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社團法人台灣龜崙嶺環保愛鄉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9
  • 累計人數:343433
  • 發表文章:352
  • 相片數量:448
  • 回應數量:12
  • 網友按讚數:2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聯 絡 人 : 吳淑華  
聯絡地址: 桃園縣龜山鄉兔坑村大同路581號  
聯絡電話: 03-3205912  
傳真電話: 03-3194521  
特色快照
龜崙嶺山區長遠的發展應有國家風景區層級的思考 

龜崙嶺山區景觀資源豐富,之前鄉公所方面有朝都會公園發展的構想,但都會公園太過人工化,龜崙嶺山區地勢陡峭並不適合,且以此地的景觀而言,可比觀音山、八卦山,但此兩地現在是國家風景區。而且本區是跨縣,不論都會公園或國家風景區,主管單位都屬中央,龜崙嶺山區長遠的發展應有國家風景區層級的思考,且在風景特定區管理條例之下,可對開發進行限制,本區現在雖大多為山坡地保育區,但濫挖濫建相當嚴重,以大棟山路這一段而言,從90年代至今,已多了10間廟,2條路,2家土雞城,2間住宅,這些還要附帶廣場或停車場,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壓力。對本區最重要的優勢--景觀而言產生負面的影響。
龜崙嶺山區本身或許範圍不夠大(本區已含樹林、鶯歌、龜山),但可結合鄰近的三峽、大溪乃至龍潭石門水庫,而成國家級的風景特定區。當然龜崙嶺山區本身的環境還需要大大的改善。山區北側的磚窯廠如何與國家風景區等級的景觀相容,磚窯舊址如何復育,國家風景區重要廢土處理也很重要,這需要相當大的智慧,也要投入相當大的關注,否則這裏只會繼續是廢土處理場(還有焚化爐)。
大丘田地區的發展主要還是與整個大區域一致,為龜崙嶺山區整體發展的一環,步道系統的2個出入口所在。但對居民來說環境改善才是最重要的,也有助於區域休閒遊憩的發展,本地居民並不太需要從觀光遊憩中去得到經濟利益,居住於此到外面工作並不需要離鄉背井,這裡不是世外桃源而應該是市內桃源,享受鄉間應有的安寧與美景才是大家最期盼的。

