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梁淑貞、王先生  
聯絡地址: 高雄市左營區龜山巷150號之2  
聯絡電話: 07-5882575  
傳真電話: 07-5886795  
社區小故事
扶鸞啟明堂的傳統堅持
    2015/04/30 19:42 | 舊城宗教
「扶鸞」-啟明堂的傳統堅持

訪談:楊堂主武雄曾文署宏一

左營蓮池潭周邊是高雄市廟宇密度最高的區域,是舊城文化的一項特色。位於蓮潭路上的啟明堂創建於1899年(光緒25年),初稱「明德堂」,奉祀五公菩薩;1903年(光緒29年)因舊城城內武廟荒廢,將廟內關公神像迎回堂內奉祀,同年改稱「啟明堂」,逐漸演化成今日格局。

▼五公菩薩是志公、唐公、朗公、寶公、化公五位菩薩,有牌位(圖後)無神像。
DSCN1242p
民國42為紀念孔子作春秋、關公讀春秋,興建了春秋御閣;民國67年建成五里亭,作為送迎仙佛的儀站;民國71年又興建觀音騎龍聖像-這些都是蓮潭觀光攬勝的亮點,遊客絡繹不絕。

現在的啟明堂主祀文聖孔子與武聖關公,融合了儒道釋三教信仰,在舊城宮廟中獨樹一格。啟明堂的「扶鸞」科儀頗具特色,除了堂內各組織成員由扶鸞產生外,每逢農曆三、六、九日,依例舉行扶鸞儀式,降鸞宣講佈道,淨化人心移風易俗,既發揚傳統倫理道德,也闡釋了宗教的正信精神,值得推崇。

「鸞」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五彩神鳥,平常不開口,但只要開口便會帶來驚喜,彷彿預告吉祥將要來臨,所以「鸞」被視為吉祥的鳥類;又一說,人見到牠就會天下安寧,所以「鸞」就是安寧,「扶鸞」是扶得天下安寧,就個人而言,「扶鸞」是為自己求得平安。傳說中「鸞」也是西王母的使者,負責傳達神諭。所以,「扶鸞」是神與人溝通的儀式-神佛降駕,鸞生在寧靜中產生靈覺感應神意,傳達聖諭。道教信仰中,「扶鸞」或「扶乩」也是一般信眾向神明問事解惑的管道。

啟明堂扶鸞儀式的執鸞人員,包含正鸞生、副鸞生、唱生二人及錄生二人。如下圖(左側)正鸞生以右手,副鸞生以左手共持Y字形桃枝柳筆,將感應到的神佛意旨揮動成字,由唱生依字跡唱出,錄生抄錄成文章,最後對訊息做出解釋。鸞生必須是品德良好、神清氣明之人,經過一段修身養性的刻苦歷練,因緣具足,才能成為神佛代言人。
DSCN1286
DSCN1298
今年三月二十五日(農曆二月初六)扶鸞時,神諭如下:
「萬姓同族一家親,人在世間如奕棋,為求化善邪歸正,始可安然克勉身」
相關內容在下次(農曆二月初九)扶鸞後,由講師對堂生宣講,勉勵眾人即知即行努力實踐。全體堂生屈膝盤坐,恭敬聆聽。
DSCN1352
▼除了扶鸞儀式,啟明堂每年遵古禮所作的春秋二祭,也頗具特色。春祭農曆二月十五日舉行,秋祭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典禮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下進行,沒有陣頭,沒有鞭炮,僅有悠揚的聖樂伴隨著信眾敬天畏神的虔誠,相較於一般廟宇的熱鬧喧嘩,別具風格。
DSCN1389
DSCN1422
先民唐山過台灣,帶來了原鄉信仰,在漫長歲月中,各宗派不斷融合與衍化。這些信仰淨化了人性,也撫慰了人心。百年來,舊城城池雖殘破荒廢,但神明護佑鄉土的信念,卻依然深植民心。啟明堂和舊城內其他源遠流長的寺廟,都是歷史的見證。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 見城體驗工作坊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5
  • 累計人數:293993
  • 發表文章:127
  • 相片數量:1152
  • 回應數量:4
  • 網友按讚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