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養蚵有立棚、倒棚、浮棚三種型式,「立棚」較常見於台南潟湖等地型,利用潟湖中潮水落差幅度較小,為了作業方便,在水中架起竹棚,並將蚵仔直立懸掛;「倒棚」則是利用潮水落差較大的特性,將蚵仔採倒著橫向懸掛;「浮棚」則常見於較深的水域,由於無法架設固定式的蚵棚,因此將棚架綁上保麗龍等物,使其飄浮在水面上,並用錨將棚架固定於海面上,而將一串串的蚵仔直立懸掛於棚架上。三種型式中的「倒棚」,由於蚵仔有一半的時間浸泡在水裡,一半的時間懸浮於空氣之中,所以生長速度較慢,但因為肌肉經常開闔活動,使得肉質較硬實有彈性,是蚵仔界的土雞。目前,以彰化王功以及雲林台西擁有的倒棚養殖面積最大,彰化王功的蚵有「珍珠蚵」之美稱。
圖:膠筏是現今協助蚵農進行海上搬運的主要交通工具。
根據台西蚵農回憶道,早期插竹養蚵,係在潮間帶潮水交會處採取疏插的方式,每間隔一固定之距離,插上削好固定長度的竹子,以利於蚵苗附著生長,所養殖的數量僅夠自己食用,隨著生產器械及養蚵技術的演進,才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規模。
為了在有限的水域內放養更多的蚵仔,蚵農開始利用舊的蚵殼,將之鑽洞,再用繩子串起來,通常每個蚵殼之間都會保持固定的間距,早先蚵農使用約莫吸管大小的竹管作為蚵殼之間的間隔,由於竹管需有特定規格,且所需數量龐大,所以蚵農通常會在收成後將竹管回收於隔年再利用。除此之外,套竹管的動作也讓作業更加費時,後來,竹管也不用了,演變到現在利用綁繩結將蚵殼固定。通常一條繩子長11呎~19呎,上面會綁著10~20個不等的蚵殼。一般而言「倒棚」所使用的繩子約19呎長,上面綁著18個蚵殼,「浮棚」則需視水深而定。
而早在鑽洞機未發明之前,蚵農是用鐵釘敲打蚵殼鑽洞,不僅較沒有效率,也容易因為一時失手而受傷。其實,養蚵產業相較於其他農漁產業技術層次並不高,但是卻要付出相當大的勞力,非一般人可以承受。
由於蚵苗的附著需要特殊條件,因此早期的養蚵產業多集中在濁水溪出海口一帶,但養蚵作業終年辛勞,於是在台西慢慢發展出培育蚵苗販售,銷往嘉義、台南、澎湖等地,其數量佔全台三分之二。隨著蚵苗外銷,台西的成蚵養殖數量反而輸給了嘉義東石等地。
圖:台西安西府前一排小販,叫賣生鮮的蚵仔。
在台西街上你還可以看到在一個小小的亭子裡擺了張矮腳的木桌,木桌上則堆了一堆剛收成回來的蚵仔,木桌旁還圍繞著兩三位坐在小板凳上正在去殼剝肉的婦女,見到路過的遊客還會叫賣蚵仔。以前這樣的小販很多,只要蚵仔從海上收成回來,就會立刻送到小販那進行去殼剝肉,由於蚵仔能夠適應短時間離水的環境,因此剛剝下來的肉都還是生鮮的,再由專人將剝好的蚵肉送到各地市場去販售,但隨著台西的成蚵生產數量漸漸減少,昔日的盛況榮景已經不再,僅剩零星散佈的幾攤還遺留在安西府前的街道上。
去殼剝肉的工作大多由婦女擔任,剝出一斤肉工資20元,由於蚵殼十分堅硬又帶尖刺,僅能以剝殼器將殼撬開,技術不夠嫻熟的人往往容易劃破手指,或是將蚵殼鑽得破碎,而將碎蚵殼遺留在蚵肉中,增加消費者買回去處理的困難度,若沒有處理妥當,很有可能會在美味的鮮蚵當中吃到硬硬的蚵殼,那時候即使美食當前,恐怕也破壞了興緻吧!
共 9 筆 |
|