社區小故事
桃園三結義 ~ 兔坑原住民遷移史
    2009/07/12 09:31 | 社造
桃園三結義 勇闖兔仔坑 97年10月有三位來自台大社工系的同學來訪他們想瞭解我們並進行社區的探訪 以下是他們對兔坑原住民所做的訪談 兔坑原住民遷移史 附錄一分成兩部份,首先是簡述原住民概況況及民國60年代原住民遷移背景,此部份擷取自訪問楊進福先生(龜山原住民鄉民代表)之訪談內容。第二部份則是原住民個人史部分,擷取自訪問兔坑一位原住民阿嬤之訪談內容,希冀藉由鉅視、微視觀點,對都市原住民遷移歷史有更深入的瞭解。 一、都市原住民遷移背景 從日據時代起,因居住平地而與漢人較熟悉的原住民被稱為熟番,這樣的平地原住民包括:第一,阿美族,以居住在花蓮、台東為主,其後分出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卑南族〈只在台東卑南鄉〉;第二,賽夏族,位於苗栗南庄為多;第三,台東靠海的排灣族、魯凱族。而其他原住民族則如下:泰雅族多在台北烏來鄉、桃園復興鄉、南投仁愛鄉,其後分出太魯閣族;屏東的排灣族、屏東霧台的魯凱族,蘭嶼的達悟族、阿里山邵族,及布農族(因為傳統生活方式以打獵為主,所以腳粗粗的)、賽德克族、鄒族。目前政府認可的有13族,但大部分的原住民族方言每天都在流失。而噶瑪蘭族是楊代表的外婆那一代遷到花東,其與撒奇萊雅族為了生存,所以學習他族語言。 在東部,原住民是以種植二期水稻為主,稻間就抓魚捕蝦來維持生活。民國62、63年時,台灣經濟起飛,當時的蘇花公路還是單線道,許多原住民長輩就坐公車,從東部花蓮台東搬進都會區裡,等到較穩定了,再全家一起遷到都會區裡。在東部,有80%的人是臨時工。 而當時許多原住民就是因為兔坑的磚窯業繁榮,所以搬進來工作。當時在磚窯廠工作的原住民一天好幾萬,但他們都不善理財,且因為愛喝酒,所以儲蓄不多。 而生於民國40、50年次的都市原住民最辛苦,因為他們為了過較好的生活而辛苦遷進都市,之後還要匯錢給部落的長老,並負起養育小孩、家庭教育的責任。楊代表說,有些許都市原住民認為在東部有財產,所以不會在都市買房子,而是要回到故鄉去落葉歸根。但由於他們的下一代是在都市長大,現多也對原鄉少存有情感與記憶。 到了大概民國86年左右,磚窯業逐漸沒落,而原住民也已在此買房子、生根了。目前在兔坑原住民以阿美族為多,他族只有大同路上的一戶排灣族人。 二、原住民阿嬤口述個人史 訪者要求保密 細節做修改 她民國五十多年時住在台東,在河流旁邊種花生、玉米,有一段時間種得很好。民國53、54年時因為一個大颱風,田地被河水沖走。當時聽朋友說北部有人在挖煤礦,所以就全家搬到北部。 她16歲時,與父母先到基隆去挖煤礦。民國58年到十分寮,因為那裡薪水比較好,但又因她妹夫在那有被電,所以60年時他們又到林口磚窯去工作。她因為生了小孩,所以去做木工,也帶小孩一起去工地,直到小孩上了一年級,她才去工廠工作,直到退休。 一開始她先到林口的公司待了8年,因為公司遷到屏東去,員工再轉到聲寶公司去,之後又到新寶公司去,共待了18年。民國83年時,因為勞保新舊制關係,7月1日那天,科長將她解雇。民國85年她與小孩一起來到兔坑,現在還在還房子的貸款。