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崙嶺山區景觀資源豐富,之前鄉公所方面有朝都會公園發展的構想,但都會公園太過人工化,龜崙嶺山區地勢陡峭並不適合,且以此地的景觀而言,可比觀音山、八卦山,但此兩地現在是國家風景區。而且本區是跨縣,不論都會公園或國家風景區,主管單位都屬中央,龜崙嶺山區長遠的發展應有國家風景區層級的思考,且在風景特定區管理條例之下,可對開發進行限制,本區現在雖大多為山坡地保育區,但濫挖濫建相當嚴重,以大棟山路這一段而言,從90年代至今,已多了10間廟,2條路,2家土雞城,2間住宅,這些還要附帶廣場或停車場,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壓力。對本區最重要的優勢--景觀而言產生負面的影響。
龜崙嶺山區本身或許範圍不夠大(本區已含樹林、鶯歌、龜山),但可結合鄰近的三峽、大溪乃至龍潭石門水庫,而成國家級的風景特定區。當然龜崙嶺山區本身的環境還需要大大的改善。山區北側的磚窯廠如何與國家風景區等級的景觀相容,磚窯舊址如何復育,國家風景區重要廢土處理也很重要,這需要相當大的智慧,也要投入相當大的關注,否則這裏只會繼續是廢土處理場(還有焚化爐)。
大丘田地區的發展主要還是與整個大區域一致,為龜崙嶺山區整體發展的一環,步道系統的2個出入口所在。但對居民來說環境改善才是最重要的,也有助於區域休閒遊憩的發展,本地居民並不太需要從觀光遊憩中去得到經濟利益,居住於此到外面工作並不需要離鄉背井,這裡不是世外桃源而應該是市內桃源,享受鄉間應有的安寧與美景才是大家最期盼的。
99年度桃園縣活力社區計畫─
記憶寶盒‧溯源計畫
聽社區伯公講古 替阮的阿嬤寫傳記
為自己寫冊 做自己生命的主角
長輩記憶中的三德煤礦、玉峰製片廠、美麗鶯歌溪…
既模糊又遙遠,卻流傳在你我的心底深處,
來自於土地,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命故事,
邀請您共同走入時光隧道,打開長者的記憶寶盒,
分享屬於這塊土地的故事
記憶寶盒溯源計畫 課程快訊
1. 7/11日 請攜帶數位相機
2. 響應環保 請自備水杯 環保筷
3. 上課地點 請由側門上三樓視聽室
4. 視聽室禁止飲食 請共同維護環境清潔
「帶我發現社區」說故事攝影作業
1. 你家方圓500公尺內為範圍
2. 拍下10張要與人分享美好的照片,10張要控訴的照片
3. 對象為人物時,請寫下受訪者的年齡、慣用語言、文化背景
4. A4完稿紙,具下列內容
影像與社區
田野調查與影像解讀
文/陳板
一個家庭故事
兄弟姊妹長大之後,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的居所,一家人難得能相聚在一起,家裡只剩下母親一個人,尤其白天大家都上班之後,母親一個人面對失落了兒女聲音容顏的空空蕩蕩的房子,心中難免會產生孤寂感。
我的母親有她自己的驅除孤寂的方法,她錄下我們家人唱歌的聲音、講話的聲音,感覺孤獨的時候,她就放出來聽。她也不斷重複地翻閱家庭相本,看看她的孫女、外孫、兒子、女兒的童年容顏,她也利用錄影機,播放我有參與拍攝的錄影紀錄片。最近,她甚至開始利用妹妹買給她的傻瓜相機,拍攝她想看(保存)的對象(兒孫生活、鄉里風情)。
有一天,我坐在客廳看報紙,母親突然拿著相機對著我拍,還說:「小時後沒幫你拍到,現在我要幫你拍了。」結果,不知是不是因為第一次拍攝自己的兒子,拍出來的照片實在十分「抱歉」,然而,此後她就開始積極地記錄我的種種「活動」,我從事社區田野調查、我帶各單位所辦的文化之旅、我的新書發表會,她都拖著足以稱為肥胖的身影擔任我的「個人」攝影師。
影像與社區
大家都喜歡看照片,不管是老照片還是新照片,照片裡的影像向來都能吸引絕大多數的目光。相片,有一種「真實性」(尤其庶民百姓最肯定這種真實性),好像只要能夠將人們所見到的影像顯影在照片上,事件的真實性就被保存下來了;因此照片也有一種「儲存性」,照片儲存的是消逝的歷史、遭受遺忘的記憶。
記憶寶盒‧溯源計畫
尋找龜崙社的平埔族人
其實,偶爾會覺得身體裡流著一種莫名的物質,對大自然深深切切的孺慕之情
我們家是從阿公開始寫族譜的
沒甚麼龐大的家世 是台灣基底層之俗民
我常思索著 自己應有平埔族血統
透過這次的活動 溯源自己來時路
課程結束了 路途才剛開始
歡迎龜山下社的朋友 共同來尋根
共 13 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