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鸚哥石文化夢想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4
  • 累計人數:114622
  • 發表文章:0
  • 相片數量:855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陳秀美  
聯絡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181號  
聯絡電話: 02-2670-0818  
傳真電話: 02-8678-0011  
關於我們
第一期鶯歌社區報
2006-11-04
成發居
【小檔案】大正8年(1919)由陳發興建的「成發居」,建築形式是以五開間四合院為主,並在鄰接文化路的正面設有亭仔腳,內進還有閣樓,顯現由農村生活到市街生活的機能轉換。人稱「發伯」的陳發老先生,原本是在「石頭溪」柑園一帶,經營碾米和建材生意,後因大漢溪氾濫,遂於文化路上興建「成發居」,經營碾米廠和米店的生意。
【建築特色】清水紅磚砌成的拱門造型亭仔腳,富有早期荷蘭建築風格,立面牌樓及女兒牆也相當具有特色,不少遊客駐足留影,陶瓷老街入口牌樓即依此亭仔腳仿製。地面鋪磚是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所燒製的「TR磚」,由於產自松山(舊稱錫口),也有個別名叫「錫口磚」。
【註記】成發居屋齡已高,雖在九二一及三三一地震後倖存,但因颱風侵襲出現傾圮,加上鎮公所有意拓寬道路,大宅院「成發居」正在時空環境變遷下,等待有心人士的保存和關心。
【路線指引】位於文化路235號,鶯歌火車站文化路出口出站後右轉,步行約3分鐘。


汪洋居
【小檔案】目前鶯歌老宅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汪洋居」,是余海惷在大正5年(1916)所建。余海惷生於中湖里的余厝,繼承其父余振塗的土人間(碾米廠),從事米穀大盤交易,以「余合興」為字號 。余海惷乃余家來臺第十支的一支,自中湖余厝搬至文化路,建「汪洋居」。 余家以農業為本業,除了購買田地種稻外,也開設碾米廠、販售稻米加工品,並將鶯歌出產的米賣到中國大陸或日本,對鶯歌農業很有貢獻。
【建築特色】汪洋居有著傳統老宅院的進深,但綜合了許多建築風格,如西式風格的建築。汪洋居是鶯歌最早出現的二層西式洋樓,一列八棟。汪洋居立面受巴洛克風格影響,有美麗的泥塑假山面牌樓,上有融合中西式紋飾,山頭上還立著青葫蘆,門楣及牆柱偶見雕花,窗有雨棚,立面上的四個圓甕上則均裝有避雷針,相當考究。
【路線指引】位於文化路279號,鶯歌火車站文化路出口出站後右轉,步行約3分鐘。


益成記
【小檔案】匯集眾人的力量,使鶯歌原本分散的傳統小窯場,以合作方式展開企業化經營的推手是「益成記陶器製造所」,其中主要的靈魂人物是創辦人陳斐然(1877-1942)。益成記成立於1924年,以生產水缸、陶管、花缽等日用陶器為主,先引進新技術、新機器及各式原料,並延聘福州師傅以手擠坯方式製作大型陶器,並開發新式產品,為鶯歌製陶注入新活力,也漸漸成為鶯歌首屈一指的窯場。除出售自家產品外,益成記也經銷鶯歌大部分的陶瓷,與進口陶瓷原料轉售業者。當時益成記門口的輕便軌道,整日運送鶯歌沿線的茶葉、木材、煤炭和陶器,來來往往好不熱鬧。軌道的經營者正是陳斐然家族投資的「成福輕便軌道公司」,而負責鐵路運輸的「義方運送部」,同樣屬於陳家產業。就這樣,所有鶯歌窯場所燒的陶瓷,都先集中到「益成記」,再銷售到全臺各地。益成記掌控了整個鶯歌陶瓷上下游產業,支配當地陶瓷的產銷秩序,對鶯歌陶業整體的提升,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益成記原位於文化路上,2003年10月拆除。
【家族故事】益成記家族原本務農,後來以陶瓷業發達而成為鶯歌富庶家族之一。先祖字成章,臺北縣人,飽讀詩書。他儒學醫理滿腹,因此教授漢學,開設「化德齋」,並懸壺濟世。1900年代開始,陳家從農業轉向工商業發展,投注心力關注地方事務。子孫陳斐然於1920年受推舉接任「鶯歌信用組合」組合長,協助整合同業間的小廠或小單位,共同販售具地方特色的物產,如磚瓦、陶器、茶葉等。1921年陳斐然更與當地製陶業者成立「尖山陶器生產販賣組合」,進一步以陶器為主要營業項目。由於成效卓著,吸引更多人加入製陶行列,陳斐然於1924年成立「益成記陶器製造所」, 以經營者的角度,推動鶯歌陶瓷產業的發展。後來,陳斐然將事業傳給兒子陳義方,在地方上持續扮演領導的角色。

