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社區通粉絲團
會員中心
RSS 訂閱
常見問題
加入最愛
:::
:::
:::
搜 尋
主題推薦專欄

回顧九二一地震15周年的一些觀察

發布日期:2014/09/29

回顧九二一地震15周年的一些觀察

文‧圖/楊玉如(台灣社區重建協會監事)

 

台灣從十五年前的九二一地震之後,似乎就開始了三年一小災、五年一大災的窘境,透過電視新聞畫面,災難的場景就在台灣島上輪流地發生著,一下是颱風、一下是土石崩塌、現在還有氣爆、空難,無論天災還是人禍,從不曾間斷,如果把這些大大小小的災難影像剪輯出來,應該堪比好萊塢的災難片了,而他卻並非電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發生在我們周圍,帶走的是我們在同一塊土地上生活的,或許認識或許不認識的親人、朋友。


    很多人都說台灣人是健忘的,災難來時呼天搶地的悲傷、哭泣,社會各界捐款也慷慨湧入,媒體名嘴忙著追究政治責任,官員負責任的趕緊下台以示負責,雖然經常轉身又是另一個官了,但是誰在乎呢?忝不知恥的官員會對著媒體說:「下台不能解決問題,我要面對問題,負起責任…」,或許這樣也不見得比較無恥。就這樣,災難一直來、名嘴不怕沒題材、民眾愛心持續保溫,從這角度看,整個台灣社會似乎充滿著活力與愛心。但較少人關心自己的捐款做了什麼?誰受惠了?也似乎沒人關心受災的這些民眾生活究竟步回正軌了嗎?


    這幾年重建議題不少,我們也有專責重建工作的行政部門,從房舍硬體、文化重建、生活重建、產業重建乃至心靈重建…等等都有,但真正該重建的或許是我們面對土地、面對大自然的態度和價值觀。


    這些災難讓受災者深切反省,所以重建區居民不得不,或者說比較願意接受新的思維,去改變想法、改變栽種方式、嘗試新的產業的可能性、甚至嘗試新的生活方式…等等。然而對於捐款的一般民眾而言,究竟會改變什麼嗎?除了坐在電視機前與媒體名嘴一起檢討政府,彷彿這些事情會發生,除了政府失責之外與我們別無關係。這是我們社會集體的困境,不是責怪誰就能解決的大哉問。

 

1 1

1.九二一地震五周年時在東海藝術街開設的「go-in桃花源社區產業平台」實體商店


    九二一地震之後,許多重建區的社區在專家學者、政府部門的協助下成立工坊,試圖發展少量、手工、天然的手工藝品,包含植物染、編織…等等;部分社區開始嘗試產地直銷,希望透過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信任關係,讓消費者因為認同生產者的種植方式而直接跟產地購買;另外也有部分社區開始推動產地體驗遊程,希望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行農事體驗…等等,這些在十幾年前進步的想法和實驗性作法,並沒能持續太久,在重建區光環消退之後,訂單跟著下滑、產業也紛紛凋零,如今仍然存在的屈指可數,他們也面臨多次轉型與調整,其中辛苦想必不足為外人道。從觀察這些過程發現,會讓台灣社會大部分人願意捐款、買單的是同情心理、是一次性的捐款,從災難發生、理解災難發生的來龍去脈、認知社會氛圍、評估自己財力和各種狀況、選定捐款機構、捐款,對大部分台灣人而言這件事就此結束。財團大老闆除了賺得名聲、可以免稅,沒聽說有因此而決定放棄哪個開發案或是改變生產方式。

 

2

2.清流部落茹泹工作室的社區媽媽織布情形



    這些實驗性做法的失敗,經過十幾年回頭看,與其說社區、政府不懂做生意所以因為缺乏經驗而失敗,不如說是社會大眾對於新的價值觀需要更多時間才能接受。不論是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天然材質的染織工藝品或是尊重社區為主體性的公益小旅行,這些代表的都不僅是一種「商品」而已,是購買一種認同一種價值。購買行動背後,消費者帶走商品,生產者因此而能繼續在這土地上用他們友善土地、友善自然的方式生產,這就是一種善的循環,也是重建區、甚至許多社區想要努力嘗試的方式。

 

3

3.串聯重建區社區共同出版的「go-in桃花源旅人手札」

 


    十五年前的九二一地震發生時,我仍是埔里暨南大學的學生,畢業後投入台灣社區重建協會工作,一晃時間已經過了十幾個年頭,參與社區重建、社區營造的過程,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塊土地、找到自己與土地的連結、並有機會重新理解這個世界,原本斷裂的許多東西有機會重組,參與重建的過程中我也重建了自己。在九二一地震十五周年之際,回頭省思這一切,感謝這塊土地的培育,也停下來思考自己所能回饋土地的可能性與行動。


    在全球化浪潮下資本主義的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無力抵抗這浪潮,僅能思考如何才能創建出一方天地,維持在地生產、在地生活的特殊性,或是說在愈全球化、同質性愈高的時代裡,如何讓在地文化成為我們的競爭優勢,而是因為價值、文化的認同而願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