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仔崙

2008-12-05
因山崙呈圓形地方人士因此稱之為「圓仔崙」,崙頂為欣賞海景極佳地點,亦是四0年代至五0年代牧童的天堂;崙腳則為日據時代強徵民夫挖掘「磅空」通往附近山崙砲台之磅空口。近年崙北被開挖,日漸傾頹,山形已變,甚為可惜;崙壁則佈滿了「沙貝塚」,它也正代表著在若干萬年前「圓仔崙」其實是沈在海底的;而位於崙東的「外埔仔察頭」,早期「老古石」四處可見,在民國四、五十年代,任由外地人開採殆盡,西部海岸難得一見的地形及景觀,消失無形,令人扼腕。
按:據地方耆老黃火生(民國九年出生)先生口述:日據時代日本人強徵民夫赴南洋從軍,許多人均有去無回,而某些與當時「保正」交情較好之家庭,其家中的男丁則可藉故免除赴南洋從軍,但仍需服勞役「挖磅空」。而「圓仔崙」腳之磅空就是當時挖掘的(該磅空目前已部分坍塌); 另據張洪柳(民國16年生)女士口述證實:「圓仔崙」腳之磅空確由某些與當時「保正」交情較好之家庭男丁負責挖掘,而女性則須負責將泥土挑出磅空外傾倒,洪女士15歲(1942年)時即被派參與「圓仔崙」腳之磅空挑土工作,至其17歲時磅空完成,18歲(1946年)時日軍投降,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