福德宮
【小檔案】福德宮興建於清末,位於東鶯里,成立以來即為東鶯、西鶯、南鶯、北鶯、中鶯、建國等各里的信仰中心,是目前鶯歌鎮唯一祭祀圈「跨里」的土地公廟,也是鶯歌最早的土地公廟,其他土地公廟皆自此分香出去。 福德宮除了土地公公外,也向三峽祖師廟分祀了清水祖師,一同保佑鶯歌居民。
【小故事】因為祭祀清水祖師的關係,早年正月初六都會在廟埕擺滿了大豬公慶祝誕辰。福德宮裡因供奉其他神祇,廟方特別在供桌下方擺有負責保護神明的「虎爺」,是一般土地公廟罕見的特例。
【路線指引】位於鶯歌鎮文化路325巷。

農會穀倉
【小檔案】大正6年(1917)鶯歌信用組合成立後,為替當地農民服務,以清水紅磚及檜木等建材興建碾米場,將農民收成稻穀碾製成精米。光復後,增設輸送帶的配置,使整個運送更為流暢。在農耕技術及稻米品種不斷改良下,中南部碾米場為提高產能,一一擴建並新增機具,但鶯歌農會碾米場則保存當年設備與規模,碾米設備迄今仍可運作,成為現今全臺最古老的碾米廠。
【建築特色】碾米廠外有清水紅磚砌成立面,有著強烈的日系建築風格。內部三層穀倉設計除有檜木製的門窗及樓梯,穀倉中區隔出七個區塊,每個區塊的正中央還設有一根長柱型中央竹煙囪,以保持通風,讓碾好的精米久放也不致發霉。
【註記】日系的建築風格在灰灰的水泥覆蓋下,仍然不能掩蓋其日系色彩。碾米機、竹煙囪,在今日文化資產保存的呼聲下,都是有心人士亟力爭取的寶貴資產。
【路線指引】位於農會(文化路173號)後方。
古鐘樓

【小檔案】文化路基督教貴格會的後山上,有一座清末時建立的古鐘樓,乃紅磚砌成。以前通訊設備不發達,於是鐘樓扮演很重要的警示功能,在地方發生火警等危難時,即敲打鐘樓裡的鐘,廣播民眾以求救援,除了鐘樓盡忠職守外,民眾聞聲相助,亦充分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後來鐘樓的鐘改作電子警報器,俗稱「陳水雷」。最後,現代化腳步急趨,警示功能被警察局的擴音器所取代,鐘樓也卸下警報的任務,留下建築供後人憑弔。


