戰船,俾使海上航運順利通行。

(1)海埔寮葫蘆治軍營

戰堞-子爵王軍門得祿守澎湖時所築

清嘉慶十六年進士  周凱

將軍才略不由人,百堵猶存戰壘新;

一自樓船下楊僕,遂教海島縛盧循。

縱橫短堞能藏甲,倉卒餘艎敢問津;

八陣圖遺三峽水,至今想見用兵神。

為明朝時期  顏思齊在北港溪流域紮營屯墾的地方,後來明「鄭克塽」投降滿清後,滿清在笨港溪下游設置葫蘆治(台語譯音)軍營,葫蘆治軍營是衙門辦公處(約在海埔寮庄),軍眷則在約一公里長處新建草寮為住所,為現後寮埔地名的由來;「王得祿」為了消除土匪,率軍駐紮葫蘆治營地,王氏族親的先祖開始在後寮埔居住(王姓後代受  七娘媽託夢,而將當地榕樹樹幹來雕塑七尊神像來奉祀(今嘉義縣太保市,當地主要廟宇福濟宮,奉祀大陸福建家鄉奉請來台七星娘娘;與水林後寮埔王得祿後代建廟:七星宮,同樣奉祀七娘媽),一直至清乾隆五十一年,後來因「林爽文」叛變發生,王得祿率軍返回諸羅城,俟叛亂平定後,部份士兵隨水師提督王得祿再度駐營葫蘆治,後因笨港港運蕭條沒落撤離。

(2)竹仔腳

明天啟元年顏思齊來台,於今北港溪北岸後寮登陸,因其水域彎又深,並於登陸點兩岸(水林鄉後寮村、竹仔腳:嘉義縣六腳鄉本賢村、竹本村及魚寮村等)設置隘口,駐兵防守,兩地住民以陳姓及王姓等居多;竹仔腳聚落行政區域屬於嘉義縣六腳鄉,共有新庄仔(新建立的聚落)、頂頭店仔(北邊的商店)、虎尾寮仔(又稱「房間寮」,是一種建築型式,特點是大門開在側邊)及竹仔腳(別稱陳竹仔腳,以陳姓為主大多數先民開墾初期,因為都居住於莿竹叢下,因而故名)等聚落組成,現今交通以台19線道路為主要出入。

(3)山神公館(山穴雖重改,神靈慶永存)、義軍小公館(義骨歸一塚,軍民本同源)

對聯:義德忠魂照千古,軍威豪壯徽萬年。

為明顏思齊設內十寨後寮北港溪沿線哨站駐守營兵員墳瑩,加上後來清嘉慶王得祿部將營兵員等死亡後也葬於此,北港溪畔山崙當地稱為頂蔦松崙,其墳墓區稱崙仔埔,台灣光復後在民國北港溪堤防整建及農地重劃後,重新拾骨與原以供奉山神(福德正神)小祠整建有個好居所,並庇佑地方安寧,與松西唐山公(明鄭到康熙時期羅漢腳無嗣)等小廟,也印證明顏鄭時期(以無眷屬居多)、清康熙時期(以來台經商、舉家屯墾及隨官吏等居多)等大陸先民來台的艱辛史;從顏厝寮顏氏祖墳(29)、明都統兵大將軍廟(顏思齊)、僅會一處將軍碑(28兄弟)、尖山將軍爺廟(28兄弟)、陳公祠(陳衷紀)及頂蔦松義軍小公館(兵員)等遺址,說明水林鄉是歷史文化與農業的原鄉。

4.許家古厝

位於水林鄉海埔村22號,係傳統閩南式座北朝南(正面)、西洋式廂房(巴洛克風格,外牆處處是洗石子的裝飾圖樣)結合三合院的建築(民國18年或昭和4年:即西元1929),並結合了巴洛克式風格,位於尖山大排源頭,可能因地理位置特別良好,當建築完成後,就成了為黃金蝙蝠聚集棲息的地方,許裕欽(曾任水林鄉鄉長、縣議員)表示在他祖父的年代,黃金蝙蝠的數量還不多,爾後逐年不斷增加,門前樑柱下幾乎擠滿了黃金蝙蝠,非常壯觀。

大門楹聯:

龍門瑞日映春江(龍江衍派)

龍光燦爛輝聯甲第,江澤汪洋富潤高門。

5.黃金蝙蝠

金黃鼠耳蝠(學名:Myotis  formosus  flavus),民間俗稱黃金蝙蝠,或叫倒吊蓮、倒吊鈴,金黃鼠耳蝠主要在雲林縣、嘉義縣和台南市等地區平原一帶出現較多,又以本鄉海埔、蘇秦村最密集,海埔村許宅為黃金蝙蝠的最大集中地,每年均有上百隻棲息在此。

        蝙蝠種類中「金黃鼠耳蝠」身上有討喜的金黃色澤毛體,被民間視為是吉祥的象徵,習性棲息在屋簷與樹叢中,牠們甚至有遷徙習慣,且會在闊葉樹上繁衍養育幼蝠(具隱密性、出入覓食方便),在大葉闊葉樹上發現牠們的蹤跡。

金黃鼠耳蝠,具遷徙性、吃蟲的好幫手,金黃鼠耳蝠擁有金黃亮麗的外表、細小的眼睛與單純的鼻子,搭配上橢圓形耳殼與尖細耳珠,外型相當討喜,因為牠們常棲息屋樑或樹上且不畏光,牠是遷徙性食蟲性蝙蝠,每年最早農曆二月就會出現少數蝠隻蹤影,三月底至五月中旬(繁衍期間數量逐漸增加),五月下旬至七月達到高峰,七月底至十月中才陸續離開飛到阿里山山脈洞穴內冬眠。

 

 

 




10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