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台東縣池上鄉福原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3
  • 累計人數:141806
  • 發表文章:24
  • 相片數量:185
  • 回應數量:3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賴俊成  
聯絡地址: 台東縣池上鄉中華路2號  
聯絡電話: 0932-523705  
傳真電話: 089-863000  
特色快照
大坡池 

日據時期,大坡池湖面遠較今日廣闊,面積達53公頃,湖沼內魚、鰻、蝦豐富,荷花、菱角遍生,附近不少住戶以捕魚為業,波光粼粼、寒煙澹澹的湖面,常見一葉扁舟漁翁撒網之詩般畫面;岸邊則不乏執竿靜坐之釣客。此外湖區水鳥甚多,且為台灣水雉最大棲息地之一,民國49年(1960年)評選台東十景,「池上垂綸」亦名列其中,惜好景難久,因湖沼已進入濕生演替後期,民國60年代(1970年代)幾次大颱風導致池水日淺,以及水利單位加大北側渠道宣洩湖水,俾利圍湖闢田,天然淤塞加上人為因素介入,促使水域面積急劇縮減,短短二十餘年光陰,即淪為滿水4公頃,枯水2公頃的小濕地。

社區小故事
池上鄉197縣道沿線村落單車語音導覽內容建置計畫
    2019/11/30 02:24 | 社造成果

近年自助旅遊蔚為風潮,為了因應這股趨勢,台東縣池上鄉福原社區發展協會於去年推出「漫步福原 達人帶路」的手機自助語音導覽服務,提供造訪池上的自助旅行者透過手機掃描QR Code,聆聽社區內數十個有趣的旅遊點介紹或有趣的小故事

借助資訊科技的自動化和方便性,幫助社區內適合和觀光接軌的景點和店家,透過預先錄製的語音內容,搭配圖文和YouTube短片,讓來到池上車站周邊的遊客,可以用手機接上耳機,邊走邊聽導覽,除了認識像是大坡池這樣知名的風景區,也可以聽到在地特色店家的獨門秘密。

除了名氣響亮的池上米和熱門的伯朗大道、金城武樹、天堂路都在收錄之列外,有更多在地頗具深度和趣味的地點或文化也收錄在今年的導覽語音內容中,像是罕為人知的客家敬字亭,就邀請在地的文化解說員協會創會會長擔任講者,親自錄製、介紹這座敬字亭的由來和意義,或是在地耆老、資深居民述說各自村落、部落的發展歷史。一般民眾可能很難想到,池上鄉竟然也是原住民阿美族的聚落之一,在這個叫做振興村的地方,就在197縣道池上段的末尾,散居著一群當年從屏東旭海遷徙過來的三個家族,這裡有咖啡農正為著飽受蟲害的果園而煩惱著,少少的產量卻隱含著滴滴血汗的心情。還有一所面臨校園存亡的偏鄉小學,卻因為一位法國街頭藝術家柒先生在校園的一幅阿美族孩子牆面彩繪而聲名大噪。

「我們希望透過國內便捷的上網環境和手機的方便性,用聲音連結遊客與在地,讓獨自來到池上旅行的遊客不再孤單,可以隨時隨地打開連結聆聽這裡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對社區而言,運用這類資訊工具,可以讓即將消逝的行業留下一些珍貴的內容,也讓一些高齡的居民用聲音和圖片表達他們對家鄉的看法和情感。」 




池上鄉在地知識與居民記憶數位保存
    2019/11/18 19:23 | 社造成果
這是一個集結社區居民共創的原生內容平台,透過收錄在地居民講述的內容和圖文,將看似平凡無奇的市井行業轉化為一則則有聲有色的語音導覽故事,領域涵蓋藝術、觀光、農業、生態、餐食、文創、製造、交通等類別。過程中,執行團隊不單只是從推動觀光和經濟的角度收錄這些居民的語音內容,更是從傾聽者的角度試著發掘更多的需要和可能性。
福原社區地處池上鄉的核心商業區位,各行業匯聚在此,因而導覽內容呈現多元的樣貌,讓外界聽見農村以外的池上內涵。從年齡層觀之,年輕人(30歲以下)約佔3成,中壯年佔4成,年長者(65歲以上)3成,表示福原社區及其鄰近村落仍有吸引青年返鄉發展的魅力,雖然這些年輕的池上人大多選擇從事餐飲相關(如咖啡店、輕食、小吃)行業,但因為年輕族群對於資訊網路較為熟悉,因此在推行上述計畫的時候更能獲得認同和共鳴,同時也反映出這些青年期待家鄉有更多科技資源投入,因而我們相信同樣的需要在池上的其他村落也等待被看見並獲得協助。我們希望藉由社區營造點徵選補助,將上述的成果擴展至鄉內更多居民、業者及周邊社區,因此提出本計畫。



