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社區通粉絲團
會員中心
RSS 訂閱
常見問題
加入最愛
:::
:::
:::
搜 尋
社區故事館

土溝農村的景觀營造美學初探

發布日期:2014/08/27

土溝農村的景觀營造美學初探

文‧圖/呂耀中(土溝農村的景觀營造美學初探)

我們先不討論什麼是美,畢竟哲學概念抽象艱澀。也別急著落入二分法的美醜認定,因為社區的景觀營造,除了最後的空間成果之外,過程中的參與經驗與集體成就,並無法理性、科學、客觀地轉化成非參與者的感知,即便是透過動人的故事傳頌。因此本文將試著拋開主觀的「感人小故事」,整理土溝十幾年來有限的實作經驗,以景觀改造的方法角度切入,並藉由數個營造案例輔佐說明,提供各位思考農村景觀美學。

藝術創作會因當下主、客觀因素而有差異,卻也有不約而同之處,我們透過創作來分享在地或有富有深義的情感與意識,同時也傳達與展現了創作者個人或群體的記憶。透過磚、石、木、鐵……等材質,加以砌、刻、磨、繪……等技術工法,逐步構築在社區空間中,形成社區景觀。具體來說,每個營造點的形成,大致都會蘊含幾個思考,在此概略的將其分為三個大面向-人、產業、文化。

在「人」的面向上,我們所關心的是當下農村生活的使用行為,並藉由營造的過程及成果,描繪居民對社區發展遠景的想像,如半戶外休憩場所、樹下空間、街道上的站牌裝置等,便是將居民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具體化實踐成景觀空間或裝置藝術。而空間中的家具與器物,更是透過長時間的使用行為觀察而設計出來,它並不拘泥於特定的品味或美學標準,而是在不同觀賞者的眼裡與心底,勾勒出居活在此的人們輪廓。以鄉情客廳的泡茶空間為例,桌椅的配置到主客的對應關係,會間接影響談話的氣氛,椅子的高低尺寸,則反應出「坐」姿的習慣。農村的阿伯有別於都會辦公的坐姿,在家具設計中特別列入考慮,像是翹著腳、盤坐、斜躺、蹲坐……等姿態,不同於學院派人體工學的尺寸考量,讓我們的椅子有更多可能性,椅子高度、椅面寬度、椅背斜度皆依照真正居活在此的使用者需求所設計。

1

1.土溝一景

再以散置在街道上的站牌裝置為例,創作此站牌時,村裡並無公車經過,但我們觀察到,清晨時學童們會在幾個集合點等候校車接送、傍晚時居民會提著垃圾袋在某些街頭小點迎送垃圾車。這樣日常的生活形態給了我們靈感,於是幾個校車與垃圾車的暫停處,成了我們創作站牌及候車椅的藝術裝置之點。站牌裝置上貼滿了居民參與營造過程的影像,展現也鼓舞著居民不忘營造參與時的熱情與理想,而候車椅則讓居民在等候時能獲得舒適的悠閒片刻。

以「產業」為思考面向的空間營造,是一種藉由創作讓產業地景更有意識「被」看見的手法。以〈坐十分鐘的陶淵明〉為例,泥塑及馬賽克拼貼的桌椅看似創作的主體,然而其設置靈感來自於作品背後一望無際的稻田,及遠方大棟山所構成的農村地景。再以散佈於村中的田邊休憩設施為例,雖然營造的是空間裝置,原本在設施背後的農田景觀,卻是設置構想中的主體。在這裡用畫作與畫框來做比喻,美術館中的畫作是美感傳遞的主體,我們認為,在農村的藝術裝置,便正是田園地景的畫框,讓農村風光更明顯的被呈現出來。

2

2.坐十分鐘的陶淵明,靈感來自背後美麗的田園地景。

而在「文化」面向上,一般社區文史資料調查的成果,經常以紙本內容為記錄與展現,但在土溝我們習慣利用傳統的材質重新創作,或者將過去的生活記憶透過創作的方式重新詮釋,除了挖掘村中歷史的事件或情境之外,更能直接保留美好的事物。社區街道上的彩繪及馬賽克拼貼,其實是在田野調查時,發現在水泥尚未普及的年代,家家戶戶皆以籃仔花(朱槿)作為綠籬,因此我們將此元素透過不同手法,呈現在沿街的空間裝置中。我們也曾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無意間找尋到過去廟裡節慶所錄製的VHS錄像,也曾在村中各家戶蒐集黑白結婚照片,而這些歷史影像也成為了空間裝置的創作素材。另外像是鄉情客廳中的〈兒時記趣〉,便是在水環境規劃的參與式工作坊中,聽老一輩的居民提到孩童時期在水岸邊的跳水、抓魚、打水漂的過往樂事,由他們繪製出記憶中水岸邊的青蛙、蜻蜓、螢火蟲圖像,再由藝術家以石浮雕形式展現的集體創作。

3

3.兒時記趣是藝術家與居民共同參與的創作成果。

以人、產業、文化三大面向共織的景觀構成,是我們不斷反覆使用的設計方法,再結合空間營造過程中居民參與的感性因素,也就是本文開篇時提到的感人小故事,更能讓空間裝置充滿人性及獨特性。這樣功能性與藝術性併行共重、相互協調的景觀規劃方式,能讓空間物件充滿動態與能量、清晰且生動地傳達空間意識與情感,並充分體現出景觀營造之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