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溫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小青斑蝶:Parantica swinhoi)
黃金蝙蝠已在蘇秦村的玉蘭花、大葉欖仁、大葉桃花心木及榕樹等樹上歡迎大家光林,熱誠邀請大家來幸福水林做客,順路參訪蘇秦村黃金蝙蝠生態館、水北村七角井、水燦林國小圍牆文化路旁喝涼心青草茶及水南村黃金泡菜與烏克麗麗等,乎 大家樂活趣水林,特別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對本鄉各項活動的支持。
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主要業務有動物研究保育、植物研究保育、棲地生態研究、經營管理研究、解說教育研究等工作,並設有保育教育館、生態教育園區、野生動物急救站、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等,也針對外來入侵動植物、認識野生生物、小小保育家等來推廣,服務住址: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蝴蝶可以欣賞,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出版一本「賞蝶趣-民眾參與蝴蝶分佈記錄」,內容以話說生物的多樣性、賞蝶前的準備工作、一起賞蝶趣、賞蝶樂-聆聽民眾怎麼說及加入台灣生物多樣性網洛(TBN)行列等做為介紹,讓大眾了解台灣蝴蝶的基本資料,來推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期望由教育來落實紮根,值得我們嘉許與鼓掌。
其中小青斑蝶又稱為斯氏絹斑蝶,為英國外交官史溫侯來台時期所發現,並於西元1883年被正式命名。
史溫侯(1836年9月1日—1877年10月28日):
西元1836 年9月1日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市,16歲時被送往(西元1852~1853年)英國就讀英國倫敦大學之國王學院。
受國王學院推薦,參加外交部舉辦的領事人員考試,西元1854年考入英國外交部領事人員,也因此輟學,被奉派抵香港受訓(擔任臨時書記),行前將年輕時熱愛收集鳥巢及鳥蛋等標本,全部送給大英博物館,西元1855年首派前往英國駐廈門領事館擔任翻譯官,西元1856年升任駐廈門兼上海英領事館二等書記官。
清咸豐六年(西元1856年,英法聯軍之役)3月年19歲首度訪台,在新竹香山停留2週,進行臺灣的自然史調查及採集,這次旅程被視為台灣鳥類研究紀錄的開端。
清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訂定天津條約,開放台灣安平、淡水兩港為通商口岸) 6月第二次來台,搭乘英國皇家海軍軍艦不屈號來台,以搜尋兩位失蹤水手為由,以逆時針方向環島航行一周,從台南啟航行經澎湖、安平、高雄、枋寮、蘇澳、基隆、七星山、北投、淡水、回台南共計25日,到蘭陽平原在探訪今日冬山河口的婆羅辛仔宛社時,即被招待住於一棟屋內鋪著地板、搭在木樁上的房子(干欄式建築),清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英法聯軍之役,簽訂北京條約)任職英國駐台灣的副領事,是首位駐台灣的外交人員,12月時第三度來台(基隆)。
清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1月返廈門,同年7月時第四度來台,在台灣府(台南)設英國領事館,12月時將領事館遷往淡水,向清廷租借紅毛城為領事館,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3月間上溯淡水從事調查與採集,西元1862年在台灣發現第一篇「台灣島上的哺乳動物-蝙蝠」記錄以來,當時蝙蝠記錄種類已達5種,5月因病返回英國倫敦休養整一年。
清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第五度來台在淡水河口觀察記錄兩隻黑面琵鷺,次年於同地點獲得四隻成鳥標本,同時在台灣首次記錄到黑角舞蛾,清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5月間赴基隆與蘇澳從事鳥類調查與植物採集,7月間赴澎湖與高雄、恆春進行自然史調查,在高雄壽山將蝴蝶成群飛舞向河流一樣,描述成蝶舞成道,也同時捕獲台灣獼猴(Macaca cyclopis),並在高雄開設領事館,清同治四年(西元1865年)升為英國領事,3月22日在高雄左營半屏山目擊猛禽過境,4月23日在高雄發現台灣水雉。
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2月赴雪山附近山區調查台灣水鹿,3月任命為英國駐廈門代理領事,離開台灣,前後十年在台灣共近四年的歲月,但卻使原本在當年曾經籌備過一次進入台灣內陸高山地區的考察,但是在途中被英國駐廈門領事館招回擔任廈門領事,考察遂告流產,這使得黑長尾雉(帝雉)等台灣特有高山鳥類的發現延遲了將近40年。
西元1867年奉調為英國駐寧波領事,西元1873年奉調為英國駐煙台領事,西元1875年退休返英,西元1876年膺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西元1877年在倫敦逝世。
註:資料參考國立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
共 4 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