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苗栗縣後龍鎮大山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42
  • 累計人數:152352
  • 發表文章:13
  • 相片數量:594
  • 回應數量:4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黃金燦  
聯絡地址: 苗栗縣後龍鎮大山里7鄰53-9號  
聯絡電話: 037-433116  
傳真電話:  
特色快照
大山火車站 

大山火車站興建於日據時代大正年間(民國十年)至今已有八十餘年歷史,它屬鐵路海線火車站草創和風式建築,在台灣鐵路文化史上已不多見,在日據時代取當地地名為站名,稱為「大山腳驛」光復後,地名改為大山里,車站才更改為「大山火車站」,大山火車站最大的特色為日據時代的和風式建築,蓋的是「歐山式屋頂」,而兩邊有落水波,双層突出的屋簷可遮陽,加上建築全部木造,窗戶門檻都是土木杉建造,尤其特殊的「編泥牆」做為牆壁,而牆壁內以竹子,黃泥,稻草,石灰等攪拌而成,到目前為止牆壁的「編泥牆」仍然完好,形成一大特色。在早期往來於大山竹南間的挑擔菜販(以地方特產西瓜、地瓜、鹽瓜、芥菜…)尤其在西瓜盛產期,月台上「西瓜擔」更是蔚為奇觀,而隨著農業社會的漸漸沒落,往日繁榮的景象只留在人們的腦海中,大山火車站亦因業務清淡,於民國80年改為簡易車站。民國93年經苗栗縣文化局審查通過列入苗栗縣第8座值得保存之歷史建築。
註:在挑擔菜販全盛期,菜擔與菜販一樣亦須購票(以重量計)方可上車,菜擔若未購票於下車出站時將會被罰款。

社區小故事
靠海吃海 ~大山腳人牽罟討海
    2010/11/04 11:29 | 社區文史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在本地鄉老的口中,山和海是個相對的地方-海裡叫「海底」、海岸以上就稱為「山頂」,到田裡工作叫做「做山的工課」。準此,則早期的大山子民稱得上是「吃山又吃海」。

      從中港溪口到外埔石滬,平直的北埔海岸,乃是上天恩賜村民共「耕」的「大水田」,只有潮汐,没有水旱災。自先民拓殖斯土以來,即是農耕之外,另一個討生活的場所。他們既是種田的「做穡人」,也是捕魚的「討海人」,上山下海兩頭忙。但也帶來了雙重收入,除非「山窮海竭」,否則,互補之下,生活多了一分保障。

  民國六十年代以前,台灣海峽魚源豐沛。「牽罟」每網動輒以千斤計,甚至上萬。因此,這種捕魚方式,在本地歷久不衰。進入牽罟季節,一半以上的村民,移師海邊,另闢戰場,往往獲得豐碩的戰利品。魚貨賣錢,以給家用;分魚烹煮,「菜鹹」(配飯之菜肴)不缺,既是生活資源之所賴,豈敢不辛勤耕耘?

      如今,北埔海岸的牽罟捕魚,已然走入歷史,但在漫長的歲月中,它曾是大山里民重要的產業,也是四五十歲以上民眾難忘的回憶。撫今追昔,儘管潮流難逆,狂瀾既倒,但我們仍樂意描繪這段勞苦中充滿希望的牽罟情景,讓走過的留下痕跡,並使後生晚輩,了解這段曾與鄉民生計息息相關的歷史,並體會前人與大海搏門,艱苦養家的勇毅精神。

(一)與大海拔河-牽罟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生計篇~大山西瓜市集(大山站前廣場)
    2010/10/26 16:22 | 社區文史

明德水庫未興建前,大山區四里,除下大山腳有水圳灌溉,較多「穩水田」外,大都屬於沙質旱地,俗稱為「園」。因此,米糧嚴重不足,多數家庭,僅能以少數白米,掺入大量甘藷,煮成「番藷糜」、「番藷飯」,勉強餬口充飢。幸天無絕人之路,這大片沙質旱地,所產西瓜,皮薄肉厚,甜度高,口感佳,為盛夏消暑之極品,日據時代,即暢銷全省各地。只要瓜皮蓋上「大山」或「大山腳」戳章,就是品質保證,頗受顧客青睞與信任。

   民國四、五十年代,乃是大山西瓜之全盛時期,每天數十上百輛卡車載往各地,農曆五月至七月,大山車站前廣場,延伸到街道兩旁,成為北部的最大西瓜市集。每天數以百計的西瓜担,縱橫排列,待價而沽;各地瓜販蜂擁而至,爭相採購;運瓜貨車,南下北上,絡繹不絕,西瓜就這樣帶動了整個大山的活絡,於是乎,人潮、錢潮、消費潮,瓜農、瓜販之外,商家也分了一杯羮,生意就此起飛,地方因此繁榮造就了大山的黃金時代。且讓我們透過時光燧道,返回當時場景,一窺當時的買賣方式,交易情形,了解這個大市集的運作模式。

(一)疊西瓜擔:

為了賣得好價錢,西瓜裝擔,可要講究工夫,馬虎不得。通常是把西瓜放置在「米籃(挑穀子的竹籃)」裡,每籃視西瓜大小,放置若干粒。放置前,籃底先墊一層稻草,以防瓜皮刮傷,較小或瓜形不正皮有瑕疵者,放籃底不顯目處,然後在上緣豎立三粒,互相依拱(挑選大小相近,色澤亮麗之西瓜以美化外觀)。上面再橫放一粒最大、最漂亮的西瓜,叫做「疊頭」,如此便穩固又好看挑起來不會掉落摔破,又能賣個好價錢。

