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魚池鄉東光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5
  • 累計人數:86075
  • 發表文章:11
  • 相片數量:457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蔡鴻銘  
聯絡地址: 南投縣魚池鄉東光村興善巷65號  
聯絡電話: 0910332991  
傳真電話: 0492880605  
關於我們
組織基本資料
組織名稱: 南投縣向天圳生態復育協會 成立時間: 2006-04-21
負責人: 蔡鴻銘 聯絡電話: 0910332991
聯絡人: 蔡鴻銘 傳真: 0492880605
組織人數: 42人 E-mail: thm.m699@msa.hinet.net
聯絡地址: 南投縣魚池鄉東光村興善巷65號
社區基本資料
社區名稱: 南投縣魚池鄉東光社區
社區網址:
所在位置: 南投縣 魚池鄉
社區戶數:
社區人口數: 約1600人
經常參與社區工作人數: 200→300人
主要族群: 閩南人 
發展重點: 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綜合類 
工作重點與發展困境: 本會之任務如下:
一、 宣示自然生態之復育、保育之決心及觀念。
二、 糾舉非法捕魚及破壞河川生態之行為。
三、 主動提供農漁、學術、學校等機關從事保育工作 之諮詢參考。
四、 推動保育區內森林自然生態環境綠美化、並配合溪流臨近社區之休閒業之發展。
五、 配合政府推動環境保護、自然環境保育政策,宣導民眾對河川生態保育之知識及重要性。
六、 營造自然安全的親水環境,讓民眾親近河川,喜愛河川,愛護河川。  
未來發展願景與工作目標:  
社區簡述:   隱居山林的世外桃源-東光社區
東光村原名木屐囒,從建庄至今,一直延續著農村聚落,保持農村風貌,尤其農民的刻苦勤勞與堅持,保持無工業污染的環境,加上前有東光溪、後有東光山的絕佳地理風水、四季溫和的氣候,造就出最適合居住的人間仙境。

農業方面-在種植檳榔樹下,間種山蘇、過貓菜、碧玉荀、龍鬚菜、、、之類,同時在檳榔樹之間插種爬藤類之田七,一地三用的方式,為其他地區所少見。全年皆產的四季豆,以四季溫和的氣候,生產品質冠全台的四季豆,更以階段式耕作,全年無休供應全台市場,近年來更引進精緻農業菇類、蘭花、金線蓮、花卉等。農產品有山蘇、過貓菜、碧玉荀、龍鬚菜、美人腿、藥王金線蓮、香菇、玉米菇、杏鮑菇、木耳、蘭花等。尤以香菇、蘭花,品質、產量冠全台。

產業方面-
拂水山莊:擁有近兩甲樹齡35年以上的五葉松造型景觀,加上賴老板精心研發的松樹附屬品,倘佯在景觀樹下的草坪,享受松林的芬多精,再來杯養生抹茶、松醋、品嚐由松茸研磨成粉作的饅頭夾上特製豆腐乳,讓您捨不得離開拂水山莊。

鱘龍居養殖場:魚池鄉境唯一的鱘龍魚養殖場,以其最適合的水質、水溫和環境養殖高經濟價值的鱘龍魚和鱒魚。除批發外送,還兼營鱘龍魚全餐、野菜、莊腳菜小吃。
牧佳牧場:為牧佳牧場主要是以飼養乳羊為主,其中品種計有撒能(Saanen)、阿爾拜因(Alpine)、吐根堡(Toggen)波 爾(burg)、努比亞(Nubian)等。營業項目為每日早晨鮮熱羊乳配送以及現榨羊乳採購。場區還養殖總統魚、福壽魚,可供釣魚、露營、效遊、烤肉等。

菇類繁殖場:提供參觀、解說、親自採收的樂趣外,還可以批發價格供應採購。菇類除含一般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質、醣類、礦物質、維生素、胺基酸)外還有生理活性成分(多醣體、三菇類、超氧岐化)以及膳食纖維。

東光金線蓮園區:台灣金線蓮素有【藥王】【藥虎】之稱,為極為珍貴之民間藥材,且經中研院和農試所臨床實驗發現,台灣金線蓮具有比鄰近國家所產者更多的藥效成成份,有防止菌體細胞繁殖及抗癌的功效。 在鄉所有農作物中算是經濟價值最高的精緻產品,也是鄉大力推廣輔導的重要經濟作物。

民宿:東光知性民宿、山水田雅舍、花鳥新村民宿、峇里峇里渡假區、、、等,各具特色。農村步道腳踏車之旅、菇園採菇樂、在地人文、產業探訪、爬山、涉溪活動,都是最佳選擇。