她的孩子在做木工,因為景氣不好沒有工作,有時一休就是10天半個月,而她媳婦是在工廠上班,也是星期一、五要排休,家庭收入只能維持三餐。 至於回台東老家,她說家已經被沖走了,沒有回去的念頭。 附錄二鉅視系統的詳細分析 社會大眾普遍對原住民的第一印象與感想就如正文中所述,而在這個社區中,隱約可看察覺某些行為的確如同描述的,但當我們親自訪問完原住民朋友,及我們事後的討論分析,也才知道這背後文化、與社會價值觀的不一,是如何影響兩個族群在觀念上的誤解與甚至是迷思或刻板印象。 1.對土地的觀念不同: 在他們的概念裡,土地就是大自然的,沒有人可以私自佔有,因此每個人都可隨意暫住,根本不需要向誰說或借用,因為大家都可以用,所以他們才會想在路邊就搭起鐵皮屋住,但這卻被漢人文化覺得這是敗壞社區的環境整潔與占便宜的行為,因為他們沒有守規矩的建房子、繳房租、繳稅等。 2.工作型態習性不同: 他們以前都在自己的原鄉打獵、圍捕野獸,這是很自然的生活,他們喜歡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但相較之下,一天工作八小時的制式化、特定化的工作模式,對於原住民朋友來說這是難以忍受的,所以,若一般有工廠的職缺他們多半不想做,反而會選擇薪水差不多,工作時間又有彈性的臨時工或模板工來做。也因此不固定的工作模式,引發了價值觀、習性兩方面與漢人的明顯差異: a.文化價值觀不同:這對於我們漢人文化的價值觀中,勤奮努力才是美德,因此只一個月只做10天的工作型態,使得原住民朋友往往會被認為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因為懶所以貧窮,是一個好吃懶作不肯努力的族群。 b.家庭管教型態不同:原住民的父母因為工作總是必須早出晚歸,對於小孩的管教沒有漢人以功名取向為重,而小孩課業自然就沒人管;原住民朋友以前在原鄉時,由於是整個家族會一起幫忙照料小孩,所以已不用擔心父母出外不在的事,但因為搬到都市後,沒有這樣的環境條件,也因此常常可看到小孩子在社區中亂跑而沒有大人的情形,也往往會被認為是管教不當。 c.對錢的概念不同:雖然工作型態不固定,但其收入與薪水沒有差很多,主要是因為原住民沒有要保存錢下來的觀念所導致的,也沒有理財的觀念而產生貧窮問題,因此也較常被認為是亂花錢,像是有一位社區居民就覺得他們根本不可憐,明明可以賺很多錢,卻又貪政府的便宜要領補助或是有考試有加分、稅減免等等,對一般努力工作的漢人卻沒有補償完全不公平。 3.對喝酒文化價值觀不同: 漢人覺得喝酒就會鬧事,沒事為什麼要喝酒,在我們的觀念就覺得喝酒是不好的,尤其因為喝酒而耽誤正事,但對於原住民來說,早期他們是豐收後才喝一點小米酒,而且小米酒是珍貴難以取得的,但由於外在環境的改變,現在小米酒時非常容易製造,加上環境變遷,難以允許他們繼續打獵過生活,因此紛紛到都市工作,但由於自身的專長與環境難以適應,而讓他們想藉由喝酒回到當初快樂的時光,或是喜歡親朋好友在一起喝酒的感覺,以至於長期下來就形成喝酒的文化。 以上的種種,其實不僅是兔坑村特有的現象,我們也藉由上述的分析來暸解並反應整個台灣大環境對原住民的眾多不諒解與誤會。 推展社區工作並不容易他們的出現像帶來一盞小燈讓地方上的居民感受到微光有光就有希望大伙才有力氣努力再前進 感謝他們作業的分享



