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人的祖籍與母語:
(一)祖籍-以來自福建泉州為主:
1.由堂號觀姓氏、從墓碑知祖籍,全省各地未必皆然,但本地區大抵若是。根據《後龍鎮誌》引日據時代官方調查顯示:後龍鎮的先民大都來自福建泉州府(包括同安、南安、惠安、晉江、安溪等),約佔百分之七十;僅同安即佔全鎮的百分之四十三點五,為同安人偏多地區。
2.大山里的先民與全鎮相似,大都來自泉州府各縣,而同安人之比例較全鎮更高,大約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經踏查本里幾個公墓發現,墓牌題署為「銀同(銀同即同安,古稱銀城故有是稱,今已隸屬於厦門市)」者,佔絕大多數,少部份則為「晉邑(晉江)」、「惠邑(惠安)」、「安溪」,鮮少有漳州府之龍溪、漳浦(金浦)、平和等地。至於題署「金門」、「澎湖」者,往上推溯,其祖籍亦屬同安。蓋「金門」於清代屬「同安」、而「澎湖」在清代前亦屬「同安」;清代台灣設省後澎湖方併入台灣)。在清代台灣移民史中,金門、澎湖為中繼站,許多先民先從同安移至金門、澎湖再遷移台灣(如本里之呂家、許家、外埔朱家等)。而根據《後龍鎮誌》記載,大山里五大姓-陳、洪、楊、莊、戴,其祖籍都屬同安,可見在清代先民開拓史中,大山里屬泉州人之地盤,更是同安人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