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橫幅
大洲炊鹹粿與下淡水溪畔義勇公調查研究

年度:民國106年

計畫主持人:蕭永忠

本案於提案計畫書中所自行提出之相關執行目標均已完成。個項預期目標成果簡述如下:

1. 村落文化資源盤整:完成萬丹許舉人及下淡水溪地區義勇公的文化資源盤整紀錄,並製成研究報告一本,為當地歷史文化信仰建立起系統化的資料庫,深化地方文史的紀錄與傳承。

2. 培訓在地黃金人口:於106年7月9、16日辦理黃金志工培訓2場,課程共計16小時,參與人次84位,完成口述訪談拍攝影片8支、社區地圖繪製一幅。並使學員更為深入的了解在地的歷史文化、故事採集、影片拍攝製作方法。

3. 成果展示:於106年10月29日,辦理成果展示一場,展出本計畫研究成果:《萬丹許舉人與下淡水溪畔義勇公的故事》、社區地圖、口述訪談拍攝影片、及地方相關文物。本成果展配合大洲鹹粿節一併辦理,使社區營造發展更具豐富及主題性。

 

萬丹許舉人及下淡水溪地區義勇公的故事

「許舉人」是誰?

    現在能看到關於許舉人的資料,比較清楚的是清國治台末期,光緒20年(1894)成書的《鳳山縣采訪冊》中,於記載有清一代鳳山縣內考取科舉考試的人的名冊之中,在「武舉人」項下記載有: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許廷耀(鳳山縣學,原籍南安,乾隆五十二年六莊義首,有傳)。 

    並在〈列傳〉之中,以〈義民〉一節記載他的英勇事蹟。

    許廷耀的家族住在鳳山縣下港西(中)里廣安庄,現在的行政區是在萬丹鄉廣安村,許廷耀原籍南安,生於清乾隆16年(1751),他在清乾隆48年(1783,歲次癸卯)考取武舉人,是就讀鳳山縣學出身,也是乾隆52年(1787)「六莊義首」。
    而他的「六莊義首」身分,在乾隆51年(1786)於中部地區爆發的林爽文事件,南部地區則有出身屏東里港的莊大田響應起事,加入「叛亂」的陣容的民變事件中,發揮極大的作用。
    由於林爽文、莊大田陣營武力強大,很快地就四處攻城掠地,而在乾隆52年(1787)3月,莊大田率眾北上攻陷台南府城,與清兵內外對峙達半年時間。到了9月底,許廷耀得知府城淪於莊大田所率部眾的包圍之中,迅即散出家財,招募崙仔頂、鹽洲、中洲仔、菅林內、北勢頭、磚仔窯六庄的義民3千多人組成義民軍,在《台案彙錄甲集》(清代台灣關係檔案彙錄)中則記載得更為詳細:「令莊湊統之,立大清旗號,擇九月二十七日(辛卯)祭纛啟行。二十九日到郡,遇賊於桶盤棧,大挫之,乘勢進解郡圍。官兵望見救援,急啟小南門出城掩擊,內外夾攻,賊大敗,深恨之,退回下淡水,謀攻六莊家屬。於十月初一日舉事。」
    許廷耀因而為義民首領,他的義民軍在府城大敗莊大田所率領的「叛軍」,「叛軍」因而懷恨許廷耀,除了從府城返回鳳山縣屠殺六庄庄民之外,還在下淡水溪畔追擊屠殺聽說家園遭到「叛軍」血洗而火速回防,卻已飢寒交迫無力再戰的義民軍。因此六庄整體,除了義民軍近乎全數犧牲之外,庄民也遭到大規模屠殺。不過許廷耀本人並沒有陣亡,依照李明進先生所寫的〈萬丹鄉許舉人與下淡水溪義勇公的歷史事蹟〉,許廷耀為撫卹死傷者家屬,不但變賣自己家三百餘甲的田產,還向內埔附近的資產家質借一萬餘元(幣值待考),以購買米糧,撫卹義勇軍家屬。至於乾隆年間屏東內埔的資產家是何人,與萬丹之間如何產生互動等方面,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等到乾隆53年(1788)林爽文莊大田之亂平定之後,在鳳山縣知縣史必大及陝甘總督福康安為許廷耀所率之義民請旌,請求朝廷給予表彰,除了獲得乾隆皇帝親手書寫「旌義」二字之匾外,朝廷並將義民姓名造冊,各給印劄,以防杜撰冒名者。