三結義勇闖兔仔坑 之 ~社區現況
    2009/07/12 09:31 | 社造
三、社區現況與文化性格: (一)人口組成 兔坑村目前的總人口為4731人,男性2480人、女性2251人,總戶數為2015戶。因歷史演變,除了早期的居民之外還有移民者,兔坑村最多為閩南人,次要為外省人、原住民,其中原住民包含平地與山地原住民,詳細的人口數與戶數可參考右圖。這邊的原住民是從原鄉搬來的,我們稱為都市原住民,其中90%為阿美族,另也有少數的排灣族;而龜山鄉的4000多位原住民中,以兔坑村的原住民比例佔最多,有500多位平地原住民在此,其中約50%在台北小城,20%在牽手成家,30%在大江山社區。 此區人口的職業以「勞工」為多;在婚姻市場上因學經歷不高因而常屈於弱勢,或是一些離婚、喪偶的家庭,這些人為新移民家庭的比例頗高。另外,由於兔坑村位在台北與桃園的疆界地帶,雖然地方較偏遠,但房租相較市中心便宜,許多人會選擇在此居住,而就鄰近的林口、龜山地區工作。但也因為這邊的資源較缺乏,形成了較貧窮的家戶選擇在此定居,而有能力的家戶紛紛搬出去的情形;通常留下來的多為老人與沒有能力的人。 (二)社區文化 生活方式與文化性格由於外在環境的變遷,兔坑村已不在是以往樸實的樣貌,許多人都向外搬遷,加上工廠的移入、住家的鬆散,以致於兔坑村的居民間難以再有緊密的文化連結與相同生活,除了全村依然有共同的交通方式如自備機車、搭乘公車外,漸漸形成至今的台北小城、大江山與大同路上的三個區域居民各自生活、互相沒有緊密牽連的情形。 (三)各區域介紹 以下,我們就三區實地觀察到的情況,各自詳加描述: 1. 大同路上住戶:《人口型態與職業》此區的住戶早期就沿著大同路的周圍定居,現在約有150戶,家中多以老人為主,因為青年人為了尋求更好生活而向外搬遷,像我們訪問的一位30多歲大哥也感嘆的說:「跟他同輩的青年都已經不在這了」;很明顯看的出有人口老化的趨勢。老一輩的職業中,早期女性多為茶農或女工,男性多以煤礦、磚窯業工人為主,也因此有些老爺爺留下一些當初長期工作的後遺症,如粉塵病,耳朵聽不見或身體殘疾等;而青年人的職業也多在外地從事勞工業。 《建築與環境》 大同路是沿著山區的蜿蜒道路,因此其居住型態為散居,住家與住家間都隔了一段距離,而房屋為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或老房子居多,也有後來加蓋的新房子,其中還有許多工廠穿插在其中。我們親自走一趟後,發現此區的環境有些凌亂,路上有不少垃圾、以及廢棄的建築和汙染的河川,由於工廠臨立、住屋型態不密集,治安也較不好,因此不管是工廠或家戶,幾乎都有養狗,使得大環境有給人很不友善的感覺,甚至會懼怕。 《文化與性格》 這邊幅員廣大、地處偏遠,沒有市場或雜貨店,除了自己下山到市中心買東西外,在大同路上每天都有小型販賣車徘徊,載著蔬果、麵包、衛生紙等日常必需品在叫喊買賣;平日居民也多在家中,尤其是老人,多伴著一隻狗在三合院外乘涼休息;對於鄰居間的關係也較為疏離,也不想管,有幾家甚至有治安問題的擔憂,他們對於在大同路上新興的一些山雞城感到很新鮮,但也很少去光顧。路上有許多小廟,居民們會就近拜拜,但這邊沒有舉辦過大型的拜拜或甚麼相關活動。 2. 台北小城的住戶:《人口型態與職業》 台北小城位於兔坑村的東北方,人口組成大多為外來的原住民,有少部份是後來遷居來此的漢人,而這邊也是兔坑村中最多原住民人口的區域。其年齡層老、中、少都有,具有勞動能力的原住民多為建築業的工人,工作時間與型態不穩定,有工作才做,一個月可能只做20天,且平均學歷都不高,經濟處於較弱勢的狀況;較年長的原住民會在路邊開檳榔店或雜貨店,而年輕一輩的多出外到市中心上學、補習或娛樂。 《建築與環境》 這邊的建築屬於獨棟的公寓式房子,居住型態為群居,路邊有一些原住民所搭起的鐵皮屋。這邊的環境相較於大同路上比較有生氣,人們彼此聚集在一起,有比較熱鬧的感覺,小孩子會在路上逗留、玩耍,媽媽們會在雜貨店聊天,社區中不時還可聽到卡拉ok的聲音;環境大致整潔,但路旁多少還是可看到一些酒瓶與垃圾。 《文化與性格》 台北小城的居民是全村原住民最多之地,其原住民性格十分鮮明,像是他們十分熱愛自然鄉土,當初因為口耳相傳搬來此地區,且認為土地是大家的,因此隨便找了塊空地就建起房子;而且本身樂天開朗,因此不管有快樂、傷心的事都常飲酒做歡或消愁,也喜歡以唱歌表達心情;像是訪問到的雜貨店的阿姨就形容他們:「十分開朗、是樂天派,有任何高興的事情都會想開心地喝酒慶祝,有不愉快的事情也會想喝酒唱歌解憂愁。」 另外,他們比較希望自由而大多不喜歡在工廠工作,也難以過正常的八小時固定生活,因此多會選擇打零工,因為一個月工作10天,休息20天,但每日薪水也有2000元,十天就有2萬多,與一般工廠薪水差不多,況且還更高的彈性,因此大多人選擇此。當地有很多教會與廟宇,是假日許多人聚集的地方,除此之外,他們至今都仍保留有頭目制,每年都會舉辦豐年祭,而全村的人都會參加,但有信仰耶穌基督者,教會反對他們參加原住民祭典。一位原住民朋友也提到他們情感連結很強,當有社區中人過世時,全村的人都會輪流至那人家家中哀悼。 3.大江山社區的住戶:《人口型態與職業》 此區的人口組成為漢人與原住民,漢人多是在80年代後才遷移至兔坑村,而原住民人口也是後來搬移至此的,其原住民人數是兔坑村第二多,僅次於台北小城。此區居民職業型態較多變,沒有特別以哪一種行業為主。 《建築與環境》 大江山社區位在兔坑村的西北方,以高樓、新式的公寓建築物為其特色,建築緊密自成一區,如同現在的新興都市建築,有十分氣派的感覺。 《文化與性格》 大江山居民的生活,感覺就十分像現在的公寓社區生活,有制度有條理規律,這邊有社區管理委員會,住家間彼此較為緊密。 四、社區互動: 社區的權力仍掌握在村長等行政體系之下,常會隨著應屆的村長居住地區,使得不同區之間,資源分配及被關注到的感受會有不同。加以地域相隔較遠的緣故,大江山、台北小城與大同路上的居民,彼此之間的互動都較少,在平日生活的經濟買賣也並不會互通有無,而是就居住範圍內的商店消費,或是到市區採買,另外還有定時載著商品的小貨車會到各社區中販售。在社會心理彊界上,除了漢人和原住民的不同外,也會因居住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認同感。



