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句俗諺說:「無轎坐牛車」,即深刻表達了「牛車」這項交通工具的常民氣質。台灣最早出現的牛車,是板輪牛車。板輪牛車,顧名思義是以木板為轉輪且無軸輻之分的兩輪牛車,輪高可及身。
由於牛車是庶民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尤其是農家,官方於是藉著抽取牛車稅以便於管理,這樣的措施自清領時期已開始施行。<淡新檔案>曾記載「凡有牛車一輛,每年一律貼費銀五角」,證明清代台灣的牛車必須納稅。日治時代的牛車管理辦法是發給牛車主人一張登陸號碼的車牌,以便於繳納牛車稅,類似今日牌照稅。戰後仍有此制,是向警察局申請,如果沒有車牌駕駛,會遭警方的取締。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本地及鄰近村里辦理農地土地重劃時,牛車的功用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甚至本地年輕人陳枝地、吳生萬等人還組成了牛車隊,受雇載運沙土協助農田整地,後來由於機車及併裝三輪車的普及,牛車只在鄉下或山地還繼續使用﹔因此,牛車牌照稅制到1971年(民國六十年)便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