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生態生活促進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
  • 累計人數:608844
  • 發表文章:387
  • 相片數量:4166
  • 回應數量:11
  • 網友按讚數:9
  • 新北市生態生活促進會章程
    民國101年1月7日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通過修正 
聯 絡 人 : 簡庚申  
聯絡地址: 新北市貢寮區嵩陽街41號  
聯絡電話: 0926085548  
傳真電話: 02-2  
不知不可-節令
 
戲棚地的年尾戲
類別:風俗民情

貢寮鄉龍崗村戲棚地的故事-由年度「年尾戲」說起

      「戲棚地」位於本鄉龍崗村往貢寮國中大門口上山大約四公里的空曠處,除了戲棚供演戲謝神外還有一棟「紅壇」。

    每年的農曆九月十七日、十八日「年尾戲」是戲棚地的大事。

    前一個星期村子裡的人由「代辦人」邀約,就開始大掃除做大拜拜的準備。

「代辦人」是去年擲筊由主神「五顯大帝」認定的會員擔任,今年是 徐阿水先生。

       今年比較特別,第一天除了和往年一樣演戲謝神、祭拜「三界公」、老大公外,半夜還要到內寮桃源谷山上「請火」。

    為了十多年才一次的「請火」特別請大師看「好日子」,日期決定提早在農曆的「 九月十日 」請火「 九月十一日 」過火,而不是往年的農曆 九月十七日 和九月十八日。

                        戲棚地說從前

       今年的二月份筆者曾訪問簡旺掌先生(簡先生不幸目前已往生)獲知目前的戲棚地上的堅固的「戲棚」和「紅壇」是村民們辛苦的募款改建而成。當初只有戲棚,每年農曆九月十七日之前,村民一起竹子和乾草蓋戲棚。大家聚在一起很熱鬧,合力一天就完成了,先用竹子做外形再绑乾草。只使用一次就拆掉的戲棚很浪費,所以想蓋一個永久的戲棚。由村民簡阿滄先生和劉水泉先生負責募款,募款金額都清清楚楚寫在紅壇的牆壁上。工程的部分由簡旺掌先生負責,大約施工一年左右。總共分五個階段,先蓋戲棚的部份,第二階段蓋後台,第三階段加蓋戲台一邊樂師坐的部份,另一邊是第四階段蓋的,最後再加蓋廚房的部份。當初施工很辛苦,路太小了車子無法到達,要依靠村民將建材一擔一擔的挑上去。之後又決定蓋紅壇,以前紅壇的牆壁屋頂都是草尾結的,後來牆壁才用紅磚砌成,屋頂先用紙板再貼鐵皮。那時的紅壇比較小,現在看到洗石子的紅壇是原來的拆掉重蓋的。我對「紅壇」感到好奇,為什麼不是廟呢?簡先生回答:「如果當初蓋的是宮廟,神明常年都在廟裡要請一位廟公看管,於是僅在拜拜時請到紅壇平常則在爐主家祭祀以節省聘請廟公的經費。」

    筆者訪問幾位耆老,大致知道和一般神明一樣這裡的主神「五顯大帝」是以前的大好人,幫忙人民除去瘟疫,保佑居民平安,在此地也曾有神蹟發生。對於為何稱為「五顯大帝」則不解。筆者從網路查閱資料「五顯大帝」的聖誕是農曆九月二十八日而不是十八日,幾位老先生不知有此「聖誕九月二十八日」之說,簡河潭先生的解釋是:「當初神明是我家祖先供奉的,九月十八日是開光成神的那一天」這個說法也是有一番道理的。

 

                      為什麼要「請火」?

