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建物以磚造居多,紅磚需求大,磚窯業曾養活許多家庭。龜山鄉因鄰近大台北,加上土質適合,全盛時曾有約四十家磚窯廠錯落山間,產量全台最高,堪稱台灣紅磚的發源地;如今建築業技術轉向鋼構,紅磚需求銳減,龜山現只剩七間磚窯廠,苦撐這夕陽產業。
龜山鄉文史工作者黃文全表示,台灣磚窯產業由來已久,日治時期全台有兩百多家煉瓦工廠,其中以內湖、松山因工業需求,有較多的磚窯廠。
之後磚窯廠逐漸往林口遷移,民國六○年代左右,磚窯業遷往鄰近的龜山迄今。黃文全形容:「從此,龜崙山脈北側邁入製磚的黃金時期。」
早年磚窯廠以「八卦窯」為主,後來新興的「隧道窯」被引進,林口因為土壤收縮率太大,不適合隧道窯,因此龜山正式取代林口,成為全台紅磚產量最大的區域。
研究龜山磚窯變遷史的龜崙嶺環保愛鄉協會理事長吳淑華指出,當年磚窯產業養活許多家庭,因工廠包吃、住還有宿舍,許多中、南部的年輕人舉家遷徙到龜山投入磚窯工作,尤以雲林人最多。
從六○到八○年代整整廿年,龜山逐漸因為磚窯廠而產生許多聚落,因此逐步開發。八○年代之後,台灣建築業改以RC鋼骨結構為主,紅磚只能供應庭園造景、圍牆之用,需求量銳減,加上環保意識抬頭,磚窯產業成為夕陽產業。
吳淑華說,在六○年代初,磚窯工廠每天實領薪水,男工一天薪資約五十元,加上食宿都免費,有時全家人都在磚窯廠工作,省吃儉用能存下不少積蓄。這些退休的磚窯工落地生根,現在兔坑、福源村一帶的住戶,不少人是磚窯產業的興衰見證人。
黃文全曾訪問在苗栗經營磚窯廠的王阿喜老先生,他有六十三年的製磚經驗。王阿喜告訴他:「只要仍有紅磚需求的一天,磚窯廠就能多存活一天。」現在全台四十家磚窯廠,龜山占七間,仍是全台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