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文史協進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6
  • 累計人數:431981
  • 發表文章:2
  • 相片數量:337
  • 回應數量:2
  • 網友按讚數:1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聯 絡 人 : 莊麗卿 秘書  
聯絡地址: 基隆市七堵區福一街39號  
聯絡電話: 24517289  
傳真電話: 24516329  
文件下載
分類名稱:
暖暖古道與楊廷理

暖暖古道與楊廷理 曾子良96.06.16\r\n暖暖古道又名十分古道,為淡蘭古道的支線,從暖暖經十分寮到雙溪,是台灣知府楊廷理在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7月,為平定海寇朱濆而開闢,到今年正好200年;為配合基隆市政府整修此一深具歷史意義的古道,雞籠文史協進會與基隆社區大學等相關文史團體,於6月16日舉辦「暖暖古道200年生日快樂」健行活動,健行後並於大菁農場召開座談會,希望彙集大家的意見,以提供市府整修之參考。有關淡蘭古道暖暖支線的史料如下:\r\n一、淡蘭古道從淡水廳到蛤仔難,在北宜公路、濱海公路與北迴鐵路未開通前,是淡水廳的艋舺經錫口(今松山)、南港、水返腳(今汐止)、八堵、暖暖、貢寮、雙溪、三貂嶺到宜蘭大里的交通孔道。\r\n\r\n二、根據《宜蘭縣志吳沙傳》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吳沙向淡水廳申請開墾蛤仔難執照經獲准後,乃「闢道路,沿山設隘寮十餘所,募壯丁守之,更定期派鄉勇『迎護行旅』,故來者益眾」此言吳沙為開墾蛤仔難而開闢草嶺古道。\r\n\r\n三、據《基隆大事紀》「1807年(即嘉慶十二年)知府楊廷理闢建暖暖、十分寮到雙溪的山路,可直抵蛤仔難。\r\n按:此雖未言開路之目的,但查台灣 通史<楊廷理傳>,其目的為:\r\n 1.為平海盜朱濆之亂。2.欲納蛤仔難入淡水廳,即台灣府的版圖。\r\n\r\n四、據仝卜年<修三貂嶺路記>:林平侯為開墾噶瑪蘭平原,於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 修三貂嶺路。按:三貂嶺古道,原為土人白蘭氏依泰雅族狩獵路徑開闢而成,林平侯只是修築拓寬而已。\r\n\r\n五、據《台灣通史.楊廷理傳》所載:楊廷理,字雙梧,廣西柳州人,性剛斷。清乾隆間由拔貢生知侯官縣,歷陞台灣海防同知。後因助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之亂有功,於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陞為台灣道,加按察使。\r\n\r\n乾隆六十年,楊廷理因在侯官任內虧欠庫款,謫戌伊犁。\r\n\r\n嘉慶八年赦還,十一年(西元1806年)捐復知府,分發福建,補授台灣府遺缺。\r\n\r\n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奏開蛤仔難,大府以蛤仔難地在險遠,民番雜處,慮有變,不許。是年,又任台灣府,為平定海寇蔡牽黨羽朱濆,率義勇番兵穿山闢路達蘇澳。\r\n [按]朱濆在雞籠港被王得祿追擊後,逃竄到蘇澳,被楊廷理與王得祿打敗。\r\n\r\n嘉慶十五年奉委開疆,改稱噶瑪蘭,十七年同意設噶瑪蘭廳,廷理權攝通判。