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82
  • 累計人數:1084167
  • 發表文章:724
  • 相片數量:4
  • 回應數量:72
  • 網友按讚數:7
聯 絡 人 : 紀昭男  
聯絡地址: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水林路58號  
聯絡電話: 05-7853733  
傳真電話: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根深柢固做伙來大員-番薯
    2015/03/22 17:20 | 賴永昌

根深柢固做伙來大員-黃金番薯

(讓水漆林台農57號數一數二發光發熱-賴永昌)

水林的黃金番薯讓台灣文化得以永續傳承,歡迎大家來珍惜品嚐好吃的番薯,它與  湄洲五媽(今新港奉天宮奉祀主神)五穀王(今新港奉天宮陪祀神明)黃金蝙蝠等都是從明天啟元年至今,台灣開發史的見證者。

哥倫布西元1492年發現新大陸後,在南美洲巴西等當地土著,將番薯獻給伊莎貝拉一世女王(西元1451422日~15041126日,在位期間:西元14511504年,喜穿著白色的衣服,有「白色女王」稱號,贊助哥倫布西向橫渡大西洋航海探險資金)做為見面禮,葡萄牙人爾後將花生(源於南美洲中部安地斯山脈的東麓:玻利維亞南部,之前已流傳至各地栽種)、番薯(源於南美洲秘魯到墨西哥等一帶)等帶回歐洲、非洲等地,藉由西班牙、荷蘭人等經貿攜帶至亞洲等地廣為栽種。

(1)中國

    番薯傳入中國後,主要是用途是食其地下塊根果實的農作物,由於貧瘠土壤或荒地、乾旱等都能收量好,是一種可以備用欠收的糧食,從明大臣徐光啟萬曆三十六年(西元1608)所著「甘薯疏」書中,其大力推廣在閩、越等地引進普遍栽種,解決沿海各省糧食短缺饑荒問題,得到印證。

(2)日本

番薯約在日慶長二年(西元1597)進貢船上野國總管總世健(野國總管:ヌグンソークァン 為以地方名之船員職稱,總世健後被稱為番薯大王:ンムウスー或芋大王ウムウフシュ)由中國福建省福州,以盆栽種植後傳回日本琉球沖繩島,成為主食有效的防止饑荒,因有功被封為首里土族,當地人將番薯稱為唐芋或琉球芋,再由前田利右衛門(為前田利家族的武士,後被稱為番薯翁)運送至鹿耳島縣薩摩栽種:取名「薩摩芋」:さつまいも,與芋頭都是主要農作物,再傳至長崎、九州等地;受享保大饑荒之影響,江戶幕府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西元16481754)的鼓勵,蘭學家青木昆陽(西元16981769)幕府之命學習荷蘭語,編纂蘭和詞典,因此懂得不少有關於歐洲農業和外國植物的知識,並在其江戶的小石川藥園試驗番薯品種,於享保二十年(西元1735)完成「番薯考」,大力推廣栽種番薯,享有「薯芋大師」稱號。

(3)美國

    以科學的角度,從美國喬治-華盛頓-卡佛用輪作拯救土地來貢獻農民發展,解決在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土地貧瘠無法栽種農作物,讓土地因而得以完全重生。

塔司克吉學院院長布克-華盛頓西元1895年在亞特蘭大博覽會演講:

與其要求社會平等,倒不如勤勞儲蓄。

    布克-華盛頓鼓勵喬治-華盛頓-卡佛戮力提高黑人生活,布克-華盛頓其自傳亦在日本翻譯出版,同時對其兩人農業生產研究,西元1906年日本政府寄贈黑檀木椅,來形容對推廣番薯不遺餘力為第一把交椅。

    以植物體內為大部份的水分(H2O)及少部份的碳(C)、氫(H)、氧(O)等有機物碳水化合物;而構成植物體的主要元素是氫(H)、氧(O)、碳(C)、氮(N)、磷(P)、鉀(K)等,其中氫(H)、氧(O)等元素富含在空氣或水中,而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則是從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形成。

CO2H2OSun LightCarbohydrateO2

    二氧化碳(CO2)存在於空氣中,水(H2O)存在於空氣和土壤中,經過太陽光線照射反應產生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及氧氣(O2),其中碳水化合物構成植物體,而釋放出氧氣在空氣中提供動物來呼吸,形成循環。

到阿拉巴馬州的塔司克吉學院擔任農學院院長,奉派在當地最貧瘠約8公頃土地上研究改良,原因當地農民數代早先只栽種棉花與菸草等作物,由於棉花與菸草從土壤吸取養分,加上沒有補充肥料(氮、磷、鉀等),使土壤變得更加貧瘠,無法繼續栽種棉花或菸草。

所以植物必須大量補充其所需要成長的元素,就是氮(N)、磷(P)、鉀(K)等,喬治-華盛頓-卡佛從法國農化學家布尚戈(西元18021887)於西元1840年提出研究文獻證實,豆科植物(如大豆、碗豆、花生或番薯等)即使在不含氮的土壤中,而且只提供不含氮以外養份的水,它的根部隆起根瘤與根瘤菌(由俗稱根根瘤菌的細菌聚集而成,只存在與豆科植物)有共生關係,互相獲取利益(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氣固定,植物則提供營養成長給根瘤菌)

    雖然大豆、花生或番薯等農作物收量非常好,卻無法將該農產品全數售出,必須將食糧加工以化學的原理轉換成各式各樣的加工品,如將番薯分解再合成,製作成糖漿、果醬或橡膠等合成品(通常醣類分成單醣、雙醣、低聚醣、多醣等,在食品科學雖然也稱為碳水化合物,通常是指:富有澱粉,如穀物、麵包或麵食或簡單的醣類的食物,如食糖),讓當地土壤改良與農民經濟生活改善,西元1939年受到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到校參訪時獲頒羅斯福獎狀,獎狀上寫著:慎重地追求神的指引,同樣解放黑人和白人的科學家

喬治-華盛頓-卡佛:

出生於密蘇里州鑽石鎮(西元18641943),出生數個月後被盜奴者劫去阿肯色州,與莫瑟司-卡佛的馬匹交換,成為卡佛家族的養子,西元1889年進入愛荷華州印第亞諾拉的辛普森學院,並以優異成績畢業進入愛荷華州立學院,於西元1892年獲得學位,在學校擔任教職工作,從事植物栽培實驗研究;西元1896年被獲聘至阿拉巴馬州的塔司克吉學院擔任農學院院長。

水漆芋、番薯粉:

明天啟元年顏思齊等眾兄弟自日本平戶乘船來台時,即大量栽種花生及番薯等農作物,在水漆林貧瘠土地上種植來獲取糧食求溫飽,對於台灣開發貢獻相當大,同時利用先人智慧,以番薯的特性做成發酵或防腐品,加上製作番薯粉、番薯圓等加工品,後原住民拿來種植被稱為「水漆芋」,西元1930年日據時期,番薯成再度為台灣住民的主食,近代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農藝系-根莖類作物研究室研究員兼系主任賴永昌博士,專精於番薯栽種與育種下,對農民耕作有很大幫助,成為名符其實的「番薯大師」,加上番薯五達人:番薯校長李高章、有機薯長蔡警煌、番薯美食鄭旭伸(玉記號)王慈德(南宮坊)、黃金酵素鄭清任(鮮禾屋)等盡心配合公所推廣,水林有你們真好。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