三結義之~~兔坑社區原漢問題分析
    2009/07/12 09:29 | 社造
社會大眾普遍對原住民的第一印象與感想就如正文中所述,而在這個社區中,隱約可看察覺某些行為的確如同描述的,但當我們親自訪問完原住民朋友,及我們事後的討論分析,也才知道這背後文化、與社會價值觀的不一,是如何影響兩個族群在觀念上的誤解與甚至是迷思或刻板印象。
1.對土地的觀念不同:
在他們的概念裡,土地就是大自然的,沒有人可以私自佔有,因此每個人都
可隨意暫住,根本不需要向誰說或借用,因為大家都可以用,所以他們才會想在路邊就搭起鐵皮屋住,但這卻被漢人文化覺得這是敗壞社區的環境整潔與占便宜的行為,因為他們沒有守規矩的建房子、繳房租、繳稅等。
2.工作型態習性不同:
他們以前都在自己的原鄉打獵、圍捕野獸,這是很自然的生活,他們喜歡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但相較之下,一天工作八小時的制式化、特定化的工作模式,對於原住民朋友來說這是難以忍受的,所以,若一般有工廠的職缺他們多半不想做,反而會選擇薪水差不多,工作時間又有彈性的臨時工或模板工來做。也因此不固定的工作模式,引發了價值觀、習性兩方面與漢人的明顯差異:
a.文化價值觀不同:這對於我們漢人文化的價值觀中,勤奮努力才是美德,因此只一個月只做10天的工作型態,使得原住民朋友往往會被認為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因為懶所以貧窮,是一個好吃懶作不肯努力的族群。
b.家庭管教型態不同:原住民的父母因為工作總是必須早出晚歸,對於小孩的管教沒有漢人以功名取向為重,而小孩課業自然就沒人管;原住民朋友以前在原鄉時,由於是整個家族會一起幫忙照料小孩,所以已不用擔心父母出外不在的事,但因為搬到都市後,沒有這樣的環境條件,也因此常常可看到小孩子在社區中亂跑而沒有大人的情形,也往往會被認為是管教不當。
c.對錢的概念不同:雖然工作型態不固定,但其收入與薪水沒有差很多,主要是因為原住民沒有要保存錢下來的觀念所導致的,也沒有理財的觀念而產生貧窮問題,因此也較常被認為是亂花錢,像是有一位社區居民就覺得他們根本不可憐,明明可以賺很多錢,卻又貪政府的便宜要領補助或是有考試有加分、稅減免等等,對一般努力工作的漢人卻沒有補償完全不公平。
3.對喝酒文化價值觀不同:
漢人覺得喝酒就會鬧事,沒事為什麼要喝酒,在我們的觀念就覺得喝酒是不
好的,尤其因為喝酒而耽誤正事,但對於原住民來說,早期他們是豐收後才喝一點小米酒,而且小米酒是珍貴難以取得的,但由於外在環境的改變,現在小米酒時非常容易製造,加上環境變遷,難以允許他們繼續打獵過生活,因此紛紛到都市工作,但由於自身的專長與環境難以適應,而讓他們想藉由喝酒回到當初快樂的時光,或是喜歡親朋好友在一起喝酒的感覺,以至於長期下來就形成喝酒的文化。
以上的種種,其實不僅是兔坑村特有的現象,我們也藉由上述的分析來暸解並反應整個台灣大環境對原住民的眾多不諒解與誤會。



