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 絡 人 : 黃金燦  
聯絡地址: 苗栗縣後龍鎮大山里7鄰53-9號  
聯絡電話: 037-433116  
傳真電話:  
社區相簿
 
男主角西裝筆挺,女主角衣裙端莊,這該不會是結婚照吧!沒錯!瞧牆上的對聯及大家的穿著,可看出端倪,男主角不是別人,正是國立(屏東)內埔農工前校長蘇萬生先生在他結婚當天(民國51年4月4日;農曆壬寅年二月三十日)於家門口與父母親及兄弟等親屬所拍攝的全家福照片。註一:禮服、婚紗店是以後的產物(蘇萬得先生提供)
 
 
 
回應 (0) | 人氣 (543)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身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重孝道,講求慎終追遠,表現於行動上的便是祭拜祖先。自古以來,歷代都有掃墓的日子,雖然日期不一,但大約都在清明前 後,因為清明正是寒盡春來,萬物復甦之時,正可表示對祖先的崇敬。 臺灣自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後,許多舊時的習俗都漸為人們所忽視,但清明掃墓卻仍深受重視,各地墓園在清明前後,祭掃活動進入最高潮,山頭盡是掃墓人群,充份顯示中國人崇 尚孝道的美德及不忘本的精神。註一:盧氏家族打墓祭祖之情形 起柴頭:或稱「起車頭」,由已經出嫁的女兒或是外孫女,將婆家送來的五牲醴作為供品,如果死者的配偶已亡,牲禮則要成雙成對,若是配偶還在,牲禮只要成單即可。棺材的前面要有幾張桌子,把遺族所贈的五牲及外戚送來的禮物排列好,最前面的一張桌子要點上蠟燭並燒香。此時由孝男行三跪九拜之禮,其他遺族也要跪拜,拜完之後,喪主就跪在桌下,對外祖,女婿,孫婿跪拜加以答禮。「禮生」(司儀)要站在供物桌邊,主持禮儀,跪拜的人也要聽其號令,並指揮外祖,女婿,孫婿的三跪九拜。 早期婚喪喜慶宴客的時候,所有桌(四腳桌)、椅(長板凳)、大(木)蒸籠、雨帆(塑膠帆布)等均為鄰居互相借用(規模較大者甚至全村借用),鄰居也來『逗腳手』,搭布棚也只有以杉木或竹竿簡陋搭蓋,上頭再以雨帆鋪設遮蔭、避雨。註一:逗腳手即幫忙的意思。註二:陳玉坤先生提供-為故陳添發先生民國五十四年新居落成時所攝 民國65年的冬季同樣是結婚的場景,宴客的時候,所有桌(四腳桌)、椅(長板凳)、大(木)蒸籠、雨帆(塑膠帆布)等仍均為鄰居互相借用,鄰居也來『逗腳手』,搭布棚也還一樣只有以杉木或竹竿簡陋搭蓋,上頭再以雨帆鋪設遮蔭、避雨;所不同的是:新娘已經有白紗禮服穿、照片也由黑白照進步為彩色照、參加宴客的小朋友不再穿卡其制服了,這就是時代在進步。註一:男主角為黃松漢先生、女主角為陳素真小姐 男主角西裝筆挺,女主角衣裙端莊,這該不會是結婚照吧!沒錯!瞧牆上的對聯及大家的穿著,可看出端倪,男主角不是別人,正是國立(屏東)內埔農工前校長蘇萬生先生在他結婚當天(民國51年4月4日;農曆壬寅年二月三十日)於家門口與父母親及兄弟等親屬所拍攝的全家福照片。註一:禮服、婚紗店是以後的產物(蘇萬得先生提供) 民國五十年末、六十年初,本里大面積種植落花生,由於當時尚無採收落花生之機器,於是採收落花生時小面積種植之農戶,採取【放伴】(註1)之方式,大面積種植之農家,則是僱請南部之婦女或鄰庄(外埔)之婦女協助採收(註2),甚而有協助採收之婦女,於落花生採收完成後即下嫁本地庄嫁漢,成為本里媳婦之美談。註一:【放伴】即互相幫忙之意(張家拔完換李家…..)註二:當時南部及外埔均有類似整班或整團專門受僱拔花生或其他農事。 「有親去找親,沒親來找陳家珍」只要上了年紀的在地人都對這句話均耳熟能詳,後龍鎮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陳家珍就是大德源油行的大檔頭,由於當時每天需要大量黃豆煉油,供軍方使用,都是南部用火車運到車站,然後用牛車或併裝三輪車拉運,經過南龍里”狗洞” 到營盤前該工廠,可惜該油廠於民國五十四年因經營不善,虧空倒閉而結束營業。照片中人故陳根滕先生當年即是以併裝三輪車替大德源油行拉運黃豆維生。(陳莊謹女士提供) 【芥菜】過去是本里大宗蔬菜,農民在採割芥菜之後均需放置田裡經晒軟再行運回家中,經清洗後以萬能之雙手加塩巴搓柔後醃製成「鹹菜」,大山腳之「鹹菜」因是純手工,不論是苗栗、竹南、新竹均是商家之搶手貨,圖中大水缸即是農民以大卡車從大老遠的南投縣水里鄉(即水里坑之水里窯村生產)載回醃製鹹菜之容器。註一:以陶製大水缸為容器所醃製之鹹菜其品質好過塑膠桶或其他容器。(陳莊謹女士提供) 【牛】在農業社會裡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最佳也是最親密的伙伴,只要是農家均會建「牛欄」讓牠居住,並可收集牛糞當作肥料或晒乾當材燒及「回埕」。「回埕」早期農村晒穀場為紅泥巴地,每逢大雨後晒穀場被沖蝕的坑洞農民即以牛糞與泥巴攪拌後修補之。(洪溪圳先生提供) 七坐八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