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臺灣社區通 :::

部落格橫幅
臺東達仁鄉台坂村嘉發那(tjuavanaq)部落活力計畫

計畫總體思考與計畫構想(敘明未來5年部落願景總體計畫)

一、部落發展計畫整體構想

年度

計畫項目

內容

104

建置及培育部落自治組織

為了部落文化與部落發展,tjuavanaq (嘉發那)部落申請104年度原住民族部落活力計畫。在「建置及培育部落自治組織」工作上,為了凝聚部落族人的共識,有助於發展部落事業計畫的成功,部落除了依照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部落會議實施的規定成立「tjuavanaq部落會議」以外,也將結合、強化部落過去存在的傳統組織制度,組織中包括頭目(mamazangiljan)、家臣(qeziqezipenpalakaljaimulusuraisangpulingau) 等,這些組織制度提供了傳統戒律、慣習及祭典儀式的典範。將「部落會議」與「傳統組織制度」兩者有效結合,除了能加強在地參與及部落主體性,也進一步推動著部落朝著「生命共同體」及「自主自治」的方向前進。

復振部落傳統文化

1.  建立部落文化歷史資料庫,本會將延聘專家學者指導部落的文化工作者及有興趣的年青學子,透過在地人書寫在地的歷史文化,來喚起族人們的集體記憶,也讓年青的族人能夠在認識自己文化的同時,也能夠找回對自己族群的認同,進而產生部落「生命共同體」的體認。

2.  透過傳統領域的調查,製作立體部落地圖,透過在地人描繪、製作部落地圖,蒐羅建構部落地理、資源、文化、歷史等面向的時空資訊,凝聚部落族人的認同,重拾土地倫理與傳統生態智慧,作為族人永續發展之基礎。

3.  調查部落生態系統中的物種及地景等項目,建立部落生態物種及地景的資料,並落實於部落實際生活。也作為本地國小相關民族教育的教材資料。

營造民族生活環境

1.    翻修頭目家屋:利用頭目原有的家屋,應用傳統工法,重新翻修,包含祖靈屋主建築、石牆、茅草屋、祖靈柱、部落祭壇、臥室、廚房、武器室、活動及部落活動廣場、倉庫等。

2.    設置族語/中文雙語指標環境:將部落傳統頭目家屋及建築設施及各家族門牌及遺跡等設置族語指標,營造民族生活環境氛圍,有利民族生活空間的營造,更可以將語言文化的傳承具體呈現在生活中,並友善來部落參訪、旅遊的遊客,有利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

105

建置及培育部落自治組織

辦理導覽解說研習: tjuavanaq (嘉發那)部落除固定每年七月定期辦理小米收獲祭系列活動外,也將不定期辦理各機關團體、自遊行旅客(大陸與國內)的「部落文化及生態旅遊行程」。但目前部落欠缺專業導覽解說人員,為全面性提升部落的導覽服務。將聘請專家學者為在地文化工作者或部落青年辦理導覽解說工作坊,除了讓部落學習如何接待、導覽部落外的遊客技能以外;過程中,透過對自身文化的學習,進而對部落產生熱愛及認同,讓部落族人共同參與部落營造及部落觀光產業發展。如此,不論在經濟面向,或是文化面向都有機會累積重新建構tjuavanaq部落的社會資本。

復振部落傳統文化

將田野調查的內容整理,除建構部落遷徙史、族譜、人物誌、傳統文化、部落組織、政治經濟、教育、宗教信仰等集結成文化歷史資料庫,並召集部落族人辦理成果發表會,凝聚部落共識與文化主體認同,作為部落文化傳承及觀光導覽的基礎資料。

營造民族生活環境

1.    建置cakal(青年會所):傳統頭目家屋旁均設有 cakal,專於訓練部落青少年作戰與捕獵技巧或交代任務的集會場所,由頭目家臣 palakaljai負責帶領與指揮。本部落目前並無固定之青年集會活動的場所,期能重建並復振cakal文化,以提供部落青年學習部落文化知識、傳統技藝、語言、歌謠、舞蹈、禁忌、慣習、祭典儀式及辦理相關活動之場所,以培育年輕族人完整人格養成。培訓青年導覽解說,未來收入維持設施維護與運作開銷,永續傳承排灣族部落cakal文化。

2.    部落族語廣播︰每週選擇適當時間於部落間,以廣播器進行族語廣播最近的新聞,增加族人接觸族語之頻率與時間,進而增進族人聆聽族語之習慣與學習族語興趣,並與世界時事資訊接軌。

