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社區交通要道安和一街與台電宿舍間的這塊公有山坡地,政府任由荒蕪的管理態度,一直是秦鉦自擔任鶯歌里里長伊始,即是多年來欲爭取改造的目標。
秦鉦當選市議員任內,此一計劃才首次得到許財利市長的接納,編列預算推行改造計畫。2004年11月,定名為「親子公園」,並積極發包設計施工。總工程費用1820萬元。
為彰顯親子活動空間,秦鉦市議員再次為園區設置公共藝術經費奔走。97年12/10完成,張通榮市長主持雕像揭起義式。
這是基隆市首創,能夠與民眾親近互動的「親子主題」公共藝術雕像,為本園區增添無限的溫馨氣氛。
呂榮華 先生
老家在三芝,俗稱「小基隆」,是昔日基隆河上下游的水運重要貨物集散中心。
10歲開始就在煤礦場討生活,14歲正式進坑挖煤礦,至「田仔內」礦場收礦停工為止,整整耗去40年的青春歲月。
1952年來到「田仔內」,當時「本坑」(今麥金路11巷口)已經封坑。只有「二坑」以及「石黎坑」(今安樂區八德路)在「出炭」。
早期的挖礦人在坑底作業時,為了方便確實是「一絲不掛」。後「礦物局」以「有礙觀瞻」理由而嚴格規定必須「穿戴整齊作業」。大夥才蒐集「舊卡其」、「兵仔衫」穿戴下坑工作。
礦坑作業以「班」為單位,由「小頭」領隊及處理與「公司」帳務來往之事務。人數約7、8人不等,作「挖炭」、「鏟炭」、「推車」之分工,工資均分。以「台車」計價,兩車約一公噸,後期的台車約三車2
二期公車票亭
安樂路二段小公園前,郵局正對面的「公車票亭」拆除了,走入歷史!也是一段地方故事。
50年代的基隆市區街道邊都設有「公車票亭」。民國60年(1971),安樂社區通車也按例被「申設」了好幾個路邊票亭,安樂路二段共有兩個。
小公園前、145號旁這個是至今僅剩的兩個票亭之ㄧ。自始由一位「
隧道南口----八德路
劉銘傳隧道----中國第一個鐵路隧道(07)
劉銘傳鐵路基隆台北段於光緒17年完工。光緒19年才到達新竹(竹塹),全線竣工。本隧道雖由德國人協助設計,但為配合不同地質的施工法、材料運用、實際施工人員,則都是國人擔當,算來乃「中國第一個鐵路隧道」,為市定古蹟。
清光緒十一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積極建設台灣,設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首築基隆經台北至新竹一段,其中以基隆獅球嶺的隧道工程最為艱鉅,因土質複雜,為堅硬的岩石及潮濕的軟土,開鑿極為困難,前後共耗時長達30個月始鑿通,全長約
<請參閱相簿>
共 57 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