\r\n\r\n由上可知楊廷理計三度入蘭,經五年努力,終於達成開設噶瑪蘭廳的願望,不但對噶瑪蘭的政治制度多所擘劃(著有<議開噶瑪蘭節略>),並創「仰山書院」,使噶瑪蘭日後文風蒸蒸日上。宜蘭人感念楊廷理闢建教化之德,於昭應廟立有神像膜拜之。\r\n\r\n六、據姚瑩<台北道里記>所載,由暖暖至雙溪已有舊路,楊廷理所闢乃淡蘭古道的支線。姚瑩說:「楊廷理新闢路東,因其路迂遠,人不肯行,故多由此舊路。」今北迴鐵路大抵沿舊路闢建,而暖暖支線則早已荒廢矣。\r\n\r\n七、當年楊廷理所闢建的這條古道,就暖暖人而言,稱為「暖暖支線」;就十分寮人而言,則名為「十分支線」。雖然就整個淡蘭古道而言,往來淡水廳與噶瑪蘭的人認為這條古道「迂遠」,不肯行;但就當年勦平海盜而言,有其歷史意義,而且它是暖暖和十分寮間的交通要道。吾人緬懷前人拓墾之艱辛,有必要將這條古道列為「文化景觀」,妥善加以維護與保存。\r\n\r\n\r\n抵蛤仔難即事 楊廷理\r\n亂山行盡是頭圍(原名頭城,予為改之),茆舍參差白板扉。\r\n萬姓歡騰迎太守,千疇穠釀載朝暉(山中無日不雨,是日晚晴)。\r\n民言可畏知時語,忠信堪師涉世機。\r\n一紙乞憐來已晚(時得朱濆投誠稟),\r\n帝威所暨義旗揮(理宣布朝廷德威,於是化外之民皆成義旅)。\r\n\r\n過草嶺 柯培元\r\n荒草沒人作風浪。我御天風絕頂上。風催飛瀑衝石過,霞漫前山殢雲漲。\r\n老猿攀枝窺行人,怪鳥啼煙弄新吭。千年老樹無能名,十丈懸崖陡相向。\r\n下瞰大海疑幽冥,仰視天光透微亮。安得化險為平夷,中外同歌王道蕩。\r\n\r\n\r\n\r\n\r\n\r\n\r\n\r\n\r\n(中間為楊廷理通判)\r\n楊廷理,原籍廣西,清嘉慶年間,奉命到蘭陽實地查勘,完成噶瑪蘭創始章程,作為開蘭的藍圖,後來噶瑪蘭正式設廳,由楊廷理暫代通判。楊廷理在文昌宮左側,成立仰山書院,對提昇蘭陽文風,影響很大。楊廷理一生全力規劃蘭陽建設,後人感念他的恩澤,塑造神像供奉於昭應宮,讓後代子孫追思。\r\n
楊廷理古道─兼談淡蘭古道的演變

楊廷理古道──兼談淡蘭古道的演變 \r\n作者:楊俊哲 \r\n\r\n開發宜蘭的人物當中,就一般人的印象,噶瑪蘭首任通判楊廷理的聲望似乎比不上「開蘭第一人」吳沙。實際上,楊廷理一生為促成蛤仔難設廳而奔波,屢次上奏倡 議,雖遭駁回,仍奮力不懈,最後得遂初願。他五度入蘭,曾擊潰海盜朱濆,處理水患,排解糾紛,巡視南北,草擬藍圖,興建仰山書院,力裁業戶而廣受人民愛 戴。楊廷理第一次入蘭平亂時,蛤仔難人「競荷畚,出治道路」,是以期盼的心情歡迎他入山的,並在他身後設立長生祿位及塑像,永久祭祀,來表達對無盡的景 仰與感念。楊廷理的功績與地位,比起吳沙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r\n\r\n但有關楊廷理的事蹟,有一事真相不明,困擾後人百餘年。姚瑩在道光元年(一八二○)的《台北道里記》中,一句「楊廷理新開路東,因其路迂遠,人不肯行,故 由此舊路云」,為後世留下無窮紛擾。他到底是走那條路入蘭呢?淡蘭新路到底是怎麼個面貌呢?眾說分歧,其中有不少頗為怪異的說法,諸如:「楓仔林上嶺」、 「十分寮~楓仔瀨~頂雙溪」、「地點為四腳亭」、「三貂嶺東方之四腳亭」、「嶺即草嶺」、「草嶺即灣坑頭山」;更有「白蘭氏獨力開鑿淡蘭古道」,以及 「迂遠」、「路東」二詞套用在不同場合、不同路段上,各憑臆測,不一而足,找尋「楊廷理新開路東」遂迷失了方向。我們花了整整一年,以典籍結合實地勘查, 不斷推敲,為解開一百八十年之謎,盡可能理出頭緒,希望能為後續研究者找出較為正確的思考方向。 \r\n\r\n楊廷理古道的形成 \r\n\r\n淡蘭古道是昔日淡水廳通往蛤仔難的古道,是一條移民、墾殖、軍事防務、交易往來的重要路線。依《噶瑪蘭志略》中「雜識志」所載,淡水入蘭古道最初是由八堵 折入雞籠,循海過深澳,再南下越嶺至今瑞芳,登三貂嶺、??嶺進入噶瑪蘭。後來不經雞籠,改從東行,由暖暖、三爪仔越三貂嶺,路途則比經雞籠更近了些。但 三貂嶺與??嶺之間的路徑是如何走法呢?根據同書「番市志」所描述的「舊路」是指過三貂嶺之後經牡丹坑(泛指牡丹溪中游南北向河段地區)、遠望坑越??嶺 入頭圍,也就是沿牡丹溪、三貂溪(今雙溪)由??入蘭。開蘭之前,便有當地居民在三貂嶺、牡丹坑、遠望坑自設民壯寮,以護送行人出入。 \r\n\r\n到了嘉慶十年(一八○五),蔡牽威脅北海岸及蛤仔難一帶,知府馬夔陞便在今澳底設大三貂港口汛,加強海防,又在十六里外的深山處設置燦光寮塘,做為海岸防衛的陸地防線。大三貂港口汛兼轄燦光寮塘,汛塘之間有行軍、補給、會哨的連絡道相通。 \r\n\r\n這是東北角地區最早的官道,距今已有一百九十八年。 \r\n\r\n嘉慶十二年,海盜朱濆船泊蘇澳,準備攻擊蛤仔難溪南地區。楊廷理與王得祿海陸合擊。楊廷理開三貂嶺山道帶兵救援。楊廷理越三貂嶺後,不走舊路,而是下嶺至 半山腰處折向東,抵達牡丹溪上游左右股合流處(今十三層),取道河流右股北岸,沿溪上行至燦光寮,接上燦光寮與大三貂港口汛的汛塘路,沿雞母嶺東南行至丹 裡打鐵寮、澳底,再沿海岸至新社過溪,越??嶺抵頭圍。 \r\n\r\n謝金鑾在《蛤仔難紀略》中記述楊太守紀程:蛇仔形二十里至牡丹,又二十里至丹裡,又十里至三貂社,亦可住宿。三貂五里至??,所指的正是這條路線;也與謝 在同文中「宣撫」篇提及楊廷理第一次入蘭:「(嘉慶十二年)秋九月九日丁未,太守坐筍輿自艋舺行,是日行六十里,宿蛇仔形。明日又行五十里,宿三貂社」所 記載的里程相吻合。另外「番市志」所載「新路:三貂嶺至三貂社、??嶺」,也可以得到印證。此路正好在前述「舊路」之東,正是姚瑩「楊廷理新開路東」所指 涉的道路。準此,我們可以把這條路線稱之為「楊廷理古道」。但因過於迂迴遙遠,故行走的人並不多。 \r\n\r\n此外,我們也可從另一個角度繼續探討「楊廷理新開路東」。楊廷理在嘉慶十二年開三貂嶺山道之後,此段變成淡蘭古道入蘭的正道。第二年,楊廷理在古道上的三 爪仔(在瑞芳)設汛,而與燦光寮塘、大三貂港口汛三者連接成一道防線。彼此有汛塘路相通。如此,便出現一條起自三爪仔坑、經九份、茂風、樹梅坑抵燦光寮的 汛塘路。此段路在三貂嶺山道之東,又形成於三貂嶺山道開鑿之後,同樣也可看做是「楊廷理新開路東」。再由此下接丹裡、三貂社到??,整條古道也可以叫做 「楊廷理古道」。特點是不必踰越三貂嶺,仍可到達蛤仔難。 \r\n\r\n嘉慶十七年噶瑪蘭設廳,淡水廳與噶瑪蘭之間的公文往來頻繁,東北角的重要性超過了北海岸。原先縱貫台灣南北的郵傳鋪遞道最北端的四個鋪遞站──淡水鋪、圭 柔山鋪、金包里鋪與雞籠鋪於嘉慶二十年裁撤,移至淡蘭古道上的艋舺、錫口、水返腳與暖暖,並添設柑仔瀨鋪、燦光寮鋪、三貂嶺鋪等三鋪,以連接噶瑪蘭廳 的??鋪。亦即遞夫由艋舺傳送公文至柑仔瀨(也在瑞芳),走楊廷理的「新開路東」路線,經九份至燦光寮(此段鋪遞路與汛塘路重疊)後,轉折西南 接三貂嶺古道半山腰上的三貂嶺鋪(這段原是楊廷理新路中新開的一段),再下牡丹、頂雙溪,接?嶺古道上的??鋪傳至噶瑪蘭,這條便是郵傳鋪遞道。可以說這 條鋪遞道是在楊廷理「新開路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郵傳路線。 \r\n\r\n各古道間的相互聯繫 \r\n\r\n至於目前我們對淡蘭古道的認知,是來自姚瑩在《台北道里記》的敘述。走的是早期越三貂嶺至遠望坑的舊路,前段的路線里程記載也較詳細。當時的路徑是:暖 暖、碇內過溪北岸,二里到楓仔瀨,復過溪南岸,東行至魚坑,豎石抵三爪仔,渡河至苧仔潭,三里後開始登三貂嶺,上嶺八里、下嶺八里。但過嶺後,不走?? 嶺而改走草嶺入蘭。關於這條路,「雜識志」上也有記載:「開蘭之日,復由三爪仔迤東南行,過三貂、魚桁仔、遠望坑、過嶺至大里簡入頭圍。」「過嶺」,指的 便是越草嶺。由此推算草嶺古道形成的時間,當在嘉慶十七年至二十五年之間。往後道光三年林平侯重修苧仔潭至大里簡的道路,以及同治六年劉明燈重修淡蘭山道 都是同一路線。此時這條淡蘭主線上有無數商賈、軍旅、官吏、挑夫、旅人墨客絡繹於途、往來不絕。 \r\n\r\n草嶺古道的重要性取代了?嶺古道,但並不意味嶺古道從此廢弛。??嶺自乾隆中期以來,一直被視為「入蘭第一孔道」。?嶺古道上有??鋪,此路是鋪兵傳送 公文的專屬路線。古道上另有??汛,台灣總兵歷年的巡哨路線也一直都走?嶺古道。另外,清綠營兵制,各汛塘之間每五日須會哨一次,??汛與此關汛之間汛兵 往來也是走這條路。嶺、草嶺兩路線一直並行不悖,?嶺古道的地位並未降低。直到宜蘭鐵路通車前,人們仍走這條路往來於石城、福隆之間。?嶺古道可謂勞苦 功高,鞠躬盡瘁了。楊廷理古道可說是目前台灣所知最早的山區官道,距今一百九十五至一百九十八年,對促成噶瑪蘭建廳,開發宜蘭有莫大的貢獻。對照七十年之 後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的失敗,以及開北(蘇花古道)、中(八通關古道)、南(崑崙坳古道)三條古道在一、兩年之後即廢棄而言,楊廷理古道更能彰顯出它 的歷史價值。 \r\n\r\n在這幾段新發現的古道上,我們還可以找到許多珍貴的遺蹟,如數座土地公廟、古墓,近兩百年的石階、無數古厝、同治九紀念碑仔店休息站、石棚、有應媽祠、 修路紀念碑、光緒二十年大眾廟紀念碑。最難得的是有兩座疑似傳遞公文的舖舍及三貂汛營盤遺址(詳見《歷史月刊》一七六期)。還有舖遞道上麻達飛奔傳書,薩 鼓宜發出叮噹聲響,路人迴避讓道的歷史場景,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人文內涵。 \r\n\r\n楊廷理古道保存狀況大致完好,因採金風行期間,貢寮、雙溪一帶居民便是走這條路去九份、金瓜石工作的。但當地人僅知道這是一條採金道路,其實它的背後承載 著楊廷理五次入蘭,噶瑪蘭納入清治版圖的重大意義。且年代久遠,獨冠全台,值得列入古蹟,加以保護。最近傳聞有某單位準備改舖大陸花崗岩(樹梅坑至打鐵寮 段),則台灣又將有一條古道要面臨浩劫了。(本篇為前篇「燦光寮舖古道」《歷史月刊》一七六期)的衍生之作,對前篇部分內容依實地勘查已略作修正,請讀者 鑒察。\r\n
臺灣真正的第一條高速公路

臺灣真正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不講還不知咧...\r\n\r\n臺灣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應該是由臺北通往基隆的「麥克阿瑟公路」,雖然這條公路存在的時間只有十多年,但卻是符合上述定義的第一條高速公路。\r\n麥帥公路動工於民國五十年,一開始的名稱叫作「北基二路」,後來又改名「北基新路」,目的是在當時臺北通往基隆的省道台五線之外,再多開闢一條通路,以舒解北基之間的交通,並且提昇一旦作戰時的抗毀性。新路並且比照國外的公路形式,設定為封閉式的高速道路。