(二)買賣交易:

    西瓜担大約在八點鐘聚齊,這時瓜販開始遊走於各担之間,瓜農則站在担子旁招呼。瓜販覺得不錯之瓜担,就會更進一步審視大小、形狀、色澤等,並逐粒用手指敲一敲,或手掌拍一拍,聽聲音以斷定其成熟度,通常準確度達百分之八九十。滿意之後,開始討價還價,雙方談妥後,便挑往指定地點,等候秤重付款,若無人問津,或議價不成,只好挑回家中,明天再來。

(三)瓜園蓋章買賣:

   大主瓜農,嫌零担麻煩,且耗費人力及時間,乃約定瓜販前西瓜園,直接採購。價錢及各項條件談妥後,瓜販即踏入園中,選擇合乎約定條件之西瓜蓋上印章,先付若干定金,等候通知交貨日期(通常不會現採)。如此買賣方式,堪稱方便,但對瓜農而言,仍有風險-如遇西瓜大跌價或颱風大水,瓜販便寧願被没收定金,而不履行約定,瓜農也莫可奈何。

  

附記:西瓜裝載,需要有經驗的人,在車上負責擺放疊置,才能載得既多又安穩,車子搖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追本溯源~光復後大山地區的重大變遷
    2010/10/22 21:21 | 社區文史

我大山居民,祖先唐山過台灣,直接或間接定居斯土,以為安身立命之地。自來即以農漁為主,雖無優渥之地利,享受魚豐米足。然先民克勤克儉、吃苦耐勞上事老畜幼,養生喪死無憾。生於斯、長於斯,而安土守業,世代相傳。其間雖有政權之轉移,戰爭之波及,地震之災變,與夫颱風水旱之肆虐,幸未釀成巨災大禍,遭致家園殘破,流離失所。二三百年來,田野平鑄,山丘林園,大海潮汐,與村民緊密形成生活共同體。年年歲歲,世世代代,大抵若是。

及至台灣光復後,人口增多的壓力,加上民國五、六十年代的科學發達,工商業興起。農村逐漸掀起變化,由微波而致巨浪狂濤,排山倒海之勢,衝破舊藩故籬,影響既深且大,改變了大山地區的土地與人民。莫之能禦的時潮與趨勢,不管願不願意,都得主動迎合或被動順應。總而言之,時代變了土地變了,外表與深層,都起了革命式的鉅變。而無論稱之為,「功臣」抑或「禍首」,下列幾件大事或演變,乃是改變大山傳統與歷史的重要端源。

◎拓墾爭地,破壞生態

光復之後,大山地區人口激增,根據《後龍鎮誌》:民國36年至55年,大山里人口成長率百分之七十四,為全鎮各里之冠。(人口由一千三百四十六人增至二千三百七十五人)在唯農是賴的大山里,嚴重感到人多田少的壓力,不得不設法擴地增產。於是乎,保安林地以及山丘原野,成為覬覦的目標,大肆濫墾盜伐以闢田園,導致保安林日漸縮小,山丘原野千瘡百孔,沼澤地也填平無遺。加上燃料皆仰賴材草,堆肥也來自山上的落葉雜草,粗大筆直的樹木,又是免費的建築材料,因此,生態受到空前的破壞。

影響所及,海邊流沙日漸逼近,原本近海的濕地、草地以及「石頭仔坪」,都被綿長成丘的「沙母崙」所覆蓋。結果,海鳥不在於此築巢生蛋,雉雞從此不聞其鳴聲,不見其蹤影。在天空飛翔盤旋在大樹上築巢的老鷹,因無棲息地而飛走了。老鷹抓小雞,母雞勇敢護小雞的場景,以及家門口敲打竹箠,發出唷呵、唷呵嚇走,老鷹的聲音,成了老年人的回憶。野兔難得一見,貓頭鷹幾乎絕跡,更別說「石虎」了!年輕人也許很難想像,甚至不太相信,四、五十年前,本地也曾有這麼豐富的動植物生態。

◎工商興起,人口外移

民國六十年代,工商業興起,乃是改變大山地區的主要原因,成為切割新舊時代的巨斧利刃。從此以後,年輕人口大量外移,造成人口減少、老化;田園紛紛休耕、棄耕,農宅荒廢傾圯,造成了農村的沒落,農業從主業變為副業,甚至乏人問津。

北埔海岸的牽罟捕魚,由熟絡逐漸沒落,終至消失,只因為有漁利,也沒有人力,北境的山丘林野,早期人來人往,不絕於途,如今,牧童不見,也無人去撿拾枯枝落葉,還原了「落葉歸根」的自然現象,一片荒煙蔓草,人跡罕至,路徑掩沒,完全脫離了大山人的生活圈。

大山國小由鼎盛的三十班左右,逐年遞減,僅剩十餘班。大山車站,旅客稀稀落落,站前零星的商店,生意清淡。很難想像這裡原本是人聲鼎沸的市集街坊。種種的重大改變,都是工商業時代都市興起所致。

◎科技發達,環境汙染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13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