桃園三結義 勇闖兔仔坑
    2009/07/12 09:29 | 社造
感謝他們心得的分享



欣欣談「馨」

做完了耶~~好不可思議,我覺得這趟社區參訪真的可以說是「我們的夢遊仙境」,從10月到12月以及至今的整理,歷經漫長的道路,感受好多好多,從一開始涉入的公聽會,以為會朝向社區衝突方面,但當我們實際走入社區,卻又發現另一塊未知的寶藏,每次的社區參訪都是意想不到的驚喜與衝擊,就彷彿自己走出了台北的象牙塔,進入了一個更寬廣與未知的世界,雖然有挫折也有失落,但至今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感受。
在兔坑村中,我們盡可能的拜訪我們所遇到的人,也用我們的雙腳實際走一趟這個社區,雖然現在看到的是工業後期的兔坑,但我卻很享受聽著原住民與耆老,分享當初的歷史經驗與盛況,聽著早期居民描述他們美麗的家鄉,也很感動的是這邊依然有許多的努力奮鬥的居民,不管是何時搬遷進來的,不管自己是理事長還是志工媽媽,也都盡心的付出著,不管這個社區是否遭遇了一些變革,依然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應對,既使過程辛苦,但也一步一步完成了,這也讓我反思,我們是否因為遇到了一些挫折,就覺得這是限制而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過要放棄或是逃避呢?就像有些居民選擇離開此地,但有些人決定留下來奮鬥,或許是不甘心、不想放棄,或許是還存有一些美好的夢想;安逸舒服的路,大家都想走,但充滿挑戰的道路,卻也看到了生命中一個不同的面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奇妙體驗。
我覺得我們真的很幸運,遇到了許多熱心的居民幫助我們,讓我們在參訪中能更順利,我也很感謝我們當初有十足的勇氣,去接受這樣的挑戰與未知,每當在上社區課時,兔坑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讓我去思考社區工作中,理論與實務運用可能,以及書本上提及的一些狀況都能映照在我們參訪的經驗中,也讓我對那些部份印象深刻。也深深體悟到,當真的進入一個社區想為他們做點甚麼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知識淺薄與資訊不足,但卻也因此更促使我們要主動蒐集資料,看更多東西並整理,像是在台灣工業發展的歷史、原住民議題、六星計畫或論文等,學到的反而是原先社區課中不會預期要得到的知識。
最後,我想我最捨不得的是我們這個三人小組,從每次在火車上、公車上的討論、在湘家吃飯,或是在社區中的一小角落啃起我們的麵包;以及一同經歷過被狗吠、卡車司機事件、經歷社區的工廠汙染,一起走過整個大同路,共享了參訪中的心得與情緒起伏,彼此互相打氣鼓勵,一同奮鬥揮灑汗水,這些種種將是我永遠的感動,以及永遠不會遺忘的記憶。