       一般「請火」的儀式都是在「龍年」,通常由神明自己托夢要求,藉由請火的儀式向玉皇大帝申請天兵天將。這幾年一些村子裡的重要人物相繼往生。如建築紅壇的簡旺掌先生和準備木炭的黃德國先生..等。

改建「紅壇」時幫忙募款的「水泉」兄擔心老兄弟們一年年體力不支,請火又不適宜在「兔年」及「虎年」,因此建議提早三年在今年「牛年」特別看一個好日子舉辦「請火」儀式。

        村民們在演完戲大約晚上十點左右由法師帶領到內寮桃源谷山上,那裡空曠且看得見大海更方便召喚天兵天將。

       「請火」時攜帶一個火爐,裡頭擺「炮硝、卦金、壽金、淨香、艾草、烏瓦藤、木炭」。請火時兩尊主神在最前方其他的神明只是陪客。發火後爐子放「香亭」用扁擔挑到戲棚地,要特別注意的是挑「香亭」的人要小心讓「香亭」一直維持在最前方(訪問時阿水兄還熟練的比劃了一下挑香亭的正確動作)。請回的火灰引一些在兩位主神的香爐內,就完成了請火的儀式,根據簡河潭先生的說法請過火後神明擁有更多的天兵天將其神力將增強。今年的請火儀式於紅壇就擲筊決定由年輕的五顯大帝為主。當時兩尊五顯大帝透過扛轎的居民(往年的乩童不能到扛轎的居民啟乩時說出)商量,年輕的五顯大帝原本希望能夠向玉帝申請60萬天兵天將,老五顯大帝表示三十萬就夠了,於是年輕的五顯大帝尊重老五顯大帝決定這次的請火儀式向玉帝申請三十萬的天兵天將,由兩尊大帝共同使用。

 

                      認識主神「五顯大帝」

       為何稱為「五顯」大帝?幾位受訪耆老都不是很了解。我特別上網查閱,發現說法不一,名為「五顯大帝」自然和「五」脫離不了關係。網路訊息中比較合乎道理的應屬官敏兒所敘述五顯大帝略傳中的介紹較為合理

    文中敘述:五顯大帝相傳成道於商末周初,在宋朝有正式的封號「五顯靈官大帝」。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多次轉化救世,在歷代君王下詔敕封或是民間百姓感念恩德而建廟祭祀之下,其名號也日益眾多,如:五顯大帝華光天王、華光大帝、五方五老、五顯靈官華光大帝、五方五帝、五方大帝……等。

    五顯大帝的尊號之所以會被混淆,除了年代沿革之外,據傳在明朝時期由於民間對於五靈公的信仰過熱,被不肖的神棍利用做為欺世斂財的工具,造成社會不安,清康熙年間一度被官方禁絕,廟宇全遭拆毀。或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民間仍然陽奉陰違,遂把五靈公改名為五顯公、華光大帝等名稱繼續膜拜,卻也在日後造成了名稱混亂的後遺症。

    至於五世的說法如下:

第一世五顯大大帝是由『大智文殊師利世尊菩薩』所轉化。五顯二大帝(五顯靈官大帝)是由道教的護法神『王靈官』轉化為『十八羅漢中的『長眉尊者』。五顯三大帝是由佛教的護法神『護法韋馱尊天菩薩』所轉化。五顯四大帝是由『華光天王』所轉化。五顯五大帝是由『夜遊神』所轉化。

       每一個說法裡都有一位「華光大帝」又稱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等,是道教護法天神之ㄧ。相傳他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只眼,故民間又俗稱〝馬王爺三只眼〞。據《三教搜神大全》介紹,馬靈耀曾經三次〝顯聖〞,降五百火鴉,殺東海龍王,為救母親大鬧地獄,後來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將才,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又稱華光天王。明人餘象斗編有《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又名《南遊記》),稱他為〝火精〞,身藏金磚、火丹,故民間又將馬華光視作火神。兩尊「五顯大帝」都有三隻眼睛,應該是這位「華光大帝」的相貌。

 

