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宜儒/台北報導】《中國時報》97.10.1
兩廳院今年以「藝像台灣」為名,推出了一系列關於台灣的表演節目,其中,出自日治時代劇作家林摶秋之手、皆有六十年以上歷史的作品《閹雞》與《高砂館》,接連被台南人劇團與歡喜扮戲團搬演。而兩部戲所呈現的,正是一九二○、三○年代及日治時期的台灣庶民生活樣貌。
在戲劇學者汪其楣所編著的《國民文選》中,《閹雞》與《高砂館》皆是入選之作,同樣被評為「是日治時代、皇民化運動期間,最能表現台灣特色的作品。」而兩部作品都是一九四三年、搬演新劇出名的「厚生演劇研究會」創團首演劇目。只不過《閹雞》是林摶秋改編自張文環同名小說,而《高砂館》則是林摶秋當年赴日求學返台後的第一部自創作品。
其實,《高砂館》劇名為此,正是以台灣舊名「高砂」而取,象徵的是舊時代的台灣在面臨新變局的處境,此回獲邀搬演的歡喜扮戲團導演彭雅玲就說「那是我祖父那輩真實發生的經歷。」除了人物與故事刻畫寫實,在編劇手法上,汪其楣也讚許道,「林摶秋的劇本長於推敲燈光與場景的關係,讓觀眾與讀者看到的是真正富於劇場性的舞台演出。加上最後安排男、女主角凝望天空作結,不交代最後結局,那樣開放式的結局形式,在那個年代的台灣的確是匠心獨運的手法。」
在《閹雞》中,林摶秋以女主角「月里」的婚姻狀況,詳實點出台灣舊社會中封閉、保守的壓抑生活氛圍。而在《高砂館》裡,他則以基隆港邊各式人物的互動、悲喜情緒,交織出日治時期裡台灣人的「人生」樣貌。但真要拿一甲子前的台灣樣貌來對照現今的台灣景況,落差太大;若想要現代的台灣人去體驗當時台灣人的封閉鬱塞,更是難以想像。
汪其楣表示,「這兩部作品可說是代表著當時劇作家所看見、體會的台灣,同時反映了他們想反映的台灣樣貌與感情,但若硬要說這兩部戲就代表了日治時期的台灣,似乎又太過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