湘湘談「辛」

  有些東西,想的和實際的碰觸是會有很大的不同的。而也有些東西,不一定會一見鐘情、一拍即合,但卻可能會慢慢的培養出深厚感情。
  我想,社區,就有點像是這樣的東西。
  這也許是進大學後,第一次真正的離開課本,到真實的世界中尋找、印證課本的經歷。開始做這個社區報告時,心情是很興奮和新鮮的,宛若自己是個探險家,還可以很大聲的和別人說:「喔!我最近忙著做田野調查!」加上後來選擇的是自己家鄉的社區,雖然那是個完全沒聽過也沒去過的地方。
  第一次去社區就是去參加機構辦的公聽會,那時還揣想著會不會很激烈,但沒想到去了當下,真正激烈的只有腳底下的蚊子,場面則是十分的理性。而那次的經驗才發現自己面對陌生的人和場合,心裡其實是會很惴惴不安,不知如何開口的,還有明明是閩南人,但卻仍感到一樣陌生的台語。相反的,伙伴妙妙的親近特質和與人交涉的技巧,還有那一口流利的台語,以及被我們拱上台後發表的漂亮致詞,都讓我覺得應該好好學習。還有伙伴欣欣的細心,也總是在細節中幫我們注意到了許多事,不時提供出許多想法,還有細心的觀察受訪者的反應與周遭的氛圍。
  後來的幾次過程,慢慢的出現對於出訪的疲乏,原因是看到的社區,其實並非我們所想像中的完備,許多地方我們看到的好像都是問題,而且好像是束手無策的問題,讓人覺得無力、黑暗。在歷經不斷的互相討論、激勵,以及每次課堂上教授的內容,我們反而能漸漸看到許多印證和看法,原來,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社區的開始,也許這個社區因為地勢、歷史發展,使它有許多不同的族群和需求,但在台灣多山的環境中,這樣的狀況或許也不少,如果我們的報告能對這個社區找出一些脈落、需求和策略,那我們面對的,將會是一個不同的願景,充滿無限可能。
  有了這些心情上的轉變後,我們好像才能回到一開始對於社區的熱情,不僅是為了學習的報告,或是印證課堂的內容,而是感覺自己在陪著一個社區走,雖然不住在那裡,但心裡的某些部分,那些關心卻是和社區會一直同在的。
  
妙妙談「心」

回頭看這學期在兔坑社區走過的時光,感覺像是一趟意外而又驚奇的旅程,沒有到達原本設想的目的地,卻也讓我看見另一番特別的風景。

首先,是從一開始我們就感覺到來自社區的「高度期待」,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去公聽會時,淑華姐介紹我們是台大社工系同學後,有位伯伯跑過來跟我們滔滔不絕地說當地的汙染問題,希望我們能幫幫忙。而淑華姐也曾說,我們三人的出現就像是上天給她的暗示,支持她繼續做下去;發展協會的總務奕蕊姐也頻頻希望我們能夠去兔坑當志工,幫忙把社區帶起來。原本,我覺得相當有壓力,常常在「害怕傷到社區人的心」與「劃清能力界線」之間掙扎不已。幸好隨著一次次溝通,我們與社區澄清了彼此的期待,而且我也逐漸明白,社區之所以會有高度期待的反應,反映的正是「居民對自身弱勢處境的無奈與無助感」。或許我們自認只是學生,但對他們來說,「台大社工」卻可能意味了更多資源與權力。這一刻,我真切地感覺到有種「階級」的味道。不過回頭來說,這個經驗也加強我從事社會工作的意願,期待未來具備專業能力的自己幫助更多弱勢者,把他們該有的權利、權力要回來!

接著,我也因能夠認識淑華姐及奕蕊姐兩位努力的女性而感到十分幸運。因為在許多所謂的「公領域」中,男性往往都是權力的中心。但在兔坑,同樣都是外地人的她們,卻主動擔任起社區事務的主角,不斷地突破困境、爭取資源。她們的努力對我而言,不只是模範表現,也應該會是未來在社會工作的路途上遇到挫折時,能讓我保持樂觀積極的動力之一吧!

第三,從愛鄉協會的成立來看,我覺得社區組織也能說是一種「過程」,一種集結個人力量的過程,並使得改變現狀的可能得以集結成「更大的可能」。而且透過集結的過程,個人某種程度被「充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更緊密了。所以我想,談社區工作時免不了提到「社區組織」,是因為社區問題往往是整體性的,而組織這樣集結眾力的方式也正適合作為介入社區的工作方法之一。

第四,我也因為當社區義工時,意外有了一次自我覺察的經驗。福源國小校慶當天,淑華姐請我們幫忙宣傳愛鄉協會的紀錄片,當我套上背心,要開始向人說明兔坑的汙染問題、宣傳連署時,便感覺到有些扭捏不安。我明知做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當下卻無法克服那種感覺。回去思考很久,我想這或許跟從小觀念養成中,我們總被教導要順服有關係,因此抗爭似乎成了一種帶有「反動」色彩的行動。而這個機會也讓我去思考,想當社工的自己或許不見得會完全投入社會運動的領域,但一定要再多培養一些「吶喊」的勇氣,才能在面對不公義時挺身對抗!