 

 

林爽文事件的結果與影響

    乾隆皇帝於乾隆52年(1787)5月初,曾胸有成竹地認為林爽文的亂事應該不久即會平定,因此下詔指示當時在台灣督剿的湖廣總督常青,對善後事宜的關注重點應是「查辦逃兵、安置降將、搜捕餘黨、清釐地界、酌建城垣及添設文武員弁」等,可惜亂事並非如乾隆所想像的可以如此順利剿平。至福康安率領大軍渡台後,僅花費3個月即平定此亂事,除了福康安所率之軍,非以往平日強取民物,臨陣則怯戰的閩粵綠營兵可比擬,而是戰鬥力極高的精銳部隊之外,福康安還靈活運用了聲東擊西的欺敵戰術,讓反抗勢力措手不及,而能所戰皆捷,加上台灣本地義民及原住民的協助,加速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的行動。
    清帝國費時年餘,終於平定林爽文事件,對於有功之人,褒獎勉勵他們在平亂中所付出的辛勞與代價,犧牲及殉職者,亦多給予撫卹;而對於「釀成逆案」、「遷延觀望,貽誤軍機」、「辦事不力」的文武官員,以及讓清帝國痛恨不已的逆匪及其跟隨者,則嚴加懲處,以儆效尤。
    在官員的獎賞撫卹上,清帝國給予協助平定事件的兩大功臣—福康安與海蘭察的獎賞最為豐厚。
    除了福康安與海蘭察兩人因平定林爽文亂而更加加官晉祿之外,其他有功的官員也都獲得不錯的獎賞,包括楊廷理,他成功防衛府城免於落入反抗勢力手中,並召募義民協助福康安平定亂事,因此榮陞台灣道,並加按察使銜;澎湖游擊蔡攀龍,獲擢為台灣總兵,復擢為福建陸路提督,授參贊大臣,又遷水師提督,後又獲賜健勇巴圖魯名號。
    而在亂事之中協助清帝國官兵剿平林莊反抗勢力的原住民與漢人義民,清廷亦給予虛銜或頂戴作為獎賞。
    義民團體的經費,或係義民首捐資興辦,或為官方發給。「義首」的出身多為擁有科舉功名的士紳階層或富戶、墾戶,而亂事結束後,義首及出力者往往獲得獎賞或比敘軍功。如乾隆52年(1787)林爽文事件時,清廷發布的告諭即說明了官方獎賞軍功的做法:「各義民鄉勇,如係務農經商生理者,即酌免其交納賦稅;若係首先倡義紳襟本有項帶(戴)者,即開列名單奏明,酌予職銜以示優異。」如原本沒當過兵,但協助平定民變有功而賞得武職的,包括朱一貴事件中,組率下淡水義民的李直三,「功加一等」獲授千總職,後來到廣東任官;六堆總理侯心富,及開發今屏東縣長治鄉火燒庄的邱永鎬的兒子邱仁山等人,亦獲賞千總。
    林爽文事件中,客家籍舉人曾中立,因其率領山豬毛客家庄義民牽制莊大田的攻勢,以及帶領傀儡山原住民協助捉拿莊大田,獲清廷賞給同知職銜,仍著賞戴花翎並加恩給予義勇巴圖魯名號;山豬毛客家庄則獲頒「褒忠」匾以資獎勵。
    而本文主角的下淡水義勇公之首,鳳山縣六庄義首武舉人許廷耀,出家資招募六庄義民勇3千多人奔赴府城解清兵遭林、莊圍攻之困,知縣史公必大為之彙案請旌,又蒙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嘉勇侯福康安公入告,奉旨從優議敘,復御書「旌義」兩大字表揚其功。
    在撫卹方面,清廷對於因公殉職的官員、官兵,及為保家衛里而犧牲的義民,亦給予優厚的撫卹,如在南路莊大田進攻鳳山縣城時,英勇抵抗而被殺害的鳳山縣知縣湯大奎,獲賜祭葬並子孫世襲雲騎尉的官位,並入祀昭忠祠。

