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讓新港人以新港為榮—用守護家鄉的心,跟全世界做朋友
發表時間 2023/04/27 10:50
登入

讓新港人以新港為榮—用守護家鄉的心,跟全世界做朋友

0
閱讀人數:558

1987年10月所創立的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為全臺第一個鄉鎮級的基金會,緣起於陳錦煌醫師邀請林懷民老師與其創辦的雲門舞集回鄉演出,到場欣賞表演的兩三千名嘉義鄉親讓眾人感動,林懷民老師捐出演出費作為對故鄉的回饋,觸發陳錦煌醫師為新港擔起守護責任的契機。

三十多年的歲月,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長期以在地行動照顧老幼生活,從藝文扎根到為公民社會而努力:早期推動嘉北線鐵道認養,合作打造「新港鐵路公園」;設立「新港閱讀館」、舉辦在地到國際性的藝文展演、藝術共融計畫,長年更與日本岐阜縣飛驒市進行豐富的社區交流;從公共空間美化到活化農會閒置倉庫為「新港文化館」;改造臺糖宿舍老屋為提供健康餐飲的「新港客廳」,並連結自家農場推廣食農教育⋯⋯數不清的行動樣貌,基金會的耕耘,讓新港人不僅是對家鄉更有認同,這些年打開的視野和深化的累積,於成立三十五週年時獲頒文化部第一屆社區營造獎之社造貢獻獎。

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35週年「複寫・新港」特展,結合不同世代、創作領域和生命歷程的「新港經驗」為主軸,表達新港映象,開展當天參與來賓共同合影(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為守護下一代,創立凝聚社區力量的平臺

創會董事長陳錦煌醫師描述起基金會成立時的時空背景,1987年7月臺灣宣布解嚴,社會展開與過往很大不同的解禁氛圍,農村轉型、經濟蓬勃,但也是傳統文化慢慢消逝、中南部民眾瘋賭大家樂的年代,大家的生活好似轉而依附在誘惑之下,衍生出下一代的教育及重新建立傳統文化價值的議題,在陳錦煌醫師與新港在地仕紳的倡議之下,期許透過基金會的成立,以民間力量來凝聚社區,他補充:「我常開玩笑說我有三個孩子,而基金會是我最小的孩子,一路走來,真的是我的心頭肉(臺灣閩南語:Sim-thâu-bah),會一直去想應該讓基金會如何運用各方面的力量,創立一個平臺。」

最早從守護孩子「希望下一代不要變壞」開始的初衷沒變,隨基金會的能量累積,影響力更加地寬廣,這個在社區成長茁壯的平臺,讓新港下一代或當下各種不同的專業,眾人的理想能透過這處平臺來實現,正是創會董事長陳錦煌醫師所盼望與持續實踐的,也是三十多年來重要的運作核心,而這一路不僅是返鄉執業的陳醫師奉獻所長四十多年,更是無數集體英雄的互相幫忙。

動員老中青三代義工齊力完成「三十起家雞・心想事成」入口裝置藝術(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以大眾利益為最大考量的核心運作

現任董事長陳政鴻提起基金會門口掛的匾額寫著:「公爾忘私」,是林懷民老師的曾祖父林維朝先生所題家訓,勉勵兒孫需以大眾利益為最大考量,匾額由林懷民老師致贈給基金會保存,陳政鴻笑談大家跟著陳錦煌醫師做事後都「吃到口水」,公爾忘私的精神在基金會運作的鐵三角:董事會、秘書處、現320位義工潛移默化著,他補充:「從來都沒有想過基金會做這些事情是要得獎,我們是發自內心為了地方好而做。」依著守護地方的心意推展每個行動,成功地建立起新港人對家鄉的認同情感。

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鐵三角:董事會、秘書處、義工(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從在地到國際,多元發展的社區行動模式

陳政鴻提到基金會的工作面向,一是「閱讀推廣」,2003年將民間捐款興建的社區文教大樓整修為「新港閱讀館」,提供親子、青少年與長輩共學空間,也是新港重要的文化中心,近年更以「行動圖書館」的概念,將裝載繪本、故事書的行動書車開進新港校園中。二是「藝文展演」,從當年嘉義縣尚未有任何文化場館的年代即邀請雲門舞集,現今邀請藝術家開設課程工作坊、在新港文化館辦書畫展、四季舉辦「新港四季風」市集活動,更辦過六場國際性展演藝術季,讓新港的大小朋友自然地接觸藝術文化的滋養。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陪伴親子、銀髮族閱讀學習(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新港四季風:從看表演的觀眾轉變為實際參與表演(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而「社區工作」中,聚焦近年社區的老化、少子化議題,像是在課後陪伴孩子,和政府合作進行「相信工程──社區關懷計畫」,在「環境教育」的面向則號召夥伴、社區長者一同在每週日上午六點,分散於新港三、四處進行打掃做「綠美化」,自己照顧自己的家園。基金會自有一處「1/2自然農場」,以友善耕作種植食材供應給「新港客廳」餐廳,也透過農場讓在地幼稚園到國高中的孩子進行農事體驗與食農教育。

