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笨港媽、金水祈安賜文昌-四街祖媽
(登峰造極、平步清雲:登雲書院)
民風純樸的台灣,從笨港天妃廟(後受清康熙皇帝敕封為天后,清雍正時期改稱天后宮)延續由水漆林、笨港及外十莊等地區請媽祖遶境習俗(俗稱出巡),由太子爺為前鋒開路,五穀王及大道公(福建漳州府海澄縣青礁慈濟東宮分靈)等陪駕;新港奉天宮改由狀元虎(清嘉慶皇帝敕封)與太子爺為前鋒開路,笨港城隍爺(嘉義城隍廟分靈)、五穀王、大道公及笨港媽(清乾隆二十三年由笨南港四條街信徒鳩資,尊從縣丞:諸羅知縣李倓、縣丞張天德等指示委請福建漳州雕刻師傅,來刻成的笨港媽:即俗稱四街祖媽或文昌媽、笨港二媽及笨港三媽等神尊,神獸為狀元虎)等陪駕,並由各角頭廟宇隨後,加上感恩蔴園寮土地公由其殿後;現改由狀元虎與太子爺為前鋒開路,笨港城隍爺、五穀王、大道公及各角頭廟宇等陪駕,後奉天宮媽祖鑾轎,有安定民心的作用,乎家家戶戶祈平安得福財。
渡海靠媽祖婆,安居靠大道公。
笨港媽:
俗稱「四街祖媽」或文昌媽,目前為奉天宮內所恭奉在地 媽祖(由水流樟所雕刻而成,桂竹椅座),係清乾隆二十三年(西元1758年),三槺榔地區(今元長鄉客仔厝、東庄及北港鎮府番里等一帶)笨港溪邊,因山洪漂流的樟木(水流樟),笨南港四條街信徒鳩資,尊從縣丞(諸羅知縣李倓、縣丞張天德)指示委請福建漳州雕刻師傅來刻成的笨港大媽(即笨港四街祖媽:以笨南港四條街來取名,為笨港天后宮第一尊在地雕刻媽祖,也是在台灣雕刻分尊的開始,故其神尊在文化上地位更加珍貴,在笨港當地人尊稱為笨港四街祖媽、笨港四街二媽及笨港四街三媽,如表)、笨港四街二媽(據傳內塞古錢,原北港朝天宮)及笨港四街三媽(以本尊最為靈顯,今新港六興宮)等三尊神像,原三尊最初都奉祀在笨港「天后宮」廟內。
從此笨港縣丞署每逢新任縣丞均向天后宮請 四街祖媽到府衙駐駕數日成為慣例,回廟前縣丞會準備平安餅(俗稱縣餅),掛於千里眼、順風耳等神偶身上,分送給信徒求取分享,以祈求平安賜福,自三尊媽祖隨笨港天后宮遷移至笨南港蔴園寮肇慶堂,於清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奉祀在笨新南港「奉天宮」廟內,但因當時受溪水阻隔,笨北港及笨南港等信眾朝拜相當不便,又笨北港要求應將笨港大媽留在笨港,由於事關地位之爭,致雙方發生爭執,經 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協議後,將笨港大媽留笨新南港奉天宮(坐竹椅),笨港四街二媽分祀笨北港朝天宮及笨港四街三媽暫住於提督溪北公館,俟新港溪北「六興宮」道光六年建廟(即今嘉義縣新港鄉溪北村)完成後,將笨港四街三媽移駕該廟恭奉,從此大小地位之爭,紛擾至今尚未平息。
清咸豐十一年(辛酉)恩科拔貢 李逢時(1829-1876)
竹城三里趁溪斜,每倚危樓送落霞;海外舟多樟鹵木,山中曆是刺棠花。
生成島嶼無懷國,來往車船不定家;最愛茅齋春過雨,旂槍對客辨新茶。
表 笨港大媽(四街祖媽)歷史年代
年代(西元) |
歲次 |
朝代 |
地點 |
備註 |
1758 |
戊寅(虎) |
清乾隆二十三年 |
笨南港 笨港天后宮 |
今新港鄉南港村 (水流樟) |
1803 |
癸亥(豬) |
清嘉慶八年 |
蔴園寮肇慶堂 |
今新港鄉大興村 |
1812 |
壬申(猴) |
清嘉慶十七年 |
笨新南港奉天宮 |
同上 |
