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7
  • 累計人數:1084092
  • 發表文章:724
  • 相片數量:4
  • 回應數量:72
  • 網友按讚數:7
聯 絡 人 : 紀昭男  
聯絡地址: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水林路58號  
聯絡電話: 05-7853733  
傳真電話: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藥草、番薯冠全國—雲林縣尖山國小
    2016/06/14 19:40 | 雲林縣尖山國小

藥草、番薯冠全國—雲林縣尖山國小

(挖番薯趣—楊媛琪)

尖山國小位於本鄉大山村,民國3381日由本鄉水林國小成立尖山分校,民國3581日尖山分校獨立,名為尖山國民小學,學校編制為六班的小學校,校地面積寬闊,充滿自然及人文書香氣息,著重學生學習,校地約2公頃。學區包括水林鄉尖山村(8鄰、292戶、766人,男:428、女:338)、大山村(14鄰、500戶、1,265人,男:686、女:579)、順興村(9鄰、347戶、967人,男:546、女:421),校長呂燿宗與教職員總共13人,並在家長會熱心協助推動下,校務十分順利;校址:雲林縣水林鄉大山村6號、服務電話:05-785175605-7851480、傳真:05-7851480

    校園景色以牛車、風鼓顯現農村氣息,師資、讀書環境相當好,教學特色人文學習,並配合節慶、社區等辦理各項活動,為縮短城鄉差距,校長呂燿宗特別注重學生課業,每週都排定課程親自輔導,以提昇學生的學科成就表現水準;校園有涼棚(九重葛)及自然花草池(小魚優閒漫游)、火鶴、仙丹等花卉植物遍佈,樹木以茄苳(重揚木,5月現已結果纍纍)、大王椰子、鳳凰樹(56月份是開花季節,非常漂亮)、龍柏、榕樹、南太平洋杉(45月開花)、樟樹、白千層(5月開花)、棕櫚樹(高頭蝠喜歡居住繁殖場所)等特別多,讓蟬鳴、鳥叫(白頭翁、班鳩、麻雀等)活躍於樹林間陪伴學童書香樂。

1.順興村

順興村舊稱食水堀,村庄四周到處低窪地很多,皆闢為池塘養魚,僅存中間高部分陸地,每逢夏季霉雨時節,排水不良,常成汪洋水鄉,因此地名就命名為食水堀,土地面積約4.59平方公里,戶口數9鄰、347戶、967(男:546、女:421),現任第二十屆村長李昭和、鄉民代表楊國義行政區域內有順興大排大溝大排及尖山大排等區域水域,交通路線以雲145及雲146線等道路為主,農特產有水稻、花生、番薯及雞隻養殖等為一大特色。

    村民信仰中心有代天宮(李府千歲)等廟宇,出產番薯產量冠全國品質上介好、尚好吃。

2.大山村

明顏鄭時期屬於內十寨中後寨轄區,清治時期是尖山堡尖山莊,其北邊稱為頂尖山,在中間為中尖山,在南邊較多為大尖山(今稱大山村),住在頂尖山和中尖山的住戶合併為尖山村,土地面積約4.29平方公里,本村共14鄰、500戶、1,265(男:686、女:579),現任第二十屆村長吳慈帆;東南以尖山大排為界、西以大溝大排為界、北以農地重劃區產業道路為界,出入交通以雲146線、雲151線、雲159線等道路,有尖山大排區域排水。

居民以楊姓居多,地方文化與產業特色有順天府(五府千歲)、謙易生技(有機藥草:李鎔鱗)、石敢當、松茸及藥草等。

3.尖山村

明顏鄭時期屬於內十寨中後寨轄區,尖山村有一座將軍爺廟,係為明顏思齊來台屯墾之重要部將,死後葬於尖山崙,後代移民有感神澤而建祠奉祀。

尖山崙自後庄、萬興、頂尖山、中尖山及大尖山等連成一片,具有易守難攻之特性,也是內十寨後寨的校場,莿竹林茂密遍佈於山崙間,藥草非常多,經過後人屯墾開發,原貌已失大多成為平地,難尋舊有痕跡,地方文化與產業特色有元天宮(玄天上帝)、尖山將軍爺廟、石敢當(尖山石)

頂尖山中尖山等二個聚落,居民以楊姓居多,土地面積約2.30平方公里,戶口數共8鄰、292戶、766(男:428、女:338),現任第二十屆村長張丁團、鄉民代表吳芙蓉

(1)尖山將軍爺廟

據傳在清咸豐年間,大雨成災四處淹水,順頂尖山山崙旁小圳流來一塊方磚,在今大將軍爺廟現址不動,村內人將其撿拾於岸旁,不久託夢向村民說係來自明天啟元年顏思齊來台眾兄弟,其眾兄弟葬在頂尖山崙墓區(於日治時期,因開發五分車運糖鐵道,經撿骨後將骨骸重新集中葬於水北村法輪寺西側,立「僅會一處」碑),要在此地永久居留,經地主楊求同意後於原地立小厝,後因神蹟不斷,尖山村民遂重新蓋草寮雕像奉祀,並稱神像為「將軍爺」。

廟門對聯:將士鎮尖山保民衛國,軍營聯大海靜海安瀾。

    歷經民國45年、民國60年及民國75年等多次翻修,訂農曆五月二十五日聖誕祭祀日,雖逢民國83年實施農地重劃,在前村長楊貞祥及當地人士楊金訓等多人力保下,保留廟貌並擴大廟庭至今。