\r\n原本的台五線由臺北市中正路(現在的八德路)開始,一路沿基隆河南岸,經南港、汐止、七堵、八堵,由南榮路從東南方進入基隆市區。新路則由南京東路跨越基隆河,一路沿基隆河北岸,經由內湖、汐止、北五堵,建隧道穿越獅球嶺,由孝二路從正南方進入基隆市區。公路於民國五十二年底完工,五十三年五月二日正式通車。在通車前,經由行政院會通過,決議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麥克阿瑟元帥(麥帥卒於四月五日,十一年後同一天,蔣中正總統去世),決定以這位自由中國之友來命名這條新公路。\r\n麥帥公路起自臺北市南京東路,終點是基隆市孝二路,全長23.4公里。如果以行政院為起點,原先舊路到基隆火車站的距離是29.032公里,新路為26.975公里;舊路要四十五分鐘,新路不到三十分鐘。路寬7.5公尺,來回雙線(臺北市路段則為四線、14公尺),設定最高時速是平原區100公里、丘陵區80公里。總工程費新台幣兩億兩千七百多萬元,由美援協助支付。\r\n五十三年四月二日,麥帥公路舉行通車典禮,基隆港新完成的第三十一號碼頭也一併開張。典禮地點選在麥克阿瑟公路頭的南京東路羽毛球館,在省主席黃杰與交通部長沈怡主持剪綵、美國駐華大使館代辦高立夫揭牌之後,由公路局金馬號客車組成的車隊,一路開往基隆。\r\n麥帥公路穿過基隆市區南方的獅球嶺進入市區,建有一座440公尺長的「中興隧道」。\r\n(當年劉銘傳興建北基鐵路,也在獅球嶺建隧道,位置比中興隧道還要高、因此坡度還要更大,所以路線品質之差、載運能力之低,也就可以想見。所以日人據台之後,就把鐵路路基東移到竹仔嶺,鑿山洞連通八堵,與現在的台五線公路平行。)\r\n麥帥公路的兩端各設有一座收費站:過路費是大汽車十元、小汽車五元、軍車一元。乙種車輛(三輪車、機車、腳踏車)不得上路。設定時速是平原區一百公里、丘陵區八十公里,通車初期一度先規定「80-60」,不久就開始實施「100-80」。\r\n問題是,或許經費不足,或許當時政府相關知識不足:對於寬度只有七公尺半,每個方向只有一車道,路中央沒有分隔島,路旁邊也不一定有護欄的麥帥公路來說,兩邊車輛以相對速度兩百公里會車,簡直就是個超級恐怖的死亡陷阱。再加上當時又沒有測速照相機一類的裝備,因此有的車主是狂飆到超出時速上限,甚至因此火燒車;有的車主是把公路當成一般鄉間道路慢慢開,後面的「急驚風」憋不住,只好跨越中心線超車,這時候如果對面另一輛車疾駛而來.......(甚至,還有民眾跨越道路被車撞上......)\r\n麥帥公路通車之後,各種追撞、對撞、翻車、衝上山壁、翻落路外的事故,就是報紙上常見的消息。有一些統計資料顯示,前兩年就發生了五十多次車禍,造成兩百多人傷亡!聯合報的「黑白集」(這個單元還真長壽啊)甚至借用杜牧的詩,譏為「路上行人欲斷魂」。\r\n為了控制超速問題,政府先是想出一個「打卡」的妙招:就是規定車輛通過起點的收費站時,就發給一張時間卡,到了終點的收費站再將卡片交回。根據里程計算,如果跑完全程的時間低於廿分鐘(大型車廿二分鐘),就是超速......\r\n不過想靠這一招遏止車禍,效果似乎有限(甚至我懷疑這項政策持續了多久,不過查不到相關資料)。到民國五十八年,省府終於決定將最高時速降為「80-60」,最低時速「60-50」。\r\n麥帥公路的路面鋪設作業:從前的鋪柏油方式是先在路基鋪上泥沙壓實,然後將燒熔成為液態的瀝青倒到(或「噴」)路面上,然後立刻再灑上一層小碎石,隨即再將路面壓實。到筆者小時候住在中壢(民國六十年代),柏油路還是相同的鋪法。這樣鋪出的路面,當然厚度不高,而且瀝青與碎石經常比例不均,不是黏不住碎石,就是造成「點仔腳黏到腳」的局面。