人文、景點:攡有聚落中多古厝的社區、名聞國內外日月潭的水源大圳-向天圳、樹型景觀、淵源奇特的百年雀榕、以及廟宇探查、臨近社區、日月潭、九族文化村、埔里、、、、、都值得您一一造訪。

新武界引水道工作園區:工程完工後留下之工地,視野廣闊、場地景觀一級棒,適合舉辦團體活動。

東光主要景點
拂水山莊:二十年賴老板逢一友人提起,每人一生最少使用300棵樹的紙漿,故每人一生應回饋大自然,種植300棵樹回歸,故思推廣種樹,以五葉松為主,既美觀又環保。故買入約十四年生五葉松,種植、造型、美化,至今已成為200棵大型造型松林,分佈在2甲園區內,為極少數成林的景觀松園。園內有一休憩草原區,內有蓮花池及咖啡座,在松樹下,品松汁、賞蓮花,散步於松樹與櫻花樹下。五葉松松葉可釀造養生,松精、新鮮松汁、松粉、松釀,既美味,且養生。

尋龍居養殖場:民國九十二年以養鱒魚為開始,由於優質的水及最適當的水溫18℃~23℃,改以養鱘龍魚為主。目前養殖場中的鱘龍為世界上二十八種鱘龍中的史氏鱘。鱘龍魚主要生長於北半球約有一億四千多萬年歷史,至今仍保有魚類基本特徵,因此有「水中活化石」之稱。記載中曾於1984年捕撈的歐洲鰉,長6米,重3200公斤。鱘龍魚肉無剌,除魚肉、骨外,其皮、鰭、肝、胃均為上等佳餚,全身利用率高達95﹪。且在魚肉中含DNA和EPA(人稱腦黃金)對軟化血管、促進大腦發育、預防老年性癡呆具有良好功效,軟骨及龍筋(脊索)有抗癌因子,軟骨索可全部食用,具高營養價值及藥用價值,鱘龍魚也稱“皇帝魚”、“鰉魚”,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最愛,也是所謂三大珍品之一。TEL:049-2880987 地址:南投縣555魚池鄉東光村水尾巷30號。

牧佳牧場:民國七十二年由王明煌先生所創立,原先場址位於舊魚池國中(現今為魚池國小)旁。王先生由白手起家,加上土地非自有,所以早期牧場皆以杉木、竹管、木樁、鐵皮等砌成,因此每年常要接受颱風的考驗。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韋恩颱風來襲,造成牧場全倒,幸好,見情勢不對之下已將所有的羊群趕至安全的避難場所,而不至於產生更大的損失。颱風與租約問題常使得牧場需要搬遷,有鑑於此,王先生決定貸款購得一份屬於自己的土地,以免去遷徙之苦,也好建造一棟堅實之羊舍。民國七十八年牧場搬遷至屬於自己的土地,即現今之羊舍。在此,雖然不必受到遷徙之苦,但因場址位於河邊卻要受到水患侵蝕。進入牧場之前需先經過河道,早期是以竹橋通過,漸漸地改用水泥管疏水,管上鋪以水泥之後車輛始得進入場內。在此期間也曾受到赫伯、桃芝等颱風威脅,造成便橋沖毀河水氾濫,甚至直逼場區。民國八十九年協請政府補助始得建造東光一號橋,加上河道兩側堤防日趨完工,牧場從此可以告別天災之苦。牧場主要是以飼養乳羊為主,其中品種計有撒能(Saanen)、阿爾拜因(Alpine)、吐根堡(Toggen)、波爾(burg)、努比亞(Nubian)等。營業項目為每日早晨鮮熱羊乳配送以及現榨羊乳採購。原負責人也將於民國九十五年四月一日起交由其子繼任,今後除鞏固現有規模外,更願將之發揚光大,也期盼能轉型為觀光、休閒農場,望鄉親及各界仕士能夠給予支持與鼓勵。

蔡家古厝-蔡家祖先原籍福建,百年前從台中大雅移墾木屐蘭,蔡宅興建於1910年,原為七開間大宅三合院,目前僅存正堂與右護龍。1999年921大地震後,右外護龍傾倒,除正堂屋瓦移位略有修護外,正堂挑簷斗拱已有腐朽與構件脫落的情況,右護龍嚴重損毀,蔡家古厝檐廊彩繪雖已褪色,但木構上透雕托木古樸雅致,簷廊木架上風趣幽默的獅座(斗抱)與瓜筒木作雕飾,正堂左右壁板上書畫彩繪與格扇上頂板的漁樵耕讀的雕飾,在在顯示了昔日主人家的心性風範。

洪家古厝:按地方文史資料上紀錄洪家古厝(4號宅)於清咸豐8年(1858年)開庄之後,由草屯洪金水五兄弟移入木屐蘭經商時興建。但因無人居住管理,而為防止古厝繼續風化,也為防止外人入侵,洪氏後人竟以三合板封鎖古厝封住牆面。(1號宅)「燉源堂」建於日治大正五年(1916年),由洪氏三十世洪長遠興築。洪氏古厝形制為一進雙護龍的三合院,後方高凸壟地種植果樹,格局採步步高升建構,由於目前尚有洪家後世子孫居住其中,房舍大致上仍維持完整。

石佛公:清乾隆年間,員林鎮東山里外郊,夜晚常現閃閃光芒,經查卻無人火,某日, 石佛公大顯神通、附身乩童曰:「爾等倘能虔誠奉拜,必獲平安」。 居民請示其詳、答曰:「就地下掘六尺可知矣」。經掘地六尺、竟獲三尺餘長奇石一顆。上書「石佛公」三字、隨即建祠奉拜,題名「石佛公廟」。居民如遭瘟疫、祈飲爐丹即癒、信士若逢困境,靈籤必指迷津。由是煙火不絕、 聲蜚遐邇、名列台灣「三聖公」之一。大正七年(1918年),本村(原名木屐蘭)住民楊淄、張成兩人,因賭為日警追緝、遠避他鄉,某日道經員林東山,適逢 石佛公廟盛大祭典,兩人虔心祈拜誓願 石佛公庇佑渠等無事安返家鄉。當戒賭習,並迎 石佛公香火返鄉奉祀,數月後,楊、張倆果然無事安返家鄉,延至歲餘、楊淄竟於夢中夢至員林 石佛公廟膜拜,醒後憶起誓願未償,翌日即偕張成赴員林東山 石佛公廟迎回香火,於現址附近以石板三塊建成小祠,供村民朝夕奉拜。昭和十五年(1940年),楊淄與吳木杞等將小祠改建為木墻土壁。越廿一載,廟宇為颱風所損,信士多人同意蘇木賜提議,重擇廟地改為磚造,經召集村民會商一致贊同,乃請大雁村地理師張萬得勘輿廟址,得信士吳振來奉獻廟地,磚石廟宇于斯遂成。迨民國五十七年春,香客日增、場地狹小不符用,信士蘇木賜乃再召集村民,決議重修並增建拜亭與休息室暨開闢廟前廣場,得信士劉月亮、詹永春等奉獻土地,乃各方善男信女誠心協力捐款,新廟爰於同年仲秋落成。為感 石佛公神祗之長佑吾民,為記諸善男信女對 石佛公之心,特立此碑,永誌寰宇。

向天圳:日治大正七年時,日人計劃在日月潭築壩蓄水來發電,但是日月潭本身欠缺水源的注入,因此日人便於仁愛鄉武界部落上方約一公里處築壩攔水,並建造一條長15.12公里的地底隧道,將攔阻之濁水溪的水引進隧道,經埔里東埔、魚池過坑、東光村等地,然後穿越水社大山注入日月潭,這條地底隧道稱為武界引水道。東埔至武界路段,山高峻嶺開路運輸不易,因此採用流籠方式,在東埔、武界、及中途山上,利用附近現有木材架空裝設流籠來運輸人員與材料,同時在東埔、過坑、公林三處開挖出入口,連接引水道,方便運輸,中途經過木屐蘭溪河床,河床床位低於隧道床位,不得不採架空水道經過溪流,再進入隧道流入日月潭。這段露天的水道,就是木屐蘭(東光村)的向天圳。司馬鞍地區位於公林出入口附近,是電車主要大站,又是魚池與埔里間出入道路必經之地,人口出入頻繁,因此商家、飯店、旅館、銀行、酒家林立,風華一時,可惜隨著引水道的完工,人員撤退而逐漸凋零、荒廢。武界引水道自使用至今己六、七十年,隧道老舊,維修困難,萬一不能順利供水,勢必對工業、民生造成影響,因此台電己在下游不遠處,著手興建新的引水道取代,由原武界壩及栗栖溪築新壩取水,再經新開闢的新武界引水道注入日月潭。日治時代,武界引水道引水時期,相傳日本保警有次追逐一位要犯至向天圳時,要犯無處可逃,而瞬間跳入水中隨流而去,現今圳上張掛著粗鐵絲網,以防遊客不小心掉進水中。但根據地方耆老表示此一事蹟是真實的,主角是本鄉人士王江漢先生。王江漢是在二戰結束前幾年被密報為間諜,在山中藏有武器,結果被灌水、凌虐到受不了,就騙警察武器藏於坑頭,結果帶到向天圳,跳下水中,游到現在九族旁邊的風孔,爬起來,之後到水里山區躲起來開墾,種香蕉到二戰後才回到家鄉。這個是事實而不是傳說中的廖添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