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臺灣社區通 :::

部落格橫幅
平林社區--歷史的濃縮

序:草屯平林社區新近完成一閒置空間改善竹管心纍仔情。平林社區北邊是九九峰,南邊烏溪由東向西環繞,在六十年代以前沒有鞏固的橋梁,居民出入非常艱難,這近乎與世隔絕的環境造就平林的特殊文化,也是居民共同的記憶。居民思考那艱辛歲月的交通工具竹管橋、纍仔(似流籠,更簡陋),因而以竹管橋及纍仔當主要背景,輔以荔枝(平林農特產)原木步道及綠美化景觀,再利用村內枯木為椅及溪邊巨石為桌,整理出休憩空間。

    施工中最感人的是當年參與建造竹橋與構築纍仔的耆老,動手指導橋墩與纍仔碼頭的傳統做法;另外理事長總領導,各青壯村民發揮個人專長,協力合作的過程,也是令人感動。其中參與的志工李建賢寫出這篇文章,值得與大家分享。

歷史中的濃縮                 李水龍 (建賢)

    平林真可愛,它可愛到出糗,原因是交通非常不便,致而當時男女婚事都是自家用,哦可不是! 而是本地流傳男女婚事都同莊子、或隔壁,在四十到五十年代,大部分就近相親,可愛、可愛吧!   

    平林在六十年代之前交通12萬分不便,尤其五月到九月這段雨季,有時幾百米寬都是水路,有時僅有幾十米寬。當時先人智慧令人欽佩,在水路寬長時,他們鋪設竹橋來通行,而在水路湍急不易搭竹橋時,他們便變通搭設纍仔(流籠)。其實兩者的交通方式都是危險,纍仔(流籠)最危險,但是現代人愛找刺激,可來體驗一下。

    本屆2014年平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石登財、總幹事洪淑湄、李宗禮,緬懷先人為地方解決交通要道所付出,才有今日六橋(双十橋、雙冬橋、平林橋、炎峰橋、六號國道兩橋)

各位來賓 敬請體會一下─歷史的濃縮

 

 

2014-09-08 16:37:33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