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的水澤桃花源
王新雨 共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共和永續發展促進會理事
站在壽豐火車站月台望東看去,從鐵軌到海岸山脈下的花蓮溪之間,這片土地便是地廣人稀的共和社區。相較於台灣大部份村鎮,共和是個相當年輕的村落。日治時代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是這片土地唯一主人;光復後除了少數沒有流散的糖廠工人之外,不論福佬、客家、外省、原住民,大家都是新移民。不同族群相處融洽,一直讓共和社區鄉親自豪名符其實。
中央山脈蓄積的霜雪甘霖滲入地底,經過層層地質滲流到共和社區一帶漸漸上升,使得衛星圖上這地區水域極廣。池塘溪溝湧泉不斷魚蝦活躍,充沛潔淨的水源造就成功的養殖業。近年來許多不再養殖的魚池在大自然調理下形成濕地,動植物尤其是鳥類生態日益豐富。水塘映照青綠中央山脈的背景之前,村舍錯落草長鷺飛,粘人的土地讓無數訪客與網路社群朋友豔羨。
我稱這塊土地是水澤桃花源。在壓力沉重的資訊界外商工作二十多年後,移居到此的動機原來只為尋求一個無壓力的開闊生活空間。然而在這個面積約略等於台北市松山區,卻不到七百人設藉,真正住民更少的地方生根之後,六年間結交的朋友、聽到的故事、生活的體驗與學習、乃至為社區土地滴下的汗水,遠非過去白領生涯能比。日子出乎意外地忙碌不下都會職場,對於年近耳順日子還能如此充實,只能對週遭鄉親與后土充滿感懷謝意。
近年來政府對於偏鄉建設投資相當積極,資源配用經常由下而上。社區自覺有需要的,自己提計畫申請,自己管理執行,最後備齊各項文件向主管部門核銷請款。這種作法不再是遠端閉門規劃,民主而且符合基層所需,又能培植在地經營管理能力,然而卻可能拉大社區差距:有能力申請與執行計畫的社區可以不斷取得資源,人才弱勢的社區只能眼睜睜看其他社區活動與建設,甚至讓不肖分子乘虛漁利。從台北市民轉為共和村民之初,芳鄰們不懂爭取與保護權益、與世無爭的態度讓我大為訝異。曾是都會白領的我們,在熱心的促進會總幹事王博瀛先生督促下挺身結合街坊鄰居,規劃工作動員人力,學習申請與管理資源,將社區服務作為生活重心。
民國100年共和社區以「灰白到彩色」計畫得到花蓮縣文化局補助,對民國四十年代末期退輔會安置到共和社區的78位榮民伯伯與遺眷作口述歷史影像記錄;同年並在水保局「農村再生歷史記錄」中蒐集前人資料作較完整文字整理。今(103)年得到東華大學文系須文蔚主任協助,在報導文學課堂中帶領碩士班創作組十位才華橫溢的同學(幾乎個個都是文學獎得主)以文藝手法為共和村寫下故事。從榮民伯伯胼手胝足在轟炸廢墟上搭建家園開始,擴大到原住民、新移民、日治歷史與遺跡、樂活產業等話題,為共和社區作更完整的描繪。雖然一學期時間無法深入各議題,但涵蓋題材說是花蓮生活縮影並不為過。「共和流光」不僅帶著水域意象,更是從過去到未來,源遠流長的敘實。
緊臨社區,耗資數億的「經典」壽豐火車站結構體已近完成;社區內由東華大學教授集資打造的東華安居計畫亦即將於104年開始有百餘戶完工入住。加上壽豐火車站通往農墾街區的步行橋與徒步區規畫,乃至蘇花替代道路完工不遠,共和社區樣貌即將有極大轉變。在樂活成為普世價值的時代,希望這些變化能讓共和社區居民之外,更多訪客同享樂活的愉悅。我們不缺機會,缺的是能長期深耕,和我們攜手圓夢的伙伴。歡迎大家來訪,更期望有人伸手協助縮短偏鄉落差,加入社區營造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