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父母,帶著年幼的子女,就為了非核家園的理想,是三月八日臺北街頭最美麗的風景—台灣在追求民主的過程中,我參加過無數次的集會遊行,近年所有的廢核運動,可說是立下了指標,那就是涵蓋了所有的年齡層,女性多於男性。其中尤以六七年級生的父母,帶著娃兒,用很嘉年華會的方式,平和地展現反核的述求這個畫面,讓我看到了台灣未來的希望。若現在的國民黨政府繼續漠視這股民意,對國家的能源政策不做適度調整,那就用選舉來做檢驗吧!
在核廢料要往何處去,現今仍是一難解的習題,台灣就沒有條件享用核能—在中山北路的大道上,聆聽來自蘭嶼年輕女孩至情呼喚。當一群新世代達悟族青少年,用一種近乎無言的抗議,走上凱達格蘭大道,在他們沈默的內心深處,所吶喊的公平與正義,身為多數的漢人,可曾給予適度的尊重。在日治時代是自然人類學者研究殿堂,何以到了國府時代,卻成為核廢料的儲存場域。當輻射的惡靈登上該島,所有的恐懼都讓該族承受,請問每天自東太平洋升起的太陽,廢核的第一道曙光,何時方能灑在這東方的淨土之上啊!
我們更不該把百年不褪的核廢料,禍延子孫—縱觀台灣的經濟發展史,從梅花鹿的滅絕,到森林的大量砍伐,都讓我們環境付出龐大的代價。但使用核能的結果,其中的風險和不可推測之後果,絕對是空前絕後。人類必須抱著謙卑的心,對於生養我們的大地,如何讓天、地、人三者和諧,將是未來世世代代的重要課題。
當前連台灣都治理無方的國民政府,如何有能力放眼中國立足于世界—今日我們遊行的路線,自集合地點古稱三板橋公園起,沿途經過中山南北路軸線,林立著舊市府,行政院、監察院、立法院、台大醫院、總統府,無一不是在日治時代所立下之根基。走在這充滿南國風情的椰林大道上,就算是在異族統治下,我們也可領略到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代,舉國勵精圖治,其所揭築的大東亞共榮圈,做為南向基地的台灣,更是成為一群用心的精英,大展身手的舞台。但反觀今日的台灣,年輕世代的方向要歸往何處,當權者的官爺心態,可否能提供一帖正確的藥方?三年前的福島事件啟示,就算是科技管理大國的日本都束手無策,我們台灣要憑什麼能安心來享用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