謙記商行
【小檔案】謙記商行是由炭礦創始人林添富於1921年所建,是大豹煤礦設在火車站旁的辦事處 。謙記商行位於目前鶯歌新火車站建國路出口附近,但原址已改建。當年三角湧地區共有海山、三峽、大溪、成福、大豹、湊合、五寮與白雞八大礦,皆由隸屬大豹炭礦事務所的謙記商行負責運輸行銷。
【建築特色】謙記商行為鶯歌地區唯一巴洛克式洋樓,大門上有「大豹炭礦事務所」提字,立面山牆日式勳章紋上則鑲有「林」字,整體風格頗為典雅,沒有繁瑣的裝飾,簡鍊的線條、細膩的雕工、紋路以及防煙窗戶構造,散發古典建築風格的理性美感。
【產業興衰】 過去用火車運輸煤礦,日本時代鶯歌車站的貨物運輸量很高,是三鶯地區及北部煤礦的重要轉運站,一度鶯歌火車站的貨物吞吐量曾高居全省第二,僅次於彰化員林火車站。(臺灣省礦業編纂委員會)1960年代瓦斯窯、電窯興起,讓原本「陰陰膏膏」的鶯歌天空頓時晴朗起來,卻使煤礦業者從此陷入陰霾。1971年大豹煤礦轉讓給三峽蘇水木,改名為利豐煤礦。爾後,謙記商行荒廢又遭祝融,景象殘破,1997年正式停產,成了遊民集聚棲身場所。
【今日景況】2004年4月間,謙記商行地上物遭地主雇怪手拆除,片瓦不存,只剩下火車轟隆轟隆之聲依舊不變,炭礦業者昔熇今涼境遇,令人低迴。
【註記】由於礦產幾經異手,又遭祝融之災,土地權目前屬陳姓人家,但地上的主人不明 。
炭埕
【小檔案】清同治12年(1873)鶯歌一帶開始挖煤炭,自成福輕便軌道公司(1914年)成立後,鶯歌火車站成為煤礦集散中心,位於車站北側不遠處的炭埕,則成為各個煤炭事務所囤放炭土的地方。
【產業興衰】1970年代以後,鶯歌多數窯場陸續改以重油、瓦斯、電力作為燃料,衝擊煤礦業的發展。1984年間,連續傳出海山、煤山及海一煤礦三大礦災,奪走268條人命,給臺灣煤礦業致命一擊,鶯歌車站炭埕也產業地圖消失。
【路線指引】位於鶯歌舊火車站前方,但已難以找到正確遺址。

四角窯
日治期間引入的四角窯,對鶯歌製陶技術產生決定性影響。業者捨棄柴燒的蛇窯,改採煤燒的四角窯,以製成質感較為細緻的陶瓷器具,但四角窯因需加強抽氣所造成的空氣污染,讓早年鶯歌成為天空灰暗的「黑都」。

四角窯的火路屬全倒焰型,窯中火焰由上往下逆向而行,竄燒到地下煙道後經由煙囪排出,火焰流展比半倒焰型的包子窯、登窯效果還好。四角窯雖然火力均勻,但加強抽氣的結果,導致四角窯煙囪又大又長,甚至還有一窯二煙囪情形,而這一支支四角窯大煙囪,也妝點出鶯歌早年特有的天際線。

爾後,隨著隧道窯與電窯問世,加上民國五十七年政府禁燃生煤,舊式窯爐紛紛被淘汰,煙囪陸續遭到拆除,污染鶯歌空氣最遽的四角窯也幾乎拆除殆盡。

目前中正一路與文化路口附近的「合興窯」保留二座四角窯煙囪,窯身尚稱完好﹔另在陶瓷老街附近也仍殘存一根四角窯大煙囪,訴說著當年經歷過的那段美好時光。

【四角窯的製陶】
四角窯以其外形為四方形而得名,又稱「角窯」或「四方窯」,因為以煤炭為主要燃料,所以也稱「煤炭窯」。窯爐煙道在地下,經由地下隧道連接煙囪排氣,燒成溫度比較高,約1120~1250℃,主要用於燒製溫度比較高的碗盤、耐火磚、與磁磚等。日治時期原以煤炭為燃料,光復後改燒重油。四角窯的出現,使得台灣的窯業脫離中國傳統的影響,是台灣窯業走向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