 

義勇軍故事的樣貌

許廷耀及下淡水溪義勇軍的概略情況,在《鳳山縣采訪冊》中的許廷耀小傳裡已有記載:「9月27日,許廷耀聽說叛兵包圍府城,情勢危急,遂出家資招募崙仔頂、鹽洲、中洲仔、菅林內、北勢頭、磚仔窯六庄的義民勇三千餘人,立「大清」旗號,前往府城圍剿叛兵,叛兵大敗,因而對許廷耀產生深仇大恨,於是往南回攻六庄家屬,於10月初1日舉事。眾義民聽到消息,連夜從府城抽兵回鄉救援。一路趕至菅林內時,天色已經逐漸亮起,眾義民一夜沒睡,又聽說家屬已被屠殺得一人也不剩了,飢寒交迫,無心戀戰,途中又在磚仔窯淡水溪邊,遭遇叛兵攔截屠殺,全軍十覆其九,近乎全滅。」
    而地方上對事件的記載,以及如何與鹹粿產生連結,以李明進先生所寫的〈萬丹鄉許舉人與下淡水溪義勇公的歷史事蹟〉最為詳盡:
    「……台南府城被圍,相持半載,九月廿七日許舉人出家資,招募下淡水溪沿岸六村莊:崙仔頂、磚仔窯寮、大洲(含大洲庄、頭前溪、六塊厝)、大寮(含上寮、下大寮、潮州寮、溪埔寮)、磚仔窯、無水寮等六大庄的義勇軍三千餘人,忠於清政府而立大清旗號,九月二十八日興兵欲赴府城解堵圍,沿途大敗南路莊大田起事兵眾多次,因而莊大田之眾深恨義勇軍,遂假扮乞丐,持偽造許舉人家書,誆稱匪徒回攻廣安義勇軍家屬,義民家族正遭屠殺,乞速回軍救援。於十月一日晚,眾義勇軍聞知許舉人家鄉被圍,想當初義勇軍行軍三日攻到府城,聽到這消息,一暝連夜抽兵回救廣安,行至田草埔(今高雄市鳥松區仁美村)通磚仔窯庄(今高雄市大寮區義和村),東邊已露微白的曦光,眾義民因擔憂戰事一夜無眠,聞廣安家屬已被屠戮淨盡,飢寒交迫,忽遇賊兵埋伏林投內截殺而出,義勇軍被衝成前後兩隊,前軍急於趕路,無心應戰,不及反擊,後軍失援,九腳桶(今高雄市大樹區九曲堂)方面又闖出莊大田的賊兵,前後夾擊義勇軍,義勇軍死傷甚多,幸許舉人武藝超群,一騎與廣安義勇軍殿後,殺敵無數,迫使賊兵不敢近,及至下淡水溪畔,渡筏只一艘,義勇軍滯在河之西岸,忽賊兵淹至混殺一陣,幸大寮、磚仔窯、無水寮等村義勇軍家屬,男女盡出救援,無武器者,亦拋擲石頭瓦礫助戰,賊兵紛紛敗退,可是義勇軍因此役中計十覆其九,義民的血染紅了整條下淡水溪,義軍首領許廷耀知道中了奸計,回到廣安後,惦念著義勇軍的家屬,便將私有田產三百餘甲的田園能變賣的變賣,不能變賣的便向內埔附近資產加質借一萬餘元,購買米糧,撫恤義勇軍家屬。
    事平後,清知縣史公為之彙案請旌,又蒙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嘉勇侯福公入奏奉旨以優議敘,復御書「旌義」兩大字表彰其功績,並賜因忠義而陣亡的義勇軍為義勇公,乾隆53年(1788)造具義民花名清冊,各給印劄,以杜頂冒。
    每逢10月初2日,該六大庄村民輒設香案,普祭義勇公(俗稱義民爺),六庄並輪流高懸「旌義」書於壇上而朝拜之。六庄輪到做大功的祭典,必邀請許舉人的後裔持手爐參與祭典,是日梨園數十台,演戲慶賀,家家戶戶刣豬倒羊,並炊煮鹹粿和三牲五禮來祭拜義勇公,祭典未結束,家中不可食用鹹粿,則義勇公會生氣,相傳義勇公「三日攻到府,一暝趕到厝」,當時後勤家屬每天必炊鹹粿送往作戰前方,作為義勇公的主食。
    …此外絕不救濟施捨給乞丐,以痛恨乞丐當年的誆騙。」 