106

建置及培育部落自治組織

1.  檢討現行部落議事平台之功能,並進行重要決議事項之出版紀錄。

2.  持續辦理部落人才培育課程:增加部落人才面向,包含文史紀錄工作、祭歌樂舞、族語傳承、社會議事參與能力的深化工作,使部落人力資源面向增廣,且人才能力得以累積加成。

3.  辦理部落觀摩學習:選擇原住民部落發展較為成功的案例,進行參訪觀摩及交流,吸取成功之經驗並分享部落發展的點滴。

4.  發行部落季報: 將上述田野調查的內容整理發行部落季報,內容主要是介紹本部落遷徙史、地理環境、祭典儀式、傳統文化、特色景點、歷史遺跡、口傳故事,及政府機關政令宣導、部落會議決議之內容等等。屆時可將季報有關田調內容集結成書,作為部落文化傳承的珍貴資料。

營造民族生活環境

民族教育學習館:利用部落內閒置空間,並將部落遷徙史、祭典儀式、人物誌及傳統文物、獸骨、農作器具等文物及資料進行相關展示。在圖文資料的部分,製作可重複使用之展示板或懸掛式banner。文物標本等物件則購置防潮、防蟲展示櫥櫃進行簡易展示。除配合祭典儀式與部落會議召開使用外,平時亦可開放學校民族教育推廣及部落文化深度旅遊介紹,達到文化傳承及觀光效益。

復振共工共耕文化

建立民族植物生產及教育園區(民族植物園):尊重自然,在萬物生生不息下求得生存,及學習團隊合作精神,是排灣族千百年來維繫族群生命傳承最重要的價值。透過民族植物園的規劃,推動共工共耕文化的回復,重現傳統部落生活中的互助機制。設立此民族植物園除有利於文化傳承及部落(農)產業發展,亦可提供生態旅遊介紹、採集與食用。

107

建置及培育部落自治組織

檢討數年下來之部落議事平台之功能,並檢視相關出版紀錄,持續辦理部落人才培育課程,並進一步辦理部落觀摩學習例如達那伊谷、慕谷慕魚等發展生態旅遊之部落。

 

復振部落傳統文化

耆老影音典藏︰由部落會議開會選定能夠說流利族語,並對族群文化、部落遷移史、祭典或傳統歌謠熟稔的耆老進行訪談,約選定10~15人,依選定訪談耆老所具備之族語及族群文化知能等設定訪談主題,如個人成長生命史、氏族制度、部落歷史(遷移史)、神話故事、傳統祭典、歌謠、傳統技藝、部落重大事件或其他與族群文化相關之議題,並用數位相機、錄影機進行照片和影音紀錄,依訪談主題分類紀錄,每一耆老至少完成整理60分鐘(約5個訪談主題)的影音紀錄(含雙語呈現之書面文字整理),書面文字紀錄應載明受訪耆老基本資料、訪談人及訪談主題等。達到文化傳承的效益。

營造民族生活環境

1.  持續美化整理歷史遺跡及步道,例如舊社遺址、神話傳說遺址、部落祭壇、禁地等,傳承蒐羅部落地名故事,補充歷史文化資料並製作解說牌。

2.  營造傳統技藝培訓傳習空間,例如傳統料理、釀酒、製作酒麴、燒石灰、藤編、染布、陶藝、歌舞等,營造相關之工作坊、廚房、傳習所、教室空間及設備,並辦理相關培訓課程,以利於發展部落文化與生態旅遊產業。

發展部落經濟產業

發展部落文化與生態旅遊:結合上述規畫構想及現有資源,使遊客達到五感的感官享受,亦可切身體驗部落文化之美,發展自然生態與文化探索與體驗的部落深度旅遊,讓不同族群的民眾都能體驗原住民的生活,並拉近彼此的距離,消彌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

108

建置及培育部落自治組織

檢討數年下來之部落議事平台之功能,並檢視相關出版紀錄,持續辦理部落人才培育課程,並進一步辦理部落觀摩學習,除參訪發展生態旅遊成功之部落外,可擴及參訪其他發展模式之部落作為永續經營的參考。

