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崙嶺山區景觀資源豐富,之前鄉公所方面有朝都會公園發展的構想,但都會公園太過人工化,龜崙嶺山區地勢陡峭並不適合,且以此地的景觀而言,可比觀音山、八卦山,但此兩地現在是國家風景區。而且本區是跨縣,不論都會公園或國家風景區,主管單位都屬中央,龜崙嶺山區長遠的發展應有國家風景區層級的思考,且在風景特定區管理條例之下,可對開發進行限制,本區現在雖大多為山坡地保育區,但濫挖濫建相當嚴重,以大棟山路這一段而言,從90年代至今,已多了10間廟,2條路,2家土雞城,2間住宅,這些還要附帶廣場或停車場,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壓力。對本區最重要的優勢--景觀而言產生負面的影響。
龜崙嶺山區本身或許範圍不夠大(本區已含樹林、鶯歌、龜山),但可結合鄰近的三峽、大溪乃至龍潭石門水庫,而成國家級的風景特定區。當然龜崙嶺山區本身的環境還需要大大的改善。山區北側的磚窯廠如何與國家風景區等級的景觀相容,磚窯舊址如何復育,國家風景區重要廢土處理也很重要,這需要相當大的智慧,也要投入相當大的關注,否則這裏只會繼續是廢土處理場(還有焚化爐)。
大丘田地區的發展主要還是與整個大區域一致,為龜崙嶺山區整體發展的一環,步道系統的2個出入口所在。但對居民來說環境改善才是最重要的,也有助於區域休閒遊憩的發展,本地居民並不太需要從觀光遊憩中去得到經濟利益,居住於此到外面工作並不需要離鄉背井,這裡不是世外桃源而應該是市內桃源,享受鄉間應有的安寧與美景才是大家最期盼的。
入圍公司:郭芝苑音樂協進會
入圍作品:郭芝苑台語歌謠曲輯
入圍作品簡介:
張曼珍伴奏小提琴,蔡佩君伴奏鋼琴,女高音洪淑珍以半古典的方式演唱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老先生40年前所創作的傳統歌謠。
<內有玉峰歌曲~~紅玫瑰、嘆煙花、八月十五夜~~> 特別推薦
郭老師近年特別再為這些歌曲編寫鋼琴及小提琴伴奏,鋼琴部份特別保留流行歌曲特有的節奏,加上小提琴令人陶醉的旋律,別有一種浪漫與抒情
沙漠中盛開的紅薔薇
http://tw.myblog.yahoo.com/kjy856817/article?mid=54&prev=56&next=38
50年前由林摶秋所編導的「阿三哥出馬」為玉峰首部電影,描述念佛的落魄司公阿三哥因中彩券,一夕間翻身,另有意中人的歌女慫恿阿三哥去選議員的故事。
不妨先從詼諧的插曲想像這部「被電檢單位剪得殘破不連貫」的首部創作。
競選歌
南無阿彌陀佛 阿三哥要做議員
拜託阿嬸阿伯 大家來鬥助選
念佛的阿三哥若當選 全街全市著圓滿
阿彌啊彌啊陀佛 阿彌啊彌啊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三哥要做
經典"鳳儀亭" 重現50年前盛況
2006/10/21 19:00 華視新聞
將近五十年前,台語歌舞劇鳳儀亭,曾經在台北有一連演出十五場的盛況,今天晚上,這齣經典歌舞劇,再次演出,當初的編曲家,也是今年的國家文藝獎得主郭芝苑先生,為了鳳儀亭重演,特別重新譜曲。
舞台邊辯士緩緩說出故事,開始這一段淒美的愛情,舞台上,舞者隨著音樂起舞,一下子將時空拉到中國漢朝末年, 那個紛亂的年代,就在同一個舞台上,再出現演唱者,以台語唱出女主角的心情,這齣描述,呂布與貂蟬愛情歷史故事,台語舞台劇鳳儀亭,將近五十年前,曾經在台北永樂座連演十五天。
隔五十年,再度演出,當初為劇譜曲的,就是今年國家文藝獎的得主作曲家郭芝苑,也特別為劇再重新譜曲,融合舞蹈,聲樂,和說書,新版的鳳儀亭,再一次讓大家細細體會, 本土音樂的另一種境界。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郭芝苑作品巡迴演出活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行政院文化獎得獎人郭芝苑作品巡迴演出活動】28日起在各地方文化館開演。首場場28日晚上在彰化大城鄉演藝廳隆重演出,節目除了郭芝苑先生紅薔薇、心內事無人知等曲目之外,並有難得一見的歌劇《鳳儀亭》,以說、唱方式呈現貂蟬、呂布、董卓愛恨情仇的淒美故事,歡迎喜好本土音樂的民眾前往聆賞。
國寶級作曲家 郭芝苑博士高齡86歲。今年榮獲【行政院文化獎】及最高榮譽的【國家文藝獎】。他早期留學日本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作曲科,受德布西、拉威爾、普羅高菲夫、及日本現代民族樂派作曲家伊福部昭及台灣的江文也影響,回台後,激發他創作漢民族音樂的理念,因此有了<紅薔薇>……等膾炙人口以及家傳戶曉的台灣風格歌曲。
(2006/10/27 劉文珍)
郭芝苑室內合唱團
一九九四年,同樣出生於苗栗苑裡的阮文池剛從紐約修習聲樂歸來,開始追隨郭芝苑投入台語歌曲的推廣,負責訓練合唱團演出,所指導的苑裡農會合唱團、通霄鎮欣新合唱團、台中文華高中教職員工合唱團於二○○二年合併為「郭芝苑室內合唱團」,現有團員
台語黑白電影放映會
桃園藝文界不知不可的人物
【林摶秋與玉峰影業】
湖山中的戲癡 廖梅英摘錄於《資深戲劇家叢書 林摶秋》 石婉舜著
林摶秋1920年出生於桃園,1927年入學鶯歌公學校後轉入桃園第一公學校,畢業後就讀新竹中學,1938年赴日求學,1940年回台與邱寶月結婚,隨後攜妻赴日。曾就讀日本大學附設高等學校及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
林摶秋對戲劇的熱愛與母親有很大的關係,小時候母親帶著他搭黑頭車去台北看戲,媽媽覺得書唸不好還可以再重讀,好戲不看,下一回就沒機會了。在日本求學期間,林摶秋經常去新宿「紅磨坊」看戲,幾乎每一檔戲都看,「紅磨坊」是當時東京相當重要的劇團,也是他接觸現代戲劇的地方,林摶秋曾專職於「紅磨坊」劇團的編導部門,是為東京劇壇的首位台灣人劇作家。林摶秋在戲劇上突出的表現,使他有機會進入日本最大的電影公司之ㄧ「東寶影業」擔任副導演。
1943年,林摶秋回台省親,被「台灣影劇協會」強行留在台灣,他曾指導雙葉會,1943年 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編導《高砂館》、《閹雞》,「厚生」公演的成績獲得台灣新劇發展史上罕見的評價。1956年韓國友人朴某隨文化使節團來台訪問,與林摶秋一起看了兩部台灣電影,『朝鮮仔』大大消遣了台灣電影,也因此興起林摶秋拍片的念頭。1958年創辦玉峰影業公司,興建湖山製片廠,玉峰的公司組織主要劃分為「發行部」與「製片部」,這是當時台灣民營最大電影製片廠。
「玉峰」影業有限公司組織的「湖山」製片廠於1957年春開工興建,占地十甲餘,位處鶯歌中湖里與龜山鄉交界處。「湖山」片廠硬體工程前後耗時一年完成,包括企劃部、攝影棚A/B兩座、
共 17 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