1/2自然農場食農教育:國小教師帶領學童農事體驗(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除了從策辦大型國際展演活動中與美國、加拿大、法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德國、土耳其⋯⋯許多國家接觸過,另一個常令外界覺得不可置信的珍貴緣份是,自1994年起,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即因緣際會和日本岐阜縣飛驒市密切交流至今,無論是參與被聯合國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古川祭」,或是日本工藝師與高校生前來新港體驗交流,彼此都在為臺日社造累積養分,新港鄉與飛驒市更在2017年正式締結為友好城市,如此的交流,也讓基金會成為一處國際教育的平臺。

日本岐阜縣飛驒市在疫情趨緩後的2023年2月再次到新港,並參訪培桂堂(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陳政鴻提到新港今日能呈現如此有活力、有文化底蘊的樣貌,得感謝行政運作上新港鄉公所、新港農會及新港奉天宮互相幫忙基金會的和諧關係,這在地方上十分難得,好比新港農會提供25號穀倉讓基金會作為「新港文化館」,2023年春天迎來第十屆的書畫展,從一個國中地理老師的興趣創作,成長至今有四十九位同好展出者,皆是一路的累積呈現。

 

防疫考驗三十多年來的經驗凝聚,進入數位轉型時代

近三年疫情期間,基金會發揮了其健康營造的能量,陳錦煌醫師在新港組成防疫行動委員會:「動員的力量還是在守護新港的概念之下,新冠肺炎的發生,考驗了基金會三十多年來所凝聚的經驗。」陳政鴻補充,基金會創意研發「防疫舞」,將防疫相關洗手戴口罩的知識規範放在簡易的歌曲舞蹈中,讓國小孩童學了回家教阿公阿嬤,更是透過基金會這個平臺,後續推廣到全嘉義縣、再到全臺,從防疫舞而來的契機,讓基金會透過網路時代串連與分享,也接續著後疫情世代,基金會將進入「數位轉型」,成為陳政鴻接下來要帶領基金會著重的另項工作,從平臺創造嶄新內容管道與全世界分享,將三十六年的社造經驗運用超越空間與時間的方式與全世界交流、連結各種社區創新工作的可能性。

「嘉義IN病毒OUT」防疫舞曲,透過教育處推廣至全縣國中、小學(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成為新一代回鄉青年與社區共學的交流平臺、創新平臺

從小就在基金會所經營的藝文養分中成長的徐家瑋執行長,畢業後回到家鄉服務,是令陳錦煌醫師、陳政鴻董事長感動的新港人改變,徐家瑋提到:「過去三十多年的基礎很重要,為新港營造了安身立命的家園環境,我覺得這會讓我們新的一代選擇回到地方。」從2017年起,徐家瑋帶領團隊開始做青銀合創的推動,邀請師資和新港青年一起共學,培養高齡照護種籽教師,至今以基金會為平臺已串連逾四十個社區夥伴。

新的一代回到家鄉,透過行動參與可以重新去觀察地方的議題、瞭解長輩的想法,轉化後再透過新的想法、新的方式延伸出後續的行動(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而長期進行的社區工作,單單是綠美化、環境改造也有其持續的行動意義。徐家瑋認為新的一代回到家鄉,透過行動參與可以重新去觀察地方的議題、瞭解長輩的想法,「我們可能會再透過新的想法、新的方式延伸出後續的行動。也同步捲動更多年輕人對地方的關注。」徐家瑋對於「基金會身為創新平臺也是交流平臺」的想望,它正是存在社區內,不分年紀一同共學、共好的機構。

 

從歷史場域展開對街道創生的想像

由基金會所營運的實體空間,2023年1月新開放了一處由林家捐出之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培桂堂」,也是林懷民老師小時候童年生活的所在,外地人來走逛新港又多了這處充滿故事的空間體驗。陳政鴻董事長提到,「培桂堂」甫開放參觀幾個月以來,迎來眾多外地旅人,首要解決的正是停車空間與動線的重新安排。「培桂堂」絕佳的地理位置,距離新港奉天宮不到一百公尺,而短短一百五十公尺長的老街大興路上,就有三座三級古蹟,如此富含歷史意義的場域,將是基金會期待的新港青年創生地之起點:「希望未來透過培桂堂,新港可以跟全世界做朋友!希望我們的孩子有夢想,不用小看自己,不只是從新港的角度出發,基金會做的事情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未來的發展有很多的希望。」陳政鴻充滿力量地說。

 

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簡介:

1987年10月,歷史給了臺灣,人神共同瘋狂的大家樂。以雲門舞集揚名世界的新港人林懷民老師,率團返鄉公演,激發在地的陳錦煌醫生,結合眾多的鄉人,創辦了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新港歷史的新紀元由此展開。在「希望下一代不變壞」的號召下,鄉親紛紛加入義工行列。新港人發揮「公爾忘私」的傳統精神,踴躍參與公共事務,眾人的智慧,眾人的血汗,矢志要把理想落實,要把「開臺第一村」的老鎮,塑造為新港新故鄉—一個和諧、健康、美好的公民社會。35年來,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經由以下八項工作,一步一腳印地營造新港社區:一、藝文展演;二、圖書推廣;三、環保綠美化;四、國際交流;五、社區關懷;六、文化資產保存與藝術薪傳;七、學習成長與健康生活;八、社區產業與社區發展。

 

(本文採訪編輯/黃怜穎)

本文審稿: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