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火車站興建於日據時代大正年間(民國十年)至今已有八十餘年歷史,它屬鐵路海線火車站草創和風式建築,在台灣鐵路文化史上已不多見,在日據時代取當地地名為站名,稱為「大山腳驛」光復後,地名改為大山里,車站才更改為「大山火車站」,大山火車站最大的特色為日據時代的和風式建築,蓋的是「歐山式屋頂」,而兩邊有落水波,双層突出的屋簷可遮陽,加上建築全部木造,窗戶門檻都是土木杉建造,尤其特殊的「編泥牆」做為牆壁,而牆壁內以竹子,黃泥,稻草,石灰等攪拌而成,到目前為止牆壁的「編泥牆」仍然完好,形成一大特色。在早期往來於大山竹南間的挑擔菜販(以地方特產西瓜、地瓜、鹽瓜、芥菜…)尤其在西瓜盛產期,月台上「西瓜擔」更是蔚為奇觀,而隨著農業社會的漸漸沒落,往日繁榮的景象只留在人們的腦海中,大山火車站亦因業務清淡,於民國80年改為簡易車站。民國93年經苗栗縣文化局審查通過列入苗栗縣第8座值得保存之歷史建築。
註:在挑擔菜販全盛期,菜擔與菜販一樣亦須購票(以重量計)方可上車,菜擔若未購票於下車出站時將會被罰款。
「贌」字為台灣字,音讀如白話的「北」而略高(第八調),在舊文書契約中屢見,有承租、包攬之意,如「贌月」(包月)、「贌戲」(承包戲團演出)、「贌田園」(承租田園)「贌身」(賣身)、「贌戶」(承租戶)等。而「贌粧」即在庄中包攬理髪客戶,為早期台灣極為普遍的理髪模式。 農業社會,「錢水」不活,許多款項,均須等待作物收成,或豬隻養大賣出,方能支付。因此,咁仔店(雜貨店)、豬砧(豬肉攤)賒帳情形嚴重。理髪若是每次付現金,恐有困難,於是產生了「零剃整付」的贌庄方式。所謂「贌粧」就是全家人(或部分人)一整年包剃,數人頭以稻穀計價,大人每年十幾斤稻穀(時有調整),小孩減半或酌收,以口頭約定,無文字契約。稻子收成後,派人到家收取,一年一次或二次。當時本地三家理髪店-唐開盛、杜萬得、陳盞、各擁客戶,除大山地區四里外,遠至談文、潭內、公司竂、烏眉、外埔、水尾等地,都有他們的客戶。
對於客戶,理髪店必須派師傅按期「出庄」,到各地巡迴理髪(客戶也可直接到店中理髪),通常來到一處村庄,擇定某家為定點(夏天在樹下陰涼處),左鄰右舍,集中到此理髪,洗頭則自理。最難處理的是小孩子,在衛生環境及習慣不佳的時代,男孩子大都「臭頭爛耳」,理光頭刮到傷口,往往痛得眼淚直流,嚎啕大哭。因此,小孩子都怕理髪,聽到理髪師到來,馬上逃之夭夭,大人千呼萬喚,連哄帶騙,甚至威脅利誘,強拉硬推,才肯就範在理髪當中也是不安於座,「扭頭捘脰」,愁眉苦臉,如坐針氈,難怪俗話中把「很難侍候」的人叫做「歹剃頭」。
理髪師就這樣一村又一村,登門臨戶,周而復始地為客戶服務。碰到徧遠的「散戶」,還得翻山越嶺或涉水過河,來回行走幾小時,賺的都是辛苦錢。中午大都在熟識的客戶家中用餐,對熱情好客的鄉下人來說,只是多一塊碗、一雙筷子而已,絕不吝嗇。
民國六十年代以後,農村人口外移,再加上民生富裕,對理髪品質的要求也相對提高,年輕俏麗的理髪小姐,充斥於理髪廰,傳統的「贌粧」剃頭,逐漸由式微而絕跡。
「贌粧剃頭」這種行業,雖已走入歷史,但五十歲以上的鄉民,應該記憶猶新,尤其走路不便的老人家,更會懷念到家服務的「贌庄」方式。當你看到晚輩推著輪椅,送老人家到理髪店時,您是否想到:古老的「贌粧」剃頭,其實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有它生存發展的空間
目前在自家騎樓下從事「家庭理髮」的蔡清波師父,年輕時是唐家理髮店的師父,在「贌粧剃頭」的全盛時期,蔡師父及唐家理髮店其他理髮師父經常在外奔波,據他回憶「小庄頭」可以1人出馬,但如果是「大庄頭」或逢年過節都必須加派人手才有可能在天黑前完成;鄉間傳統理髮店沒落以後,蔡師父為服務老顧客,利用自家騎樓服務行動尚屬方便的老顧客,而對於年邁或行動不便者,蔡師父接受「一通電話、到府服務」,其服務範圍包括東明、大山、灣寶、海寶及外埔地區,所不同的是現在不再是「一整年包剃,數人頭以稻穀計價」而是「現金交易、以次計費」,可以算是「現代版的~贌粧剃頭」。
(註:上述照片算是現代之贌粧剃頭~黃金燦先生提供)
對於在四0年代至五0年代出生的高中生而言,五分平頭(女生則為清湯掛麵)、卡其制服、卡其大盤帽(女生為卡其船型帽),冬天則加一件深藍色夾克,在當年老師或教官眼中比較“搞怪”的學生則是穿喇叭褲、緊身衣、背短書包、把大盤帽摺得高高的來戴;後來因政府的政策而不用大盤帽了,髮禁也解除了;而四、五年級生少年時亟欲擺脫的束縛,成年後卻成了無可替代的回憶。
註一:高中大盤帽據說曾被大陸同胞誤會為滿街都是警察,只因當時警察伯伯所戴的大盤帽也是卡其色。
註二:民國65年
民國五十年末、六十年初,本里大面積種植落花生,由於當時尚無採收落花生之機器,於是採收落花生時小面積種植之農戶,採取【放伴】(註1)之方式,大面積種植之農家,則是僱請南部之婦女或鄰庄(外埔)之婦女協助採收(註2),甚而有協助採收之婦女,於落花生採收完成後即下嫁本地庄嫁漢,成為本里媳婦之美談。
場(1960年改制為台灣省新竹區農業改良場)即在本地
辦理花生種植試驗工作,1982年改制後的台灣省桃園區
農業改良場仍延續在本地辦理花生種植試驗工作。
共 13 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