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重區永德社區發展協會<:::臺灣社區通 ::: " /> ::: 文化部臺灣社區通 :::
部落格橫幅
都市社區風貌營造及活化地方產業觀摩研習活動執行成果表

活動執行成果表

機關名稱:新北市三重區永德社區發展協會

活動名稱:「都市社區風貌營造及活化地方產業觀摩研習」

活動時間:中華民國104年7月19日

活動地點:嘉義縣新港鄉頂菜園社區發展協會

參加人數:200人

經費來源:新北市社會局補助新台幣150000元,參加者報名費每人收250元,共50000元,                  社區經費補助4687元,合計204687元整。

經費支出:新台幣貳拾萬肆仟陸佰捌拾柒元整

活動特色/績效說明

活動特色─

都市一向缺乏特殊景觀,希望藉由觀摩得到具創意的、永續性的啟示,使社區環境空間美化,進而達到提升生活品質之目的。

學習頂菜園社區以即將消逝的在地農村文物,透過更新與巧思,結合社區美學,轉型休閒旅遊,經由人才培育訓練,創造在地工作機會,號召青年返鄉,讓地方重返榮景。

課程一、社區簡介‧社區風貌營造,替社區培力,為地方點燈─社區的經營之路

講師:嘉義縣新港鄉頂菜園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明惠

課程二、研習大綱:活化地方產業

講述內容:由農業創新談社區文化產業的振興

 講師:嘉義縣新港鄉頂菜園社區發展協會  黃碧蘭 理事

課程三、在地資源研習

1.社區入口意象、頂菜園鄉土館、社區關懷據點、50年代頂菜園的農村文化         專人導覽

 2. 古笨港原鄉一條路   專人導覽

研習所見:

頂菜園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出發點,先將居民的心拉在一起,凝聚大家共識。再從社區營造做起,以社區特色及地方古蹟為體題材,讓大眾認識農村,體驗農作、了解在地歷史、社區生態及設計有趣的童玩,讓大家感受到農家文化的多樣性。經由遊客記憶的重塑,產生共鳴,社區來了人潮,榮景重現,村民重視所得並愛護自己所營造的社區環境。整個活動看到「居民參與」、「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精神。

頂菜園社區為了社區永續經營,培養更多農村傳承生力軍,開設社區導覽務實班,讓鄰近村落青年學習了解社區,分享營造的經驗與成果。並規劃以板頭、六腳崙陽、六斗尾、溝美、一級古蹟王得祿墓園、蒜頭糖廠、太保故宮南院等地,串聯為新的旅遊路線,以一種集體經營的模式,人力、物力相互支援,使得這個旅遊點更具有吸引力。分工分享、把餅做大,增加區域的競爭力,這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活動績效及預期效益:

 本次研習總計有200位學員實際參與,由研習所得的結論是:

『都市社區風貌營造』

是以創造具有「文化」「綠意」「美質」為目標,用「全球思考、在地行動、尊崇自然、追求永續」作為指導原則,進而引發人心的改變。經由「居民參與」、「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使社區環境空間美化、共享成果,進而達到提升生活品質之目的。

『活化地方產業』

 包含傳承與創造,以「活化地方」為核心的概念,設立一個交流的平台,經由討論、研發,將本地具代表性之各色產品,結合新世紀生活價值,賦與生機、永續、健康、品味等獨特吸引力,期許帶給地方轉型翻轉的機會。

 社區歷史與素材:

   (1) 輝煌農業 香花蔬果 

三重在日據時代,曾是台北最重要的香花、柑橘等農作物的產銷集散地,那時對岸大稻埕正值茶葉的興盛期,為供應茶商製作香片所需,本區曾在近三 十八公頃的土地上,大規模的栽種茉莉、秀英、黃梔等芳香馥郁的香花,來支援精緻茶葉的外銷。

   (2) 黑手創業 百手興家

  民國六、七0,正是十大建設經濟起飛的年代, 1969年,在當時省主席謝東閔先生的「客廳即工廠」主張下,三重也全面動起來,小型工廠座落在鄰里巷道間,黑手創業白手興家,三重人胼手胝足奮鬥不懈,讓家園在短短的八十餘年間,成為淡水河畔最璀璨的明珠。

   (3)染印加工 完整的產業鏈

三重的碧華街是有名的布街,約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達到全盛時期,一條街就超過兩百家布店。

(4)歷史建物

位於自強路三段與後竹圍街交叉路口將近百年的『林家古厝』。

(5)特色紀念園區

二二八紀念公園。

預期可推展計畫:

(1)建立社區博物館(展覽室)以三重來去一百年為題,說明社區及三重的發展史。

(2)手工印染、彩繪、拼布等相關產品推廣及教學。

(3)利用高速公路邊坡,水土保持改善工程,結合植栽設計,復育茉莉、秀英、黃梔---等香花,形成特色綠堤。

 

 

2015-09-03 23:43:37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