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橫幅
山腳社區-藺草編織的過去現在未來

山腳社區簡介

    山腳社區,位在苗栗縣苑裡鄉,依山傍海,東有火炎山山林之秀,西有苑裡平原之豐饒,山海線的交接處促成了閩客族群共榮的社區。走進社區,迎面而來的是「山腳社區」四個大字鑲在紅磚牆上,獨具風味的水牛犁田磚雕牆象徵山腳社區的淳樸民風。

    光禿的火炎山不僅是遊客必去之地,更提供了當地優良的土質,使得苑裡的磚瓦窯業曾經興盛一時。此外,豐沛的雨量也成了藺草的生長環境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台灣特有藺草-三角藺草便是山腳社區密不可分的產物。在如此特殊的地理環境下,造就了無法取代的「紅磚文化」以及「藺草文化」。

 

藺草產業變遷史

     隨著時代的更迭,許多舊時代的產物逐漸被人們遺落在記憶的深處。有趣的是,人們總會回頭尋找過去那些令人懷念的老東西。純手工製作的藺草編織品,曾經是台灣第三大特產輸出品,也經歷了工業化時代的衰落,現在隨著文化意識的抬頭,藺草文化得以再一次被世界看見,藺草成為社區的命脈,串起了山腳社區的興衰、勾起了人們的記憶,編織著未來的藍圖。

清領時期:

      藺草製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領時期,由道卡斯族的平埔族婦女利用野生藺草編製草蓆。之後為取得材料之便,將野生的藺草引進水田栽種,「苑裡每歲入金,除米殼外,為草席一款,年可得金二萬元左右。蓋蓆之製造,其創始則自苑裡社番;而後傳入苑裡街莊,幾於無戶不習。然以大甲為市,故曰『大甲蓆』;又曰『蕃仔蓆』。」(蔡振豐,苑裡誌(再版),2006)漢人稱這個草蓆為「大甲席」或是「番仔蓆」。透過藺草所製作出的「番仔蓆」具有很好吸水性跟透氣性,非常適合同樣居住在潮溼炎熱地區的漢人居家使用,故漢人紛紛向原住民婦女學習製作的方法,於是,編蓆技術漸漸由雙寮社原住民部落傳入大甲街、苑裡庄等漢人居住的村落。

日治時期:

     原以草蓆為大宗的藺草產品,在日治初期明治三十年(西元 1897),日本人委 託洪鳶女士以藺草編草帽,並外銷至日本,更是成為第一個藺草帽的師傅,洪鴛女士的貢獻,對於苑裡編藺工一有著極深的影響,故尊稱她為「藺編先驅」。

    在日治時代所有苑裡地區製作的帽蓆產品,規定全數銷往日本,也包含木屐底、煙袋、蒲團(坐墊)為主。當時藺草產品產值佔台灣特產出口的第三位,僅次於糖和米,有此可見當時藺編商品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民國三十四年後,藺草帽蓆產業市場從日本拓展到中國各個重要的城市,甚至成為上海高級的寢具配件,草帽也在當時成為時尚的代表物之一,也開展了藺草業另一個黃金時期。

民國時期:

    民國三十八年前後,藺草帽蓆產業開始出現衰退的現象。民國四十年前後政府設立帽蓆產銷合作社,由婦聯會推動下,爭取全省各中學學生均統一配戴省產的草帽(童軍帽),使帽蓆產業再生一段榮景。並於民國四十八年設立門市部及帽蓆加工廠房,更添置帽蓆加工設備,企圖以機器編製帽蓆方式來提高產量。民國六十年以後,由於塑膠原料的使用以及代工業(加工業)的蓬勃發展,帽蓆製造業慘遭前所未有的打擊,苑裡地區大多數的婦女為維持生計,放棄藺編選擇進入工廠成為女工。時至今日,技術精湛的編藺師工多已垂垂老矣,藺編工藝面臨嚴重斷層與日漸失傳的窘境。(從傳統工藝過渡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可能性――以苑裡藺編工藝發展軌跡為例,2009)

藺草產業現況

    當地居民為了保存這珍貴又優美的藺草編織技術,2009年自主組織了台灣藺草協會,致力於保護以及推廣藺草文化,讓過去擁有編藺技術的婦女們能夠在此繼續以編藺為業,也提供了藺草的傳承還有研習的機會。2013年,聯合大學的學生透過水保局的農村洄游計畫進駐社區,並且透過他們的專長,將現代設計結合傳統工藝,打造嶄新的藺草作品。於同年也透過全新設計「藺暖簾」奪得日本MUJI Award銅牌獎,成功讓台灣的藺編成品躍上國際舞台。於2014年,為了讓藺草工藝更廣為人知,更成立了藺編品牌「台灣手藺」,希望透過品牌的經營,讓傳統工藝得以保存並且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傳統工藝也能有無限價值

     藺草產業曾經在日治時期,成為第三大宗的出口特品,藺編工藝緊密的結合了當地居民和地方產業。然而隨著科技的演進、品味的改變,藺編產業逐漸凋萎,現在,廉價的草編工藝品傾銷到台灣,這項工藝一度成為夕陽產業。然而,因著社區內的自主的力量,致力於保存藺編文化,結合年輕人的創意和衝勁,讓藺草文化在世界找到得以站立的利基點,品牌的創立,使得藺草的精神得以被傳遞,藺草的精神傳達了台灣本土特色,那不屈不撓,在逆境當中仍然找到縫隙求生的精神,還有這些故事,也將透過品牌繼續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2017-01-15 20:37:33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