第五,我也在這個團體報告過程中,體會到「知識是來自於社群」這個道理。自己在社區工作這門課的學習,不僅是透過結合觀察社區與上課理論來進行,還有每一次氣氛熱烈的討論,許多新想法也是在彼此腦力激盪、口水互噴中激盪出火花而產生的。我也幸運能跟這兩個負責任的夥伴合作:從湘湘身上,我學到對事情鉅細靡遺的觀察態度,從欣欣身上,我學到了用心聆聽、尊重,以及做事用心積極的態度!從一開始的磨合,到漸漸產生默契,我覺得我們三個不只完成了一次完整、充實的社區觀察經驗,對我來說,也算是交了兩個好朋友,彌足珍貴啊!

這一路走來,我自己的改變也很多,雖然去社區多半是觀察跟訪談,但越熟悉這地方,心態也從「置身事外的觀察者」,逐漸變成「社區工作者」,一邊問為什麼,一邊也問如果是我,「可以做什麼」,整個參訪下來,好像也完成一次實習似的。猶記我曾因兔坑的「多重弱勢」問題而感到挫折,但也因為看到淑華姐獲獎受訪而感到開心。從一開始被卡車司機斥責、在路上被狗追,到現在終於完成報告,我覺得自己多了幾分勇氣和信心,更敢去挑戰所謂的困境。「一點點小改變,就能點燃下一步的熱情」,我把這句話當作是這次社區參訪的總結,也送給未來的自己,替未來的自己打氣!



老鷹老師研習課程心得
    2009/07/12 09:29 | 社造
台灣龜崙嶺環保愛鄉協會96/10/13研習

老鷹老師研習課程心得報告

協會通知要上課,雖然不是很清楚要上什麼課,但紙、筆總要準備吧!所以按照常理我還是準備了紙、筆準備上課去了!
進了教室,簽好名,竟然沒有課桌椅(因為桌椅都淨空到旁邊去了),怎麼上課?接著看到一個應該是今天要上課的老師(其實就是老鷹老師,當時不認識)就說:「今天大家席地而坐。」,哈!還蠻另類的嘛!真讓人期待……
的確在老師的設計、規劃下,我們玩了幾種遊戲如:眼明手快-接紙遊戲、教室尋寶-依拓印線索找寶物、隊友提示找真相、鳥類特徵比較、校園大搜查,就連午餐、午休老師也不放過,通通可以玩遊戲,依照平常的認知,研習不是來記筆記、拿資料才叫吸取知識嗎?原來,我們透過感官的刺激一樣可以受益良多,因為知識一直在我們心裡深處,只是在等待你的「喚醒」而已。到了下午的課程,雖然多於思考問題,如:從圖片的組合找出前後順序、前因後果;參考別人的特色,來發現、思考自己的特色;從別人解決問題方法來了解自己問題解決的方法,等等…但老師能用很好的技巧引導你,能在完全沒有壓力的方式下讓你獲得想要的答案,可見老師功力不是一般啊!
其實在「校園大搜查」這個項目就已經見識到老師的用心了,因為這個遊戲方式是以老師照相的技巧、角度取景,拍成「黑白圖片」讓我們透過黑白圖片上的圖案找到實物,老師必須在這個研習課程之前,預先來做準備工作。光憑這點我就被感動到了,老師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P.1

總之,上了這次的課程以後,更能認定自己該走的路,也深深體會出老師的用心良苦,及其安排團體遊戲的真正用意--因為唯有透過遊戲,人和人接觸、磨合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進而彼此間關係會更親密、感情才能更融入。因為,環境的問題是沒辦法靠一個人的力量來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而且一路走來會相當辛苦。一切的一切只有靠會員們同心協力、互相扶持、努力突破種種的難關才有可能成功。未來的路很遙遠、很艱辛,團結同心就是支持我們走下去的最大力量。謝謝老師的打氣,我們會好好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