笨港四街祖媽是最喜歡小孩子,原是官方奉請媽祖神尊,早期有人稱為「文昌媽」,清水師提督王得祿設「登雲書院」每逢秋祭時來奉請,庇佑文生順利金榜題名登科,後來變成為大戶人家最愛奉請至家中的神尊之一,庇佑文昌臨門中狀元,據傳是求功名利祿的最佳保證者,祂的神來一筆(文昌筆)讓考生屢試必中無往不利。
現今新港奉天宮與北港朝天宮等為早期笨港大媽及二媽地位之爭,與其所恭奉主神均無相關,因為都從大陸福建莆田湄洲島祖廟,只是奉請年代時間、歷史淵源及來台地點位置等不同,彼此也應停止無謂的爭執來和平共處。
斯文在茲-玉峰書院、李倓
(大樹不沾新雨露,玉峰仍守舊家風)
清治時期在諸羅縣(乾隆年間改嘉義縣)的書院先後有正音、玉峰、登雲及羅山等四個書院,正音書院最早設立於雍正七年(西元1729年),主要在教授北京官話,入學的生員(秀才、廩生)不多,不久即廢;玉峰書院以遙望玉山之峰得名,乾隆二十四年(西元1759年),改建於西門內文廟,以振文教(多為童生,應考秀才之人),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玉峰書院移至現書院里西門街168號菜園仔震安宮旁(由王得祿之姪王潮清購地捐獻,奉祀大道公),日治時期被改建為日本佛教寺院本明寺,光復後重建震安宮;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創建登雲閣,道光十五年改名登雲書院(內設文昌祠);羅山書院於道光九年(西元1829年)創建於南門文昌閣內。
乾隆元年上諭曰:書院之制所以導進人才,廣學榽所不及。
李倓:
山東聊城縣人,字泌亭、號鶴溪,爲清乾隆十二年(西元1747年)舉人,清乾隆十六年(西元1751年)辛未科進士,先任福建泰寧縣知縣,清乾隆二十二年七月(西元1757年)任台灣府諸羅縣知縣,清乾隆二十四年(西元1759年)將縣學文廟改建嘉義玉峰書院(清乾隆十八年諸羅知縣徐德峻創建,於孔廟右前方有立石碑:重建玉峰書院碑記),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擴建九華山地藏王庵,始略具規模,清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年)接替張所受擔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至清乾隆四十一年(西元1776年) 調離台灣,最後任福州府知府。
改建玉峰書院記
清乾隆二十五年 諸羅知縣李倓
董子曰:養士之大,莫大於學。學者,賢士之所關、教化之本原。又曰:縣令、民之師,師所使承流而宣化者也。我國家文教覃敷,脩闢雍,設庠序,興廉舉孝,嘉與宇內之士,百年涵育,山陬海澨,罔不喁喁向風。猶於府州縣治學校之外,特建書院,延致名師,日有程,月有課。士亦爭自濯摩,以期觀國之光。猗歟!何道之隆歟!
歲丁丑(乾隆二十二年),予奉調承乏斯土。雖地居海外,荒服初開,而浸淫雅化,延首向內。士之克自樹立,亦既並進輻輳矣。然邑有玉峰書院,為諸生肄業之所,日久荒落,規模亦復湫隘。予懼無以廣教思也,爰就學宮舊址,倡紳士改建。鳩工庀材,中設講堂,翼以齋舍,為屋三十有六。己卯(乾隆二十四年)初冬始事,越明年夏落成。地居城西隅,幽僻無譁,軒窗明淨。綴學之士,夏弦春誦,庶幾專所肆力矣。
予不敏,晨夕竭蹶,懼無以導揚明盛,而私心望宰,獨使我邑人文蔚起,有德有造,以仰副聖天子樂育之殷,則維此多士,其相與以有成者實深且厚矣。
故記其創建始末以志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