                工作人員皆由「五顯大帝」擲筊決定

       共有五位村民需要在去年大拜拜時請示「五顯大帝」擲筊選出。

    「五顯大帝」有兩尊,一尊是老五顯大帝另一尊是年輕的五顯大帝。需要兩位「爐主」(一位負責老五顯一位負責新五顯),獲選的爐主可以將神明請回家裡供奉。

       根據老人家的說法,每年大拜拜時都有一位乩童傳達神明的訊息。從以前到現在共有三位乩童,每一位乩童都是五顯大帝挑選出來的,一位年老力衰後就會再選一位,現在這位乩童已經八十歲了,是「五顯大帝」好幾十年前認一位乾兒子李阿順。十多歲時就被神明指定擔任乩童,因為平常也有人會到他家「辦事情」,為了方便他會將離家較近的爐主家那一尊「五顯大帝」請回家祭拜。五顯大帝的印章也是由他保管,只留「香爐」在擲筊出的爐主家。今年因為乩童李阿順的女兒往生,家裡辦喪事「不乾淨」無法出勤任務,所以今年沒有乩童。

    除了兩位「爐主」外另外還要擲筊出兩位「米糕龜」的代辦人,這兩位代辦人各負責一隻祭拜的「米糕龜」。除了負責收費和訂製「米糕龜」祭拜完還要分給小組的人。

       剩下的一位是「紅壇」的「代辦人」掌理下一年所有紅壇的事務,今年由徐阿水先生擔任。紅壇的「代辦人」責任重大,掌管所有這一年大拜拜所有的事情

事前打掃、聘請歌仔戲團、訂祭拜食物(包含給村民享用的平安餐)。兩天的祭拜一直要守著紅壇(當天在紅壇裡守夜),早晚祭拜牲禮、更換清茶和四果,

神明的香火要源源不斷也不能過多以免「發火」。

 

                       神明跳過火後神力更強

        這裡的老居民有十四戶都是由家裡的「男性家長」出面扛轎、跳過火等儀式。

老人家一一凋零,下一代為了工作大部分搬居都市,能夠承接衣缽辦理大拜拜事宜的子孫並不多。搬出去的後代頂多回來捐錢、祭拜,不會參與「跳過火」的神聖任務,現在能幫忙這些事的人真的屈指可數-水泉、阿水、阿水的弟弟、滄仔、河潭的兒子、啟墩還有阿英姊的先生林順茹……等。

每一尊神明跳過火時需要二個人抬武轎(有幾位村民備用,以替代體力不知者),主神兩尊「五顯大帝」是村子裡的人自己抬轎的,德心宮的「媽祖」和「天公」(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附近的土地公….都會過來一起歡聚道賀,其他寺廟的神明或家神都可以請過來一起慶祝一起過火。藉由過火神明得以更新神力、強化神威,信徒則能除穢祛厄、消災禳禍。

過火之前要先施法、勒符,桌上擺著一個「米斗」米斗上插著一枝秤子、黑令旗和一把劍。

參加過火的信徒事前必須禁葷茹素、不近女色。如在一個月之內曾經進過坐月子的房間、見過未入殮屍體,或戴孝或在生理期間,都屬於「不淨者」,嚴禁參與過火,否則必遭燙傷,也會讓其他的人受傷,這也是今年女兒過逝的乩童不能參與的原因。

進行過火前最重要的儀式是「摔鹽米」,驅逐惡煞,也可以降低溫度,減低過火者燙傷的可能性。然後由執黑令旗者「開火路」衝過火堆,試探是否安全;之後是寫著五顯大帝的大紅旗接著信徒才抬著神轎跑過火堆。過火儀式不僅顯見神明的神威顯赫,最重要的功能在增強民眾對神的信心,使其信仰更加堅定。

 

               由代辦人籌措經費

       接近大拜拜的日子代辦人開始收「緣金」

    最近石壁坑街多了幾戶新居民所收的緣金比以前多了,大約六萬多元。祭拜當天回鄉的遊子多少也會捐獻。為了節省經費通常只請B咖的歌仔戲團大約要花五萬多(A咖要八萬元),再加上祭拜物品、過火的炭火……林林總總所收的錢也足夠應付。

 

