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編織無論在實用及裝飾功能方面,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各式各樣的織品表徵了個人身分、地位與美感,也包含著族群精神內涵並展現族人創造力的生活智慧。經由傳統染色與織作的技巧解說,以及對傳統織紋的分類,呈現Truku族編織的多元價值與美感。在Truku族的織布文化中,織品的織紋與部落文化緊密結合。各種織紋都是族人開創的「文化符碼」,具有族人的文化表徵意涵,積極展現Truku族的審美觀、文化系統、宗教信仰及社會規範等。
Truku族擅長於幾何紋,意即將織紋織成菱形紋、直條紋、點狀紋、梯形紋、三角紋及橫條紋等圖樣。晚近更發展到將數字符號放入織品,出現文字作為織紋圖案。
太魯閣族每個部落的生命背後各有深奧而值得敬畏的心靈圖騰,具體而形繪於織紋上;它記錄著太魯閣族圖騰的文化、歷史、使命、傳承,它也是將來通往祖靈的護照。織布是太魯閣族婦女的專利品,從種植苧麻到織布成品,都不假手男子。否則會違反禁忌。除了一些粗重的工作,如到野外找染料(薯榔),織布器械的製作之外,其餘皆由婦女親自操作
太魯閣族傳統編織,其涵蓋著三個文化主題;首先是編織的物質生活概念,編織是太魯閣族群的女子必須習得的家庭生活技能,同時擅於編織的人,才能擁有在臉部刺紋的資格。其二是編織與靈橋的意涵,靈橋神話連結的主題係以紅色的手,來驗證女子擅織的證明,以及死後入靈界等多重意義。最後是擅織的女人係指會編織「菱形編紋」的織布技巧,而為傳統時期太魯閣族群女性追求的美好境界。
透過苧蔴節系列活動的開展,除了積極推動傳統文化工作外,最重要是呼籲族人自我省思,不忘追隨祖先的智慧及保存傳統祭儀,並能找尋自我族群的共識、凝聚人心,以提升族人更能成長與茁壯。本次活動結合鄰近Tuda部落(山里、崙山、平頂)等賽德克族人、社團、機關、學校等共同參與,從而產生對文化的凝聚與尊重,在歧異中能以多元、開放的胸襟相互包容,呈現部落傳統文化豐富的面貌。
日期範圍: | 陽曆 7月10日 ~ 8月20日 |
---|---|
聯絡電話: | 03-8841102 |
聯絡地址: | 花蓮縣 卓溪鄉立山村6鄰65-22號
![]() |
相關連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