現在普遍採用預拌瀝青之後,這種現象已經看不到了。果然,雖然花了兩億多,但是麥帥公路的工程品質十分令人搖頭:就在通車之後兩天,就發生了路面下陷、暫時封閉的糗事!林則彬局長面對輿論批評,一方面強調絕無偷工減料,同時也表示「一條新築的道路,由於路基未臻穩固,路面發現破裂現象,是無法避免的,也是預料中的事」。而且因為汐止到基隆一帶路基鬆軟,又有地下水流通,所以施工的時候就只鋪設了較便宜的「簡易路面」,等到再過一兩個雨季,地基下陷穩固之後,就可以鋪設「永久路面」。在此之前崩塌是難免的,請全國軍民同胞多多體會......\r\n不過,從舊報紙新聞看起來,不管是路面坍下去,還是山壁垮下來(當時還沒有在山坡斷面作保護工程的概念),這些「無法避免的事情」始終還是無法避免,「路基因為下陷而變得穩固」的現象,似乎從來沒發生過。\r\n由於來往基隆港的重型車輛還是必須經過基隆市區才能上麥帥公路,造成市區嚴重的塞車與安全問題,因此省公路局又在中興隧道北口建了一條2.6公里長的高架道路,沿著基隆港西側的中山路越過市區,一直到海軍第三造船廠附近,並銜接新開鑿的光華隧道(臺灣唯一的鐵公路共用隧道),使得車輛可以不經市區直接開抵碼頭。高架橋於五十八年開工,六十三年完工,是臺灣第一條高架道路。隨著北二高基隆段通車之後,這條老舊的高架道路終於停用,目前還在拆除中,預計今年底可以拆完。而隨著鐵路局拆除基隆港的臨港貨運支線,光華隧道「鐵公路並用」的盛景也不再了。\r\n另外,為了解決麥帥公路與基隆路口的交通瓶頸問題,臺北市府於六十三年在麥帥公路一號橋(基隆河橋)頭興建一座高架圓環,銜接麥帥公路、基隆路、南京東路,命名為「正氣橋」。\r\n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後,推動十大建設,第一項就是由基隆到高雄的南北高速公路。其中基隆到臺北的路段,就利用原來的麥帥公路路基:原稱為「省道台五甲線」的麥帥公路,也移撥給新成立的國道高速公路局。六十六年七月一號,改建完成的中山高內湖到基隆段正式通車。「性能提昇」之後的高速公路全程改為四線車道,而且設有中央分隔島,起點的中興隧道東側也多件了一條名為「大業」的新隧道:從此中興隧道專管南下,大業隧道負責北上。\r\n在高速公路通車之後,麥帥公路只剩下由內湖交流道到正氣橋這一段,民國六十九年也正式編為南京東路六段。一直到這幾年因為環東大道改建之前,都還可以看出當初的堆高式路堤設計。\r\n五十二年麥帥公路通車前夕的臺北市松山區空照圖,畫面下方的大馬路是麥帥公路的市區段(南京東路)。可以看到當時松山區多半還是農田與平房,民生東路與民權東路都尚未向東延伸。照片中也可以看到截彎取直之前的基隆河:當年位於基隆河以南的上塔悠地區,現在已經變成北岸的大直的一部份,蓋起了基河二期國宅、美麗華摩天輪等建築;畫面右方的舊宗地區,也由「河西」的松山區,變成「河東」的內湖區:東西向的「松山區舊宗街」,現在也成了南北向的「內湖區舊宗路」。\r\n時至今日,大概已經沒有多少人會記得這條以現在標準看十分蹩腳的「臺灣第一條高速公路」,而隨著政治氣候的轉變,也不再有什麼人會對麥克阿瑟這些「自由中國之友」抱持多少關注。不過,麥帥即使失去了公路,但總還算是保住了道路起點的「麥帥橋」,四十年後,甚至麥帥橋還多「長出」了「分身」麥帥二橋。就此而言,套麥帥自己的話,也算是老兵不死、\\"I shall return\\"吧?\r\n※2007.03.20謝謝楊宗孝先生的分享。\r\n
檔案說明 發佈日期 下載
找不到符合查詢條件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