    在《台案彙錄甲集》(以下簡稱台案甲)及《鳳山縣采訪冊》之中,並沒有如李明進先生所寫的故事那麼詳盡的記載,在地口傳所留下來的故事自然更具有生命力。不過,關於「乞丐」這樣的角色,也沒有出現在上面兩種史料之中關於許廷耀與下淡水義勇軍的情節裡,但是,在台案甲之中,關於莊大田在下淡水溪與清軍的對抗行動中,出現「乞丐」的地方,是清帝國官方的總兵柴大紀所主導,用以欺敵而完成運送補給糧食行動中的一角。

 

當代的祭祀活動

 關於六庄義首許廷耀,據日治時期萬丹社皮的劉石碖對許舉人的調查敘述為:「許仰人於此事件後,遂蒙乾隆皇帝遣使至廣安,通令仰人上京,於乾隆57年(1792)8月1日抵京師,帶病上朝,恩授嘉獎進士,謝恩出朝後,病勢日篤,不幸於8月8日過世,遺體運回,葬於故鄉廣安。令附近住民有先輩富其德者,每年定例舉祭,並設席款待其後裔云。」
    不過李明進的敘述則是乾隆皇帝頒聖旨通知許廷耀前往京城,皇帝要御覽其不凡之射技,並要賜他進士,可惜許舉人於乾隆56年(1791)8月18日逝世,享年41歲,無緣接受乾隆皇帝頒贈的進士,所以許舉人的神主牌位上寫有:「待贈進士,令人惋惜」。
    而萬丹廣安許家許舉人所留存下來的文物,現在只剩下神主牌位一座,在戰前許家祖厝旁立有許多刀戟之類的武器,以及兩大片書寫了許多文字的木板,都已銷毀或遺失,而代表舉人身分的舉人旗桿台座也早已傾毀,因此許家後代子孫在民國92年(2003),在祖厝三合院前重新立起一座旗桿台,以表彰許舉人的事蹟與恩澤。 
    依李明進所寫的〈萬丹鄉許舉人與下淡水溪義勇公的歷史事蹟〉,從清代以來,祭祀義勇軍的日期是在每年農曆10月2日,六大庄村民設香案祭拜義民爺,乾隆皇帝親手寫的「旌義」之書由六庄輪流持有,輪值的村庄則在祭典時將此高懸祭壇之上而朝拜之。六庄輪到做「大功」的祭典,必邀請許舉人的後裔持手爐參與祭典。而祭典當日必有數十台戲,每家每戶除了殺豬宰羊,備三牲五禮之外,必定要炊鹹粿作為祭品,此乃因傳說義民軍北上解府城之圍時,以及從府城南下趕回家時,鹹粿都是作為主食之物,因此從古到今,鹹粿與祭典一直有著深刻的連結。
    至於做「大功」的由來,李明進先生從耆老那裡聽到的口傳是說,義民軍被害後,下淡水溪在秋天常顯現威嚇的靈異現象,因此六庄後裔跪在河床祈求義勇公接受後裔「萬代香煙,不要一代兇猛」,讓後裔子孫心生恐懼。於是義勇公接受後裔萬代香煙的祈求,從此六庄每年輪流做大功、小功的祭典,沒有輪值做大功小功的村落,每年10月2日就在自家門前祭拜義勇公。後來因為河床雜草叢生,不易設立祭壇,因此磚仔窯寮、上寮、大寮、潮州寮、溪埔寮5庄,每年只在10月1日或2日在自家門口祭拜;而崙頂、大洲、頭前溪、六塊厝等村庄已經不做大功,只做小功,就在廟宇廣場全村祭拜,包括頭前溪鎮溪宮及大洲超峰寺,會設香案於廟前;每6年輪做大功祭典的只剩大寮無水寮及磚仔窯寮。另外,萬丹采風社在新曆12月3日炊鹹粿。