『漫步福原.達人帶路』
    2018/12/12 17:06 | 社造成果

    池上鄉有得天獨厚的人文與自然資產,世居在此的鄉民有著濃厚的人情味,來到此地的訪客若與當地人略有互動,便可感受到鄉民待人的敦厚與樸實。而其聞名遐邇的稻產及與青山縱谷融為一體的農田景致,更造就了池上地靈人傑的卓然氣質,吸引了像是台灣好基金會這般優秀的團隊,花了10年時間,打造出躍登國際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儼然成為池上一年一度的盛事,遊客紛至沓來。

        福原村範圍包含池上車站前站最熱鬧的中山路一帶,林立的店家和川流的車輛標示著這裡是小鎮最繁華的地段,無論是鄉民的日常所需、行政洽公,或是遊客自車站踏出開始尋覓好吃好玩的,都能在福原村的中山路上各自滿足。

        一般遊客造訪池上多從網路搜尋文章或報導得知去處,大多為較知名的景點如伯朗大道騎單車、大波池、池上飯包博物館用餐等,甚少有機會從當地居民口中得知建議,即便走在池上的街上也很難從表面一窺究竟。吃吃喝喝,走馬看花,匆匆走過,是當前遊客最常見的景況。

       池上的美好不只是一種樣貌,我們讓在地居民親自述說池上的好。此次以「漫步福原 達人帶路」計畫做為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固根的嘗試,便是希望借由聲音和網路的力量,將池上人的溫度持續的傳送。

        我們的做法是透過類似採訪的形式,讓講者(在地人)介紹自己的生意,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產品或創作,過程中我們收錄語音、拍攝照片並錄製講者的自我介紹影片,事後將語音、照片和影片後製編輯,加上文字簡述,上傳至網路平台「帶路行動語音導覽」,此外我們還運用現有的GoogleMaps(地圖)YouTube影音平台,在這兩個平台上建置池上語音導覽的內容及超連結,讓觀者(網路使用者)無論從何處登陸,都能聽見池上的故事。

        聲音能對聽覺產生圖文視覺難以傳真的感染力與穿透力,池上鄉福原社區的語音導覽內容絕對是網路上獨一無二的內容,聽過池上鄉民述說的在地事,必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產生一探究竟、先嚐為快的衝動。

       此次先從福原社區帶頭,未來我們將持續建構池上其他社區的語音導覽內容。自910日辦理說明會後,獲得與會者踴躍的響應,台東在地的執行團隊「帶路文化」利用近3個月的時間,陸續完成20個以福原社區為核心的語音導覽內容收錄,其中3個為鄰近的福文社區。收錄過程中,團隊感受到在地人的熱情款待,店家大多不吝的招待自家好食好料,鄉民的好客真正名不虛傳。

        全家福點心屋的秀琴阿姨,端出拿手的鹹花捲和鳳梨酥,娓娓道出她無毒健康的經營理念;全美行池上便當的林媽媽即便行動不便,仍殷勤的配合採訪環境安靜的需要,步上樓梯到二樓接受訪問,當然也受到一定有的招牌便當招待;本身是觀光局合格特約導遊領隊的資深在地人范恨豐大哥,在介紹已頹圮的五洲戲院時,流露出對家鄉的不捨與愛惜,更寄望池上青年返鄉尋得出路;池上鄉文化解說員協會成員之一的簡淑瑩大姐,在導覽大波池的過程中,表現出對生態的瞭解和專業態度,相信吸引不少遊客的好評;從台北移居池上的戲劇系青年王人頡,在池上穀倉藝術館恰如其分的發揮專長,溫雅的氣質讓藝術館增添了溫柔敦厚的人味;池上書局的曹姊,因緣際會接手三代傳承的書業,雖因時代變遷不利書局事業,卻仍在貴人相挺下堅持獨立書店的存在;而內斂中透露著一股霸氣的建興米廠負責人梁正賢先生,花了35年打造池上米品牌,百忙中還接手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一職,承接往後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重責大任,期許再下一個10年的盛典。

        上面未數算到的收錄講者,請容我們賣個關子,動動手指聆聽他們的話語,或許能從中聽見不尋常的故事。池上鄉行動語音導覽 https://www.dailoo.com/region/%E6%B1%A0%E4%B8%8A%E9%84%89

        一條短短的池上福原中山路,竟有這麼多扣人心弦的心底情事,若沒文化部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的支持,恐怕只能留待後世自力救濟,感念台東生活美學館的疼惜,讓池上有不一樣的嘗試,讓池上的大小店家用聲音和網路接軌,也讓剛冒出頭的台東在地創生團隊得以為繼。




24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