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金門縣六桂宗親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39
  • 累計人數:51213
  • 發表文章:6
  • 相片數量:50
  • 回應數量:2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翁明海  
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寧鄉盤山村仁愛新邨27號  
聯絡電話: 0939806773  
傳真電話:  
關於我們
青岐衍派金門後豐港洪氏源流
2008-07-15
青岐衍派金門後豐港洪氏源流
青岐洪氏四世祖維達公傳派福建漳州海庭縣深塢鄉為深塢始祖。五世祖贊承公生三子,長子坤容,次子坤載,三子失傳是為六世祖。坤容公繼箕裘傳派深塢。
六世祖坤載公遊學金門,寓居水頭後陳村成家立業。生三子,長子得生、次子得成、三子得聚。坤載公書生出生,以其學養,訂定了本支昭穆,倫理綱常得以世代明晰傳承。昭穆如下:『得澄興欽,元應君廷,私鍾淳…』等。此可表逹其心志胸懷,後裔指標的意旨。蒞金啓其端,開創續其後,乃為本支開浯始祖。
七世祖得生公,得成公,得聚公等繼承父志創業守成,得生公傳派水頭後陳,得聚公無後失傳。得成公生澄深公為八世祖。
八世祖澄深公生二子,長子興嗣、次子興讓。傳續敦煌洪氏後豐支脈。
九世祖興嗣公,興讓公。興嗣公生二子,長子欽順,次子欽悅。興讓公生一子欽柔,興讓早逝,欽柔依伯父興嗣公撫養。興嗣公學智深遠,識地輿曉易理,乃攜二子十孫一侄,擇地水頭之北,更名「後豐」開拓新家園。從新林頂墾農田、下海埔殖蚵石、置砛下為聚落,祖孫三代經營這片土地、這就是現在的後豐港、洪門港、燒酒矸。興嗣公即是洪門港的開基祖。
十世祖欽順公生五子。長子元彰、次子元善、三子元熹、四子元暵、五子元懷。欽悅公生五子。長子元文、次子元謙、三子元才,四子元樸,五子元繇。欽柔公生子元恒。「元」字輩十一房柱、為後豐洪氏元勳祖先。興嗣公遺命自己暨弟忌祭十一人輪當四忌。可見他們之任重道遠矣。
十一世祖元彰公…等元字輩開創後豐,在此成家立業,農田自新林頂往東北方擴墾,居處即沿海岸線往北築宅海域漁蚵兼顧,洪門港基礎底成。
十二世祖應信公…等,十三世祖君清公…等人丁昌盛,後豐港欣欣向榮。於是興起向外發展意志。元才公、元恒公等支脈遠涉澎湖另創基業,亦有往大陸南洋發展、後豐洪氏傳衍更遠更長。
十四世祖廷揚公諱公掄號鼎銘。幼懷大志從戎報國,屢立軍功授守備之職,奉命赴海南島征黎,英勇奮戰殉職,遺體無著,獲欽賜金顱,家族合其衣冠葬於廈門雲頂巖山上、一生榮耀,備受敬仰。
十五世祖弘藎公諱旭號念衷,廷揚公長子,繼父志奮鬥軍旅,以軍功勒封忠振伯,隨鄭成功反清復明,收復漳州、周守金厦、晉封二提督太子太師。於故鄉建宗祠修祖坟續昭穆,出燈號「滄江義門」。更建第宅使子孫安居守業,後豐港村落典具規模。徐而襄贊鄭經闢劃澎湖臺灣、政經日盛,逝後諡封「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忠振伯」。神主牌位配祀台南延平郡王祠,金門縣并列「鄉賢」,晉匾「伯爵軍門」於朱子祠,流芳青史。
十六世祖鍾特公,世襲本部侍郎工部正堂,一生盡瘁於鄭氏王朝,後裔尊稱「本部祖」。生二十一子,散居於後豐港台澎大陸南洋各地,後豐港洪氏大多數為其後裔。
十七世祖心澄公,登康熙丙子舉人,任河南府偃師縣知縣加一級。十七世祖淳瑛公、康熙甲午舉人,歷任松溪、臺澳二縣教諭,陞任儀徵縣。
十八世祖世棣公,歷任千總候補守備,武冀大夫。
自十九世而後,族人往南洋各地者眾,以其刻苦耐勞、勤儉創業的精神,許多族親致富,匯款家鄉建築厝宅,繁榮故土,貢獻甚巨。
坤載公開浯迄今二十三世,後豐洪氏族裔尊奉為始祖。興嗣公攜子孫開拓後豐基業亦二十世代,族裔尊稱為開基祖。自明朝歷清代而民國經過五百餘年,天災戰禍屢屢考驗此地斯土,族人毅然承受,默默創造歷史文化,卸賜金顱,十八石礐,三百六十餘年的忠振伯建構宗祠宅院,過魚燒酒矸…等聞名遐邇,後豐洪氏族裔更源衍澎湖臺灣,遠達於南洋各地。興嗣公信心滿滿的說:「我敦煌洪氏百世居此」。後豐港的山田海地,看似平淡,實藏無窮,相信後豐洪氏族親,必能印證興嗣公的信言。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