                     歌仔戲團逐漸變調

野台歌仔戲一天的演出,由二個部份構成,即為「扮仙戲」和「正戲」。扮仙戲主要是演給神看的,除了慶賀神誕之外,亦有祈神降福之意,是請戲班來演出最主要的目的。通常正戲演出之前需先扮仙,扮完仙再繼續演出正戲。扮仙多以所有信徒為祈福對象,個人亦可因還願或祈福,而請求戲班特別為其扮仙一台。
   
歌仔戲的扮仙戲皆取材自北管,內容由神仙戲和人間戲兩部份所組成。神仙戲大都描述某神祗壽誕,由三仙、八仙、天官或各星君聯袂前往祝賀的情節。人間戲則是演出人世間的吉祥故事,多為歷史人物功成名就、封官晉爵的內容。
一場扮仙所需的時間約三十分鐘左右。
   
扮仙之後的演出稱為「正戲」,正戲通常日、夜兩場。戲棚地所請的戲班通常來自宜蘭地區,「日演北管、夜演歌仔」的習慣。目前,野台歌仔戲的戲齣及其表演風格,可分為「古路戲」和「胡撇仔戲」。
   
「古路戲」又稱為古冊戲,以舖演歷史故事為主,如「楊家將」、「楚漢相爭」、「周宮變」等戲齣。在表演上,講究傳統的腳步手路、唱唸及演技,看戲的觀眾多為年長或懂戲者。而「胡撇仔戲」,多取材自武林小說、文藝愛情之類,如「浪子淚」、「關東大俠」、「玫瑰賊」等。表演中加入了大量的當代流行歌曲,並且穿插了現代衣褲等,演出風格與傳統的歌仔戲相去甚遠。
   
去年大拜拜的晚上筆者去觀賞歌仔戲,台下有少許的人有大人有小孩。就是演出這種「胡撇仔戲」坦白說實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幕居然穿現代的泳衣出現,於是筆者信口跟旁邊的人埋怨了幾句,有一位不認識的先生說:「現代神明也喜歡看這種的」。

        很懷念十一年前剛到貢寮時的有個下午,下著雨,筆者左手撐著傘右手拿著相機,臺下就ㄧ個人和神明一起看戲。台上三個演員三個樂師,六個人演出時沒事就朝台下的我笑一下,非常有人情味。那是很傳統的野台戲,讓我想起小時候。現在的野台歌仔戲變質了,有時還敗壞善良風氣。阿水兄還說有些地方更離譜變成脫衣舞了呢!這是我覺得文化傳統方面很遺憾的地方。

                            結語

       石壁坑街多了好幾戶新住民,入境隨俗不但參與村民祭祀的活動,鄞文賢先生、郭東興老師還在下班後徹夜從板橋趕到山上,為了留下歷史的見證前往錄影將製成紀錄片,幾位受訪的老先生都認為非常有意義而鼎力相助。

    文化不能隨著老人家們凋零而消逝,在幾次的訪問當中筆者也見到耆老們的擔憂。每一個地區都有許多故事需要有心人去發掘、傳承。也許村民們不是很明確的了解歷史的來龍去脈,但是他們都有一顆赤誠的心,共同為傳承而努力,藉由廟會拜拜,村民們有共同的目標,也藉此聯絡感情,這是工商業忙碌的社會所缺乏的。如果我們縮小範圍,每一個家族不是也有許多的故事?阿公、阿嬤是如何奮鬥過來的?老人家也許每天訴說著歷史,如果有時間不妨錄音、錄影下來,整理好之後成為家族的歷史作為傳家之寶也讓下一代知道:今天舒適的生活是經過多少人的努力經營?而繼續努力把良好的傳統一代一代承襲下去。

 

*參考穎川堂布洛格  善財老童子布洛格  九龍元帥那吒和神佛世界裡頭對五顯大帝的介紹

 

 

 

 

 

日期範圍: 陰曆 9月17日 ~ 9月18日
聯絡電話: 0928555600 
聯絡地址: 新北市 貢寮區龍崗里石壁坑街 
相關連結: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