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53
  • 累計人數:1085329
  • 發表文章:724
  • 相片數量:4
  • 回應數量:72
  • 網友按讚數:7
聯 絡 人 : 紀昭男  
聯絡地址: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水林路58號  
聯絡電話: 05-7853733  
傳真電話: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來與科博有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3/05/24 21:00 | 國立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

來與科博有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科博館出版「博覽台灣」、「煙囪的故事」等二本書,從閱讀中了解台灣是個寶島,擁有豐富自然生態,我們要加以愛惜與維護自己的家園,非常感謝國立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對本鄉各項活動的支持。

 

全世界博物館學術與實務界都共同肯定,「研究與教育」是博物館的任務與使命,「蒐藏與研究」是博物館的核心產能。

 

自然科學博物館除展示以外,另一項重要任務即在建立國家資源及資料,以增進學術之研究,輔助展示教育,為博物館不可或缺的後盾。利用蒐藏品進行的學術研究可以得到具體的佐證,形成知識與論點;而研究的成果再透過標本及相關的圖片和資料,進行多元的展示和教育活動解說,也就是具體的知識推廣與社會分享。

 

自然科學博物館為遂行上述使命,增進社會大眾對自然界及其演化史之瞭解,在蒐藏研究部門依專業學術職能分為動物學組植物學組地質學組人類學組典藏管理組等五個學組,與展示、科教及行政部門共同達成專業分工、功能整合的組織策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以科際整合、生活化、藝術化及以人為中心之主題展示,主要有太空劇場及科學中心(民國75年1月)、生命科學廳(民國77年8月)、人類文化廳(民國82年,有6個展示單元)、地球環境廳(民國82年)及戶外植物園(民國88年7月23日)等設施。

 

並有921地震教育園區、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等三大派出中心,由「自然科學教育園區管理中心」統籌三大園區之展示、教育、休閒遊憩之規劃、研究、營運及推廣,以期整合臺灣中部重要的自然保育與科學教育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教育和文化休閒功能。

 

1.921地震教育園區

 

88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被震毀損的台中縣霧峰鄉光復國中校區經教育部擇訂為921地震紀念與教育的場所,並定名為「921地震教育園區」,責由本館負責園區籌建推動及日後的營運,斷層館及影像館內容更新完成後,於93年9月21日對外開放參觀。第二、三期園區建設於96年8月全面完成,並於96年9月21日全區對外開放,展廳包括斷層保存館、地震工程教育館、影像館、未來防災教育館及重建記錄館。

 

服務住址:41364臺中市霧峰區坑口里中正路46號,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休館)。

 

2.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廣達30公頃的腹地,未來除了繼續作為自然生態研究與物種保育的中心,更將結合科博館的專業展示和教育推廣資源,蛻變為多功能的生態教育園區。

 

服務住址:55841南投縣鹿谷鄉鳳凰村仁義路1-9號,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8:00-17:00

 

3.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於102年1月30日全新開幕,主要有「斷層槽溝保存館」和「地質科學館」兩個展館,其中「斷層槽溝保存館」的主要功能是維護及展示珍貴的車籠埔斷層槽溝;「地質科學館」則以豐富多元之展示,提供民眾地質科學教育資料,並肩負文化休閒服務的功能。

 

服務住址:55782 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二段345號,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休館)。

 

開啟台灣自然史之先河:

 

史溫侯可說是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博物學家的一個典型,他們處在大英帝國向世界各地大舉擴張,與瑞典博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之二名法生物分類系統廣被接受的時代關口。

 

在此同時,華萊士剛結束他在馬來半島長達8年的研究返回英國,達爾文名著《物種原始》所引起的軒然大波塵埃猶未落定,因緣際會下在世界自然史的記錄上扮演了歷史性的角色。

 

史溫侯在擔任外交工作任內調查了臺灣(西元1856-1866年)和中國南方的自然史,在英國皇家鳥類學會的Ibis雜誌發表了很多關於台灣鳥類調查的文章,他曾經發佈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統化的中國鳥類名錄和臺灣鳥類名錄,史溫侯堪稱第一個有系統的實地調查、記錄、採集標本和發表台灣動植物相與其他自然史文獻的先驅性人物,在台灣早期自然史研究中及動物(特別是哺乳類與鳥類)分類學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倫敦動物學研究院主席司可特(P.L. Sclater,首次命名臺灣狐蝠的人)稱史溫侯為「迄今最勤奮與最成功的自然探索者之一」,史溫侯的3700件標本由Henry Seebohm遺贈給利物浦博物館,主要的鳥類模式標本則存放在英國自然史分館Tring Museum。

 

※參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資料整理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