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新北市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6
  • 累計人數:114590
  • 發表文章:0
  • 相片數量:855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陳秀美  
聯絡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181號  
聯絡電話: 02-2670-0818  
傳真電話: 02-8678-0011  
特色快照
第三十一期鶯歌社區報 

「北投燃土炭,鶯歌燒碗盤,大溪滷豆乾,三峽出鱸鰻」 ….台灣諺語
---------------------------------------------------------------------------------------------------------------
從早期流傳的諺語,鶯歌以出產陶瓷聞名於世。鶯歌位於大台北盆地南端,為丘陵地形。早期的鶯歌主要生產茶葉、蔬果農產品。但隨著工業發展的腳步,改變了鶯歌的主要生產結構,由農業逐漸轉型成陶瓷工業。鶯歌始做陶燒約於清朝嘉慶八年(1804年)在鶯歌大湖地區開始,主要生產水缸、陶甕等生活用品。日據時期的鶯歌煤產量佔了海山郡的二分之一(海山郡包含中和庄、土城庄、三峽庄、鶯歌庄等地),土質穩定加上煤礦生產與交通運輸方便,鶯歌製陶業便開始嶄露頭角,雖然擁有如此多的自然資源,但初期仍不受當時政府青睞,窯燒及製作的技術先移植到北投、苗栗、南投,陸續發展出「北投燒」、「南投燒」、「苗栗陶瓷娃娃故鄉」等各具特色的陶瓷文化(註一)。

民國四十年代末「北投燒」,許多窯廠的生產與運作不得不受限於環保問題:如採土、工業廢煙等,而陸續停產,許多的人力資源及設廠技術便移轉到鶯歌,民國五十年代正是鶯歌陶發展最為蓬勃的時期。當時民間流傳「土絞水,一塊賺人九角多,賺錢像賺水,鶯歌人像土匪」(閩南語發音),由於鶯歌地區的窯業發展快速,煙囪如春筍般林立,加上當時窯燒媒材以木材及煤礦為主;每當天氣晴朗時,整片天空被煙塵籠罩,閩南話稱「ㄧㄥ」;雨天時,空氣中的煙塵隨著雨水降落地面而到處泥濘不堪,閩南話稱「ㄍㄜ」,所以「ㄧㄥ ㄍㄜ」成了鶯歌地名另一種詼諧的稱呼。種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造就鶯歌成為台灣的陶藝之都,並非偶然。 鶯歌迄今已有兩百餘年的製陶歷史,陶博館為此安排一系列活動,包括:阿泥一日遊、尋找鶯歌老照片、鶯歌製陶歷史徵稿、以及十月份的鶯歌陶瓷嘉年華等,透過實際探訪、製作、田野踏查等方式,將鶯歌更多精采的人文歷史,介紹給更多的”喜陶人”,透過實際參與,延伸出更多的實際經驗而非只是耳聞口述。

三鶯俗語漫談
台灣諺語流傳近百年,有如「北投燃土炭,鶯歌燒碗盤,大溪滷豆乾,三峽出鱸鰻」,反映出鶯歌陶瓷產業特性與三峽河流帶來的物產。
從早期流傳的諺語當中又以鶯歌特產陶瓷相關語居多,如(閩南語發音):「土絞水,一塊賺九角多,賺錢像賺水,鶯歌人像土匪」,
象徵鶯歌窯業發展之迅速。三、四十年前四角囪林立,當時窯燒皆以木材或煤礦為主,每當天氣晴朗,整個天空被煤灰煙塵籠罩,
閩南話稱「ㄧㄥ(坱)」;下雨天後空氣中煤灰隨雨水掉入地面,到處泥濘不堪,因此閩南話稱「ㄍㄡ(勾)」,
所以「ㄧㄥ ㄍㄡ ㄧㄥ ㄍㄡ,ㄧㄥ ㄧㄥ ㄍㄡ ㄍㄡ」成了鶯歌地名的另一種詼諧稱呼。
『三工好天就扮戲,三工落雨就借米』形容鶯歌五、六十年前燒陶業者以蛇窯燒木頭燒陶,受到天候影響會有不可預期的結果,於是
以看老天爺臉色吃飯的情景來象徵燒陶業者的無奈。
1685抵達三峽的居民,以福建泉州府安溪人為主。
最初,在三峽的山地種植柑桔,強悍、團結出名的安溪人,
待根基穩定,將客家人趕至中壢,並先後參與
1853 艋舺的頂下郊拚,
1859 新莊的漳泉拚鬥,
稍後將漳州人趕到桃園,
留下「鶯歌出碗盤,大溪出豆干、三峽出鱸鰻」的俗諺。
這就是安溪人為擴張權益的生存悍衛戰爭記錄。

有機生活,從厝邊開始!
有機,小農,共同譜成「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

社區支持農業(CSA),簡單來說,就是社區居民支持在地的農產品,尤其聚焦在「力行有機栽培的小農」身上。

摒棄化學肥料與農藥,雖然讓蔬果賣相不佳,卻讓土地得以喘息,讓水源空氣都純淨--這是在保持自然,也是在關照社區的生活環境,更是與健康親近最不費力的基本功。

所以,“產地直銷”落實在「社區支持農業(CSA)」的做法上,最貼切的方式就是“在地生產,就地購買”,沒有剝削與壟斷,讓社區居民成為養育這些自然農場的支持者,也讓農耕者成為健康食材的供應者。

互助,認同,安全,永續─這些都是社區支持農業(CSA)的基礎與回饋,相互循環,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近年來,社區支持農業(CSA)不僅在生態農法上,也在農糧危機、回農青年的議題上被廣泛討論著;試想,不用捨近求遠,在我們的盤飧中,這些無毒的食材都與我們比鄰而居;也不用煩惱哪天食物不夠了,要花好幾倍的菜金才能呷飽--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幸福?!正因為不是以完全利益做為出發點,所以,更值得信任與扶持。

讓農田有人耕種,讓子孫可以回農,讓農物可以自然成長,讓食物的品質能被保障--民以食為天,為了留給下一代真正的富有,國內目前已有社區率先發展有機栽種專區,著名的有台東縣池上鄉的萬安社區、富興社區;南投縣中寮鄉的和興村、溪底寮;苗栗縣後龍鎮灣寶社區、苑裡鎮的火炎山社區;嘉義縣嘉義市的頂庄社區;屏東縣恆春鎮的龍水社區;臺北市內湖區的白石湖社區、北投區的十八份社區……等等。

而為了協助農民與消費者「直接發生關係」,目前國內也已發展出「有機農民市集」,除了服務鄰近的社區居民外,這些市集也十分樂意與外地遊客一起分享有機耕作的心得--假日得閒的時候不妨去這些市集裡走動一下,享受充滿“新鮮感”的購物樂趣。

社區小故事
找不到符合查詢條件的資料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