營造民族生活環境

1.  族語生活會話班︰由族人共推熟稔族語之人員擔任族語老師,並廣邀族人參與,辦理常態性聚會,每週至少1次,並於聚會時使用族語相互問候、交談或進行議題討論,提高族語使用機會與場域;學習內容包含學習族語單字、進行簡易族語會話訓練、創作族語歌謠與進行教唱及建置族語環境等,並使學員易於沉浸在充滿族語之情境中耳濡目染的習慣使用族語進行對話。

2.  與台坂國小合作,進行「全族語生活日」教學課程,每學期至少辦理一次,藉由先前營造之民族生活環境、空間進行相關教學與模擬活動。

復振共工共耕文化

利用上述的發展部落經濟產業盈餘為自籌款建立『部落食堂』推動共工、共耕、共食的組織。讓整個部落即是一個大家庭的概念。

強化生活照護功能,推動健康部落生活

1.   銀髮族餐食健康推廣 :「健康」是老年人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而影響健康的許多因素中-「營養狀態」是重要的一環。因此,讓銀髮族的長輩吃的健康與幸福,是可以減緩老化現象和罹患疾病,並足以維持良好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

2.   部落老人居家關懷服務:諮詢服務、餐飲服務、終身學習、健康促進,能讓在地人關懷在地耆老,透過預防照護服務,營造健康、和諧的部落,部落老人免於受到年齡歧視或環境排除,進而達到「活躍老化」、「友善老人」及「世代融合」之目標。

3.   兒童課後學習陪伴:部落多隔代教養,對孩子的管教及照顧亦較缺乏,不僅孩子容易產生行為偏差,課業成績也常跟不上。課後陪讀,乃藉由部落閒置空間設置成為部落圖書館利用假日及夜間開放服務的特性,同時結合部落年輕人的人力與社會資源,提供孩子在放學之後可以有一個安心唸書、溫習功課的地方,獲得多元的學習與陪伴,不致在外流連,影響學業及身心發展。同時讓孩子可以學習利用圖書館豐富的免費資源,學會在圖書館裡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料,讓圖書館成為小朋友終身學習成長的好伙伴。

 

二、文化歷史資料庫田野調查及課程研習:

     授課內容與講師:

日期

授課內容

講師

現職

4/18

()

田野調查-文化採集

(分享20年前的嘉發那部落田調記錄)

譚昌國

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兼任通識中心行政事務組長

4/25

()

係統所屬及系譜調查(藉老照片訪談做解讀及講述的練習)

陳文玲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5/16

()

生態社區營造

人物誌調查指導

 

林益仁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

7/~

 

傳統領域的調查

製作立體部落地圖指導

官大偉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4/25課程表

時間

活動內容

9:30~10:00

早上簽到

10:00~10:50

第一節課

10:50~11:00

休息

11:00~11:50

第二節課

11:50~13:00

午餐餐敘及下午簽到

13:00~13:50

第二節課

13:50~14:00

休息

14:00~14:30

第四節課

14:30~15:00

討論座談及意見交流

15:00

賦歸

 

 

tjuavanaq (嘉發那)部落會議 104 年預定會期及內容

時間

討論主題

地點

1

部落活力計畫籌備情形報告

台坂活動中心

3

田野調查執行進度第一次報告

5

1.文化歷史資料庫執行進度第二次報告

2.小米收穫祭儀式與活動討論

7

1.文化歷史資料庫執行進度第三次報告

2.小米收穫祭儀式執行進度報告

9

1.文化歷史資料庫成果發表

2.105年部落活力計畫提案

12

1.104年度工作報告

2.104年部落活力計畫工作報告

 

  

 

 

營造員的呼喚:

    這是很有意義的計畫,但不易執行,需要部落的踴躍參與,尤其是年輕人的認同與共同成就,這計畫不是為頭目做的,是要回復部落的傳統組織,進而復振傳統文化,再帶動部落的產業,讓族民不僅生活在有自己民族風的環境裡,又能讓部落的小孩和老人過著有人照護的和溫暖健康的部落,這是需要達成共識的使命,雖然本人常想藉旅外族人回家的機會與大家討論,但每每都不如所期望,希望有嘉發那(tjuavanaq)血統的族人,能彼此感動而關心這項偉大的工程

    計劃書很很大,也不方便放在網站,有想要更深入了解的有心人士,歡迎賜教,也包含了所有台坂村的子弟們,大家齊心戮力,共同學習,創見同心協力、團結一心,不為自己只為部落的新台坂人。

          ~ 語重心長,請多包涵~

 

 

                                      營造員    古明哲(the gayan) 敬上

                                                        104/4/19

2015-04-19 22:39:06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