(2)藥草

寇宗奭所著「本草衍義」:凡用藥必須選擇土地所宜者,則藥力具,用之有據,由顏思齊、王平、唐公及楊經等引進家鄉各種藥草種植在山崙旁,台灣土質氣候適合種植,藥效非常好,藥草又稱為「綠金(),用來燒青草茶、治療一般風寒或塗抹外傷等使用,流傳至現今雖面積逐漸減少,水林仍是目前全省主要藥草生產地,光在水林路街上看到賣青草茶就特別多;在水林鄉有藥草村之稱大山村,原本已種植多種藥草(益母草、黃花蜜藥、黃水茄、枸杞、金錢歡、魚腥草、薄荷、黃梔仔),加上村民李火象對藥草非常有興趣,引進其它藥草來研究推廣,尤其大山村子弟李鎔鱗大力推廣藥草,種類非常多有白鶴靈芝、仙草、益母草、薄荷及魚腥草等一百多種通過認證的有機藥草,同時鄉民代表許耀仁也大力推廣藥草,值得我們來嘉許稱讚。

尤其是在水燦林國小北邊校園圍牆旁,古早味良心青草茶(王錦村)攤位,延續王家祖傳至今已396年,以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為本,加上別人提供偏方與自創古法煉製,是陪伴水林人成長的好所在,稱青草茶最早起源在水林,一點也不為過。

(3)黃金番薯

唐山過台灣,心肝積歸丸;有唐山阿公,無唐山阿嬤。

番薯唔驚落土爛,祈望枝葉代代傳。

    由於與大陸及外國等經濟往來頻繁,使得地瓜與菜瓜及金瓜等一樣,成為早期至今在水林鄉的經濟農作物,養活一大群的移民,俗稱「水林三瓜」,加上莿竹長出竹筍、玉米長出玉米筍及蘆筍長出的綠筍等作物,讓移民得以度日溫飽。

甘薯疏-明萬曆三十六年(西元1608徐光啟

方輿之內,山陬海澨,麗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隱弗章。即章矣,近之人慣用之,以為澤居之魚鱉、山居之麋鹿也,遠之人逖聞之,以為逾汶之貉、逾淮之橘也,坐是,兩者弗獲相通焉。

餘不佞獨持迂論,以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人人務相通,即世可無慮不足,民可無道殣。或嗤笑之,固陋之心,終不能移。每聞他方之產可以利濟人者,往往欲得而藝之,同志者或不遠千里而致,耕獲菑佘,時時利賴其用,以此持論頗益堅。

歲戊申,江以南大水,無麥禾,欲以樹藝佐其急,且備異日也,有言閩、越之利甘薯者,客莆田徐生為予三致其種,種之,生且番,略無異彼土。庶幾載橘逾淮弗為枳矣。餘不敢以麋鹿自封也,欲遍佈之,恐不可戶說,輒以是疏先焉。

徐光啟:

出生於嘉靖四十一年壬戌三月二十一日(生於西元1562424,死於明崇禎六年癸酉十月初七(西元1633118),出生地在太卿坊(江蘇上海人,今上海市黃埔區喬家路),字子先、號玄扈,歷經明嘉靖、萬曆、天啟、崇禎等四個皇帝,萬曆三十二年(西元1604)高中進士,考選翰林院庶吉士,崇禎六年(西元1633)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死後加封太子太保,賜諡為文定,再於崇禎十四年(西元1641),歸葬今上海徐家匯;勤學苦讀、為官節儉清廉,並與傳教士利瑪竇有「幾何原本」、「測量法義」等多本翻譯著書,來與「周髀算經」、「九章算術」等書籍做引證推論,並陸續有「甘薯疏」、「蕪菁疏」、「吉貝疏」、「種棉花法」、「代園種竹圖說」、「宜墾令」、「農書草稿」與「北耕錄」等書著作,最後根據歷年農業資料編纂成「農政全書」,對明末清初大陸農業與西方文化輸入(有曆法、望遠鏡、時鐘、火砲與宗教等)等影響甚大,惟不被明清朝代保守官吏接納,受到非常大排擠;徐光啟「農政全書」遺稿經陳子龍修訂,編成60卷,於明崇禎十二年(西元1639)刊行;明徐光啟和漢朝的范勝之:「氾勝之書」、北魏的賈思勰:「齊民要術」、元的王禎:「農書」等農業著作,如同農業百科全書,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農學家。

甘藷誦-大興國小主任  王國興(99年6月30作)

藤栽插土深,毋驚雨水浸;等待採收時,枝葉出黃金。

甘藷-水林鄉大溝社區(水林國中張峻騰

插藤蔓,田裡忙;挖番薯,捉迷藏;焢土窯,煙霧嗆;吃下肚,美味嚐。

番薯也稱為地瓜,竹屋前後常爬滿番薯藤,加上水漆林多埤塘水源非常豐富(略鹹性),番薯生長容易,葉可炒為菜,生產過剩曬番簽乾,儲存備歉收時可以吃,不但是來台移民的餐餐主食,也是養雞、鴨、豬及牛等天然飼料,水林鄉番薯產量與品質冠全國,有水林鄉順興村阿童伯(本名林清童)、萬興村番薯王(王添丁),加上「薯長有機農場」蔡警煌及「阿甘薯叔」蘇嘉益等推廣有機番薯,朝向健康加工品方向邁進,讓國人吃的安心及健康。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