    「大功」、「小功」是祭祀活動程度的相對稱呼,大功是大祭祀,小功是小祭祀;每6年大小功祭祀交相輪替,而在大功與小功之間的5年,信徒只辦理自家門口的小拜拜,不舉行搭樓的統一祭祀。而無論大功或小功,祭祀日期皆在農曆10月2日當天,而兩者之間的5年期間,自家門口的小拜拜日期則在農曆10月1日當天。
    無水寮地區的小功祭祀特色是,供桌上分成兩邊,左邊是大邊,祭祀供品是奉給義勇公的,因義勇公是皇帝封過的,具有神格,要用大份的牲禮,上面不能插香;右邊是小邊,供品是給義勇公的部將,他們的神格比較低,要用菜碗祭拜,菜碗上要插香,茶杯旁放筷子,跟一般拜好兄弟一樣。兩邊分為各自一個香爐,大邊的香爐較精緻,小邊的有時僅用塑膠杯。
    磚仔窯義勇公祭祀的特色,雖供品與無水寮大同小異,但是大部分信徒會在供桌上擺上一盆清水與一條毛巾,給義勇公與其部將洗手臉,再享用供奉,並且磚仔窯寮的供品上皆不插香。
    最重要的是,無水寮與磚仔窯寮,以及萬丹廣安村及許舉人家中的祭祀的供品之中,必定都有鹹粿,此外也有紅龜、蛋糕等。 
    特別的是屏東市六塊厝長安宮的乩童在民國87年(1998)傳達主神之一的謝府元帥指示:義勇公具有忠義神格,奉旨升為神將,因而新廟落成時,在虎邊配祀神處設有一座義民爺令旗,以饗萬年香火。每年祭典時間是農曆10月1日。

 

    在今日的祭典儀式中,地方大老與來自屏東的許舉人後代仍是祭典的主角,區長(原鄉長自99年12月25日因縣市合併改制為區長)則擔任主祭官。參與祭典的大老著清領時代官服,義民後代身披紅帶。早晨六點時分,由旗陣、鼓陣、八家將、香爐、主祭官、大老、義民後代順序組成的隊伍,從臨時搭設的祭壇出發。一路沿著當年義民們的路線步行至磚仔窯抵達高屏溪畔,設壇進行取水儀式。當 乩童下水渡義民亡魂時,岸上的祭祀隊伍皆跪地舉香默禱,祈願義民英魂得以安息。取水儀式結束後,晚上區內燈火通明,大擺流水席。全區男女老少都出來『吃拜拜』,熱情的水寮里民還會邀請外地來訪的朋友一同享受盛宴,原本平靜的村落也因此熱鬧忙碌了一整天。」 

 

2017-11-08 17:01:41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