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3
  • 累計人數:83644
  • 發表文章:38
  • 相片數量:152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江國銘  
聯絡地址: 新光街205巷16號  
聯絡電話: 0978116798  
傳真電話:  
社區成果
社區工作成果
年度: 民國100年 計畫主持人: 吳忠清 
計畫名稱: 藝術介入老空間創意改造竹管屋 
補助金額: 180000元
計畫概要: ㄧ、計畫整體構想
(ㄧ)計畫緣起:
西州聚落內一棟起造距今已超過80年的竹管厝三合院,它默默的記錄著因時空變遷,對這個傳統老農村所產生的影響;在民國一百年的今天,我們憑空回想著當時集村的開始,創造出興盛的農業,繼而工業的崛起,造成農業的沒落,引發人口的外流,造成社區的破敗;面對著擁有豐厚的人文歷史、文化技藝、肥沃農地、知名產業、特色景觀的社區環境,我們能幹什麼?我們能讓時光倒轉嗎?我們能讓它起死回生嗎?
答案是可以的,自97年起有感於社區一直老化、破敗,開始有幾個居民投入社造工作,於98年正式成立社區發展協會,以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農村再生發展』為成立宗旨,並透過99、100年度提案多項社造項目,如99年台南縣政府城鄉處、99年台南縣政府文化處、99年農委會水保局、100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100年勞委會多元人力、100年農委會林務局等,獲得政府相關單位及民間企業的經費補助,也由這幾項營造項目施作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社區經營經驗。
新光社區是個有企圖心、有動能的社區,以由下而上的共識凝聚為基礎,透過有計畫的期程目標導向,按部就班朝向以軟體、硬體兼具的社區再生發展方向努力。也因為這個共同的想法,讓西州聚落由點而線而面的逐步拼湊出一塊完整的社造拼圖,而此次台南築角計畫區域,更是西州聚落社造拼圖重要的拼圖一角。
所以社區將結合年輕朋友,以創意巧思來參與、陪伴及見證新光社區發展軌跡,並透過此次計畫標的來共同完成實施項目,在新光社區發展史上留下重要的足跡。
(二)計畫目標:

◆動機:以創意的空間藝術營造,賦予老舊房子新的文創價值。
◆目的:藉由此處超過85年的竹管屋空間再造,引領社區民眾對逐漸破敗的土埆三合院,產生新的保存想法,並喚起民眾對文化資源保
存的新觀念。
◆創意特色:以社區內可取得的素材如竹子、風倒木、土埆屋牆石板、瓦片、尺二磚、卵石做為主要創作材料,搭配灰泥、水泥、漆料、
大理石下料、木材下料、鐵件、水電材料、植栽等,以年輕人特有的創意思考模式為基礎提出空間藝術營造內容並搭配簡易可操作的社造工法,由民眾共同參與、學習並完成計畫項目。
二、社區提案位置現況圖(附圖說明)
計畫地點位處社區西州聚落西邊,也是社區內唯一保存尚稱完整的竹管厝三合院。 
計畫成果:  
關聯性社區組織:  
協力團隊或大專院校: 創意團隊:嗊理少年幫
隊長謝靜瑄(慈濟大學)
副隊長吳翊甄(台南女中)
隊員吳浩宇(台南高工)劉碩彬(新化高中)
參與人員:社區娃娃兵團 社區工班
協力團隊: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
勞委會多元人力
水保局農村顧問師團隊 
備註: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