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45
  • 累計人數:1085521
  • 發表文章:724
  • 相片數量:4
  • 回應數量:72
  • 網友按讚數:7
聯 絡 人 : 紀昭男  
聯絡地址: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水林路58號  
聯絡電話: 05-7853733  
傳真電話: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竹筆畫出台灣獼猴-陳玄茂
    2016/02/03 20:47 | 陳玄茂

竹筆畫出台灣獼猴-陳玄茂

(猴年行大運)

水林鄉是歷史文化與農業的原鄉,以美學大師陳玄茂以竹毛筆,歡慶丙申年的來臨,畫出台灣獼猴翹楚的模樣,祝大家猴年行大運

農曆新春假期,歡迎大家來趣水林行春,好吃的番薯新鮮上市,本鄉黃金蝙蝠生態館(蘇秦村:誠正國小)坤詮企業(蘇秦村)玉記號(水北村)鮮禾屋(水南村)冠弦吉他樂器社(水南村)等向大家恭禧發財,新春不打烊,就是要你們愛上幸福水林。

書學以竹筆在水林已有四百年之歷史,明漢人來台後利用當地莿竹刻削而成的竹筆,是一項具有文化特色的創意,有別於荷蘭人使用羽毛筆或金屬頭筆尖等寫字。

夜猴子

西元1942  張文環

成群的猴子便從溪谷下游,跳越樹木到枝椏回去;沒有比這種集體生息的動物回巢的時刻,更會勾起鄉愁的寂情了。

猴子有沒有過新年?過年,人都不會去趕走,去設圈套抓,這對猴子們也該算是過年吧!

莿竹:

    又稱坭竹,鬱竹或林氏莿竹等,屬禾本科為地下莖合軸叢生竹,莿多橫生,極堅利,高四、五尋,鄉人屋後皆密植為竹圍;葢茅屋,多取棟樑之用,由於外表彎曲與皮厚粗糙耐磨等特性,因稈節上多小枝節多刺(角質化尖刺),且高大又隱密,是台灣早期用來做區域防禦性植物(雖然莿竹林進出不易,加上不易起火燃燒,清官府仍在外圍挖掘溝渠,避免敵人直接攻打,同時防止放火燒燬),多於夏秋長筍味苦,主要用途以竹管泅水過河、圍水堤、建築、傢俱或造紙等,也是竹籬笆編織的材料之一。

莿竹

大者數圍,葉繁幹密,有莿似鷹爪,殊堅利。

詠籬竹

沈光文

分植根株便發枝,炎方空作雪霜思;看他儘有參天勢,只為孤貞尚寄籬。

    由於莿竹外表皮厚粗糙耐磨有刺、莖質堅固中空有節、根鬚狀、長芒密距等特性,且枝皆五出如雞足,由於莿竹林成圍圈內佈滿尖銳的莿,所以先民喜愛在房舍或部落周圍密植莿竹作為防盜之藩籬;因為莿竹節內含水,不易著火延燒,即使人為放火亦難奏效,而於水溝或堤防兩旁種植莿竹有防汛功能,早期如遇大水堤防潰決,先民就地砍倒莿竹堵住缺口,以防大水淹沒農田或村莊,而且莿竹的莖或經劈細的竹片或竹篾,來製作農家使用之器物,如古亭畚之骨架、蘿筐、畚箕、篾仔灶之外殼、豬舍、牛稠之樑柱、柵欄、雞籠、雞罩仔、扁擔、籤擔、竹眠床、農田引水導管等材料,因為適合蓋竹管厝樑柱、竹編或編牆壁體(俗稱笄仔壁)、扁擔、牛擔、筊杯或傢俱等用途非常廣,但容易腐蝕,需時常更換;顏思齊來台時,二十八兄弟高貫,看到莿竹多生長於沼澤邊,具有涵養水份與鞏固土質的效果,故喜愛將莿竹砍伐後,去雜枝後埋於沙中,達到去青減輕重量的效果,為了防止溫度過高造成竹枝龜裂,多會埋上米糠,而且較為乾淨,主要解決弟兄居住(可以搬動,又稱為思齊屋)及糧食屯積倉庫等建材,加上水漆林多溝渠、河川或瀉湖,也是常用來搭竹橋或作竹筏船等渡河材料。

台灣竹枝詞之九(裨海紀遊)

  郁永河

惡竹參差透碧霄,叢生如棘任風搖;那堪節節都生刺,把臂林間血已漂。

思齊屋:

由黃碧利用竹幹做主架支撐所組合而成,屋頂及牆面覆蓋稻草、甘蔗葉或菅芒草等,思齊屋為一不固定簡陋房屋,結構簡易又適合居住,且可做為看顧田園耕作之草寮,重量雖輕卻怕火災,可以由四人以上抬起隨意搬動草屋(尚可分開拆解),以避免淹水之困擾,缺點無法固定容易損壞,需定期整修;顏思齊等二十八兄弟,利用莿竹做竹管炮、風吹(借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等,藉由方向、信號聲響來視覺傳達,來預測研判氣候變化情形、海水潮汐與海上船隻動向,夜間以施放竹製紙糊天燈升空,讓內十寨兵士來獲得訊息,提早因應防範;來台初期  顏思齊部將,利用當地莿竹及觀音土等來製作椅轎、獅頭、令旗、兵器、旗幟及竹杯等傳統宗教儀式神器,並做為後寨訓練士兵鍛鍊身體其中之一方法,又日據時期日本人利用本地人,用莿竹來做成假的飛機(俗稱竹飛機),拖放至飛機場跑道上,讓美軍誤認是真的飛機來轟炸,達成欺敵的效果;看過竹管剖細製作風箏支架,看過多節黃金蝙蝠在天空遨翔嗎?水林風吹在全國可是慶瓜瓜,加上美學大師陳玄茂精美的彩繪巧思,隻隻都是水水的藝術文創品,歡迎大家到水林拜訪侯順政、許宏男與蔡文福等大師的風箏技藝。

西元193491日蕃薯厝人  周讀

瀟洒扶疏影,青清欲接天;無系搖曳韻,疑是奏笙弦。

西元1991年蕃薯厝人  王命發

頂天立地逸英姿,抱節成林志不移;孰料多情偏愛菊,捨身甘願做東籬。

由周鍾瑄所編寫「諸羅縣誌」內文中提到,莿竹高四五丈,大者圍尺五六寸,旁枝橫生而多莿堅利,人不敢犯,密者可禦盜。可知莿竹成為天然的防禦植物,早期用途也非常廣泛;水林街上早期神像雕刻、廟宇彩繪、竹器、木材及牛車製造等地方技藝很多家,都是好幾代繼承家族傳統的行業,目前僅剩神像雕刻(水北村洪茂仁)、廟宇雕刻(水北村王建二)、廟宇彩繪(蕃薯厝洪平順)、竹藝(水南村王瑞琳:竹椅、童玩)、木材(水南村永景傢俱洪聯燦、尖山村五木工坊楊詔期)及牛車製造(水北村張金法)等少數傳統老師傅與年青人,還在為台灣本土民俗技藝堅守盡一份心力,歡迎大家來幸蝠水林參訪;竹的用途非常廣泛,在水漆林、笨港或十八庄等地區多莿竹,都被用來生活用品或農器具等,也使得相關產業發展迅速,現今水林、新港或溪口鄉天赦庄等地方尚有零星僅存業者維生。

搖籃

張清輝

繫繩推動異鞦韆,竹製籐為自古傳,漫笑此君無器用,箇中育出幾英賢。

籃是籐為與竹編,繫繩連椅置床前,扶搖維護勞慈母,兒子須知孝感天。

推動繩由母手牽,嬰兒箇裡好安眠,竹籃漫笑無身價,君子虛心有聖賢。

竹筆:

    在新港奉天宮主殿奉祀  湄州四媽(笨港大媽,坐桂竹做成的竹椅),為台灣第一尊雕刻媽祖神像,又被稱為「狀元媽」,加上王得祿創辦登雲書院後,也帶動鄰近漢人讀書學習之風氣,當時竹筆成為抄寫書字的最佳工具,可見竹子的用途非常廣闊。

    顏思齊來台後,受到物資得短缺,住家或店家多以竹筆來記載數量或文字,由於取得容易非常方便,通常多為手工自製,據傳早在戰國時期已使用竹筆,西夏或俄羅斯等也使用竹筆來書寫文件,其字體饒有其趣,又稱為飛白書或寫刻體。

有萬筆之祖的竹筆,一般多利用莿竹或桂竹等枝幹來剖開削成尖狀的筆尖(切一細分叉,尾留一小孔),像沾水筆非常流暢書寫便利,視其需要有來製作大小枝,同時保留竹子的外觀,把握水勢任我書。

起落頓筆,轉折筆畫不圓。

    竹筆的製作過程,一體成型非常簡單不複雜,首先挑選竹子的種類與材質,而且在握筆處竹管有竹節為最佳(不易滑動,讓手寫字更穩),所做成一隻竹筆可以長期使用、易於書寫,外觀不受蟲蛀及褪色,竹材的處理是為其主要考量。

    用刀子及將竹筆筆尖的削尖與刻切鑽孔,成為類似鋼筆頭狀,容易沾墨書寫,由於形狀非常多樣,視個人的需要來調整大小,通常以「尖、齊、圓、健」等做為判斷竹筆的好壞。

陳玄茂:

民國49(西元1960)出生於嘉義縣六腳鄉竹仔腳(分竹本村、永賢村),從小喜歡水彩、水墨、書學及捏尪仔等創作,現居住於口湖鄉金湖(舊稱新港);雖然住在鄉下,仍甘之如飴,從事美術教學三十多年,其認真努力的態度,培育出不少美學的精英,同時成立金湖畫室來教學傳承,不斷自我學習來成長(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又以台灣牛的精神創作出多幅美學作品,加上個人喜愛歷史文物,常取材自然而道地,廢棄的牡蠣殼、文殼、蚵螺殼、竹子、漂流木與茅草等為材料,成為多元化巧思,幅幅都是佳作;常常關懷地方,義務指導公所或社區活動創作,也捐畫義賣貢獻心力,為地方注入一股活水,讓社會充滿了溫暖,獲獎無數有雲林2000美展第一名、桃城美展第一名、南部七縣市水墨寫生第一名、南美展第一名、全國金輪獎第一名、青溪文藝金環獎第一名、全國青年書畫展第一名、國軍文藝金像獎第一名、高市美展第二名及全省美展第二等,目前作品曾經多次參展,獲得好評,且多為國立美術館、國父紀念館、高市美術館、嘉義市文化局、雲林縣政府及廣西省桂林市立博物館等收為典藏,值得大家來學習看齊;非常感謝美學大師陳玄茂,在水林鄉各學校不屑餘力推廣地方美學三十多年,其中大力以筆(水彩筆、毛筆、竹筆及鉛筆)與捏尪仔來創作教學,將水彩畫、水墨畫及文字書學等落實文化傳承,水林鄉有你們真好。

 

 




集藝術與美學於一身-陳玄茂
    2014/07/23 22:19 | 陳玄茂


集藝術與美學於一身-陳玄茂

民國49(西元1960)出生於嘉義縣六腳鄉竹仔腳(分竹本村、永賢村),從小喜歡水彩、水墨、書學及捏麵等創作,現居住於口湖鄉金湖(舊稱新港)

雖然住在鄉下,仍甘之如飴,從事美術教學三十多年,其認真努力的態度,培育出不少美學的精英,同時成立金湖畫室來教學傳承,不斷自我學習來成長(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又以台灣牛的精神創作出多幅美學作品,加上個人喜愛歷史文物,常取材自然而道地,廢棄的牡蠣殼、文蚵殼、蚵螺殼、竹子、漂流木與茅草等為材料,成為多元化巧思,幅幅都是佳作

常常關懷地方,義務指導社區創作,也捐畫義賣貢獻心力,為地方注入一股活水,讓社會充滿了溫暖,獲獎無數有雲林2000美展第一名、桃城美展第一名、南部七縣市水墨寫生第一名、南美展第一名、全國金輪獎第一名、青溪文藝金環獎第一名、全國青年書畫展第一名、國軍文藝金像獎第一名、高市美展第二名及全省美展第二等,目前作品曾經多次參展,獲得好評,且多為國立美術館、國父紀念館、高市美術館、嘉義市文化局、雲林縣政府及廣西省桂林市立博物館等收為典藏,值得大家來學習看齊。

    其子陳彥廷也受其感念,對美學更青出於藍,勝於藍,作品具有獨特風格,參加比賽屢獲獎項,於103學年度考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研究所。

    非常感謝美學大師陳玄茂,在水林鄉各學校不屑餘力推廣地方美學三十多年,其中大力以筆(水彩筆、毛筆、竹筆及鉛筆)與捏尪仔來創作教學,將水彩畫、水墨畫及文字書學等落實文化傳承,水林鄉有你們真好

 竹筆:

    在新港奉天宮主殿奉祀  湄州四媽(笨港大媽,坐桂竹做成的竹椅),為台灣第一尊雕刻媽祖神像,又被稱為「狀元媽」,加上王得祿創辦登雲書院後,也帶動鄰近漢人讀書學習之風氣,當時竹筆成為抄寫書字的最佳工具,可見竹子的用途非常廣闊。

    顏思齊來台後,受到物資得短缺,住家或店家多以竹筆來記載數量或文字,由於取得容易非常方便,通常多為手工自製,據傳早在戰國時期已使用竹筆,西夏或俄羅斯等也使用竹筆來書寫文件,其字體饒有其趣,又稱為飛白書或寫刻體。

有萬筆之祖的竹筆,一般多利用莿竹或桂竹等枝幹來剖開削成尖狀的筆尖(切一細分叉,尾留一小孔),像沾水筆非常流暢書寫便利,視其需要有來製作大小枝,同時保留竹子的外觀,把握水勢任我書。

 起落頓筆,轉折筆畫不圓。

     竹筆的製作過程,一體成型非常簡單不複雜,首先挑選竹子的種類與材質,而且在握筆處竹管有竹節為最佳(不易滑動,讓手寫字更穩),所做成一隻竹筆可以長期使用、易於書寫,外觀不受蟲蛀及褪色,竹材的處理是為其主要考量。

    用刀子及將竹筆筆尖的削尖與刻切鑽孔,成為類似鋼筆頭狀,容易沾墨書寫,由於形狀非常多樣,視個人的需要來調整大小,通常以「尖、齊、圓、健」等做為判斷竹筆的好壞。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