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龜崙嶺環保愛鄉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4
  • 累計人數:359291
  • 發表文章:352
  • 相片數量:448
  • 回應數量:12
  • 網友按讚數:2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聯 絡 人 : 吳淑華  
聯絡地址: 桃園縣龜山鄉兔坑村大同路581號  
聯絡電話: 03-3205912  
傳真電話: 03-3194521  
社區小故事回應
兔仔坑地區歷史沿革
2009/06/21 13:59 | 地方文史
*

兔坑地區位於龜崙嶺山區,凱達格蘭族(或另分為龜崙族)龜崙社後方的鶯歌溪谷地,鶯歌溪谷地因稱社後坑,兔坑地區則位於社後坑的北側。

坑為山谷之意,兔仔坑之名的由來有三種說法。

1.為古時野兔眾多。本地區至1960年代仍有相當多的野兔。

2.因出產煤炭而稱炭仔坑,再訛音為兔仔坑。

3.為古時土匪伏居,由土匪仔坑音變為兔仔坑。

清朝一代地方行政區域的劃分僅至縣、廳一級,以下不明。直至清朝末年巡撫劉銘傳為清丈土地,始分為堡、庄二級,但僅為相對位置,並無清楚的界線。

日治初期延續堡、庄的劃分測繪地形圖,明治37年(1904)台灣堡圖發行,至庄級的行政區域才算清楚,此時兔坑地區隸屬桃仔園廳、桃澗堡、兔仔坑庄。

日治前期地方行政區劃變更頻繁,直到大正9年劃分為州、郡、庄三級,奠定台灣地方行政區域的雛型,此後才較為穩定。此時並改仔為子,是為新竹州、桃園郡、龜山庄、兔子坑(大字),下分(大丘田下)及(大湖頂)兩個(小字)。

光復後改制為新竹縣、桃園區、龜山鄉、兔坑村。民國39年桃園設縣,民國87年因人口增長,分置為兔坑、福源兩村。 歷史沿革圖

淡底色部分︰台灣堡圖的兔仔坑庄

紅色範圍︰今兔坑村


回應內容
回